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49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块泽河流域属于珠江源区典型的岩溶小流域,同时也是滇东重要的煤炭产区,生态环境脆弱.加强区内水环境研究,对支撑珠江源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采集地表水、岩溶地下水和矿井水样品,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离子比值分析以及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等方法,对块泽河流域水化学演化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块泽河流域地表水pH平均值为7.8,呈弱碱性.阳离子主要以Ca2+和Na+为主,呈现Ca2+>Na+>Mg2+>K+的特征,阴离子主要以HCO-3和SO42-为主,呈现HCO-3>SO42->NO-3>Cl-的特征.地...  相似文献   
332.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化与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瑞军  魏伟  刘春芳  颉斌斌  杜海波 《环境科学》2022,43(11):5305-5314
近年来全球多地遭遇极端天气,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摸清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成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工作.通过省级尺度的碳排放统计数据,综合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数据,将碳排放量分配到栅格尺度,并对中国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从2000~2018年,中国的CO2排放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率呈现放缓的趋势,碳排放年均增长速率由2000~2010年的9.9%下降至2010~2018年的7.4%.从空间分布来看,无碳排放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无人区及东北的林区和山区,低碳排放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中小城镇地区,高碳排放则集中分布于华北、华中、东部沿海以及西部的省会城市及城市群附近;②碳排放在地级市尺度上存在高值聚集或低值聚集现象,且该聚集现象整体趋于稳定,在2005年之后有所加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连片地区和海南岛,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低集聚区开始破碎,规模减小;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太原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且规模在逐步加强巩固;高低、低高集聚区则主要出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邻近城市;③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碳排放量相对稳定,碳排放发生较大变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外围地区,即存在中心城区碳排放无变化,外围区域碳排放变化的圈层结构;④在2000~2018年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整体上遵循一个由"低排放-低收入"转向"高排放-低收入"再转向"高排放-高收入"最终转向"低排放-高收入"的发展规律.从整体来看,中国碳排放的增速在放缓,在实行"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区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能源需求情况所面临的碳减排任务与压力也不尽相同,因而应分地区和分行业实施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333.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mercury and selenium levels in abandoned unhatched eggs of the yellow-legged gull (Larus michahellis) and Audouin’s gull (Larus audouinii) collected during 2004–2005 from the Tuscan archipelago and Sardinia (Italy). The different feeding habits of the two species probably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uptakes of trace elements, as the study shows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selenium and mercury levels as well as shell thickness and Hg:Se molar ratio values. Audouin’s gulls nesting on the coasts of the Tuscan archipelago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lenium levels than did gulls from colonies from the islands around Sardinia. Comparisons with a similar investigation previously conducted in the same area suggested that mercury and selenium concentrations, although in line with reports in the literatu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levels encountered in gulls in the early 1980s. Mercury (mg/kg d.w.) dropped from 8.631 to 5.030 in Audouin’s gulls and from 2.509 to 0.828 in yellow-legged gulls. The regional decline in mercury levels following reduced use of the metal in industry and the probable food depletion effects linked to the overfishing of fish prey of these two gull species are discussed as hypotheses that could explain the decrease in mercury levels found in eggs.  相似文献   
334.
盐城地区地表水化学空间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  张华兵  许君利  彭俊 《环境科学》2021,42(10):4772-4780
地表水资源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下,广泛面临着水质异常及污染等问题.在调查采样的基础上,以区域地质为背景,通过Gibbs图、Pipper三线图、离子当量和摩尔比关系,利用数理统计,探讨盐城地区地表水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表水pH值偏低及TDS偏高,前者可能受人类活动排放的酸性有机污染物及土壤中厌氧生物分解形成的酸类物质的控制,后者呈显著地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趋势.②溶质中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HCO3-和Cl-为主,水化学组成整体呈HCO3-(Ca+Na)型为主,但次类型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③因研究区淤积层主要以黏土、亚黏土和砂岩为主,地表水中可溶性物质主要来源于碳酸化作用引起的钠长石为主的硅酸盐岩碎屑物分解,并辅以碳酸化作用导致的碳酸岩分解.其中滩涂湿地扩张区还因地势低洼,地下水位浅,溶质显著地受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并伴有蒸发盐岩风化补给.④不同区域的地表水虽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但影响作用显著.特别是在废黄河区和滩涂湿地扩张区,水质不仅显著受到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受区域以化工为主的产业废水排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5.
通过采集北京市2018、2019和2021年大气降水样品,研究了北京市大气降水中主要金属元素和水溶性离子浓度,重金属、水溶性离子、溶解性无机氮(DIN)和无机硫(SO42--S)湿沉降通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典型降水过程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机制. 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市降水多呈中性或碱性,酸雨率极低,仅为3.06%. 2018、2019和2021年降水中主要金属元素总浓度依次为(4 787.46 ±4 704.31)、(7 663.07 ±8 395.05)和(2 629.13 ±2 369.51)μg·L-1,离子总当量浓度依次为(851.68 ±649.16)、(973.98 ±850.94)和(644.31 ±531.16)μeq·L-1,二者年际变化均表现为:2019年>2018年>2021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主要金属元素总浓度的季节均值分别为(9 624.25 ±7 327.92)、(4 088.67 ±5 710.14)、(3 357.68 ±3 995.64)和(6 203.19 ±3 857.43)μg·L-1,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离子总当量浓度的季节均值分别为(1 014.71 ±512.21)、(729.83 ±589.90)、(724.35 ±681.40)和(1 014.03 ±359.67) μeq·L-1,二者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 NO3-和SO42-是主要的致酸离子,而NH4+和Ca2+是主要的酸中和离子. 值得注意的是重金属Cd的湿沉降通量虽然较低,仅占所有重金属湿沉降通量的(0.13 ±0.04)%,但Cd的土壤安全年限为291 a,显著低于其他重金属,因此,其生态风险相对较高. 水溶性离子NH4+、Ca2+、NO3-和SO42-的湿沉降通量占总离子湿沉降通量的(85.72 ±2.18)%,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可能较大. DIN湿沉降通量主要以NH4+-N为特征,在夏季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SO42--S湿沉降通量在夏季较高,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较大. 大气降水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受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协同作用直接影响降水对污染物的清除机制.  相似文献   
336.
京津唐地区臭氧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京津唐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臭氧污染呈现加重的趋势,深入了解臭氧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变化驱动机制是采取科学有效防控措施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针对京津唐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快速增加的2016年,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数据、地面每小时监测数据及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探讨了近地面臭氧浓度时空分布及与温度、压强、蒸发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