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9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1425篇
安全科学   898篇
废物处理   255篇
环保管理   650篇
综合类   3264篇
基础理论   66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65篇
评价与监测   136篇
社会与环境   217篇
灾害及防治   9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阐述了石英表面配合物和溶解动力学机理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石英的反应性主要受负电性表面物种的控制,从而导致电解质、离子强度、pH等因素对石英溶解的催化效应.溶解达率的提高与反应活化能的降低成活化熵的增大有关。最后,介绍了在过渡态理论和表面反应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石英溶解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62.
西藏自治区的土地、粮食和人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西藏自治区土地系统、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西藏土地类型复杂多样,极少土地能用于种植业,单位产量亦不高。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kg,若干牧区不足50kg。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这种趋势在今后30年内仍将继续下去。 为了解决土地—粮食—人口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协调,需采取若干切实措施。文中亦强调人口控制的必要。  相似文献   
63.
树伟  陈季华  张曼 《环境科技》2006,19(Z2):28-29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对锦纶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去除CODCr和NH3-N,并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考察,确定试验的最佳气水比。  相似文献   
64.
水葫芦对Zn2+、Cd2+和Fe3+的去除速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静态水培实验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发现水葫芦对个别重金属离子累积去除率头两天为Zn≈Cd>Fe,以后为Fe>Zn>Cd;5天中,Cd2 在水葫芦老黄茎叶中的积累量增长了130 0倍;在混合离子培养液中,Zn2 的去除速率明显下降,而Cd2 和Fe3 变化不明显。表明水葫芦在治理含镉废水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减噪路面的降噪机理及其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减噪路面的降噪机理,并提供了几种减噪路面结构及实测数据,对高速公路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6.
Picea mongolica W. D. Xu. is an endemic species in China. The spruce forest is only found in semi-arid habita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Based on the simulative defoliation experiment, it was proved that Picea mongolica seedlings had the compensatory and overcompensatory effects under the certain defoliation rate.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n growth indexes showed that in PM I (natural regeneration seedlings under Picea mongolica forest), the differences of H1 (height in June 23 ) and H2 (height in September 3)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 of D(diameter at the breast height)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PM Ⅱ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seedlings under Betula platyphylla Suk. forest), the difference of H1 was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of H2 wa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 of D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compensatory and overcompensatory points were obtained. In PM I, the compensatory points of H1, H2, and D were 0.7628, 0.7436, 0.5725, and the overcompensatory points were 0.6056, 0.5802 and 0.2909 respectively. In PM Ⅱ, the compensatory points of H1, H2, and D are 0.5012, 0.3421, 0.2488, and the overcompensatory points are 0.4137, 0.2633 and 0.0747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induction of compensatory growth mechanisms in spruce seedlings required a threshold level of defoliation, and the insects in Picea mongolica forest could be controlled in a certain de clree.  相似文献   
67.
在开展清洁生产过程中,江苏油田真武天然气集中处理站通过节约用水和冷量回收工艺的技术改造,减少了外排水,使水得到循环利用;能量得到很好的利用,增加了产品的产量,给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针对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影响问题,采用间歇试验法研究Ni2 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ρ(Ni2 )<5 mg/L时,Ni2 对2-CP厌氧降解表现出轻度促进,当ρ(Ni2 )为5~500 mg/L,Ni2 以抑制作用为主,抑制作用随ρ(Ni2 )的增加而增强.Ni2 对原基质及关键中间产物苯酚和苯甲酸的抑制程度表现为:苯酚>苯甲酸>2-CP;ρ(Ni2 )低时的驯化能有效提高厌氧污泥对Ni2 毒性的耐受性能,300 mg/L Ni2 对2-CP降解的抑制从驯化前的65%降至驯化后的21%.Ni2 对2-CP厌氧降解的抑制作用与污泥中Ni的截留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抑制浓度CIP值和方程αC=[1-(I/I*)m]/[1 (I/I*)n)]能较好地表征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受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69.
正确评价干洗剂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合理地设定干洗过程挥发性有害物质的残留限量,是开发干洗业环境无害技术和绿色服务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充分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逐步推行化学清洁产品的总体选择战略,从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上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才能最终实现干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0.
讨论了石化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不断提高节水意识。并结合石化企业的具体情况,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节水和水资源化的方法和途径。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