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243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中国的环境问题历经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现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尚未从根本上威胁到国家的环境基础。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环境基础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改革开放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环境的退化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跨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环境状况局部改善的范围日趋扩大。追溯历史,探究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对寻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2.
利用GIMMS和MODIS两种遥感数据,分析了1982~2008年东北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不同类型冻土区和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对气候变化和CO2体积分数增加的响应.研究表明,不同冻土类型区植被生长季NDVI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连续多年冻土区大片多年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区岛状多年冻土区.东北冻土区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平均NDV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森林灌丛沼泽农田草地,其中森林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值为0.61,草地为0.46.过去27年间,东北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年际变化曲线可分为3个变化阶段:①1982~1990年,小幅上升阶段;②1990~2000年,缓慢下降阶段;③2000~2008年,明显上升阶段.1982~2008年期间,连续多年冻土区及大片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值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对于不同植被类型而言,除森林植被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外(p0.05),其它植被类型NDVI值无显著变化趋势.过去27年间,东北冻土区年均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显著下降,CO2浓度显著升高.研究区全区平均NDVI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温是影响东北冻土区生长季植被NDVI的主要气候因子.森林和沼泽湿地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5种植被类型中仅森林植被受CO2浓度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森林沼泽湿地灌丛农田草地;降水的影响为:森林沼泽湿地草地灌丛农田;CO2浓度的影响为:森林沼泽湿地草地农田灌丛.  相似文献   
183.
通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污染源监测及SO2网格落地浓度,分析丹东市空气SO2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84.
长江防护林——樟树林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是森林生态学和森林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影响降雨从林冠到土壤的转移以及水土流失的变化,具有突出的生态水文意义。通过对樟树林下穿透雨和树干流的定位监测,旨在揭示林冠水文效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功能受到降雨量的影响,穿透雨、树干流和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WTBX〗P〖WTBZ〗<005);穿透雨率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增加,而截留率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小,并且两者在高的雨量下逐渐趋于稳定,但是树干流率随着降雨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同时,降雨强度也影响林冠的水文效应,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穿透雨率升高,截留率下降。在整个测定期间,樟树林穿透雨率为685%,截留率为292%,而树干流率为23%。在不同雨量和雨强级间,樟树林冠对降雨再分配存在着差异,而且林内雨的组成比例(〖WTBX〗SF/TF〖WTBZ〗)也受到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樟树林下水分输入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穿透雨率在不同位置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而且穿透雨的空间变化率,即穿透雨率的变异系数(CV)随着降雨量或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5.
上海浦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地区,尤其1990~2001年,是浦东新区快速城市建设和扩展时期。依据1990、2001年两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监督分类,提取了浦东新区两时相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浦东新区1990~2001年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特征,探讨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效应。研究表明:①11年间浦东新区农业用地和水体急剧减少,其中农业用地减少了58.16%,水体减少了 17.4%;②1990~2001年浦东新区城市扩展用地55%由农业用地转化而来,35.26%由水体转化而来;③土地利用的快速变化引发了水资源面积减少、水体污染加重和需水量增加,以及大气污染加重、大气温度上升和地面热中心面积扩大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6.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技术)——简称3S技术,对呼和浩特市2000、2004年遥感影像进行了综合技术处理,获得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对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及变化速度、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动态进行了分析,为区域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及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7.
本文以嘉山台地电阻率数字化改造后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在台址条件、资料质量、干扰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了地电阻率观测中的非震现象、典型干扰的变化及影响观测精度的因素,对干扰机制也进行了必要的判断,同时对嘉山台地电阻率的映震效能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为同类型地电台有效地识别和排除干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8.
溪流营养盐滞留的水文与非水文过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溪流营养盐滞留中水文与非水文过程的影响及其贡献水平,首先定义了水文与非水文过程营养螺旋指标,并在将水文过程营养盐吸收长度Sw_hyd、非水文过程营养盐吸收长度Sw_nonhyd和溪流营养盐吸收长度Sw_tot三者之间假设为“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各支路电阻”关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Sw_nonhyd的技术方法;基于不同水文与非水文过程作用情景的OTIS(One-dimensional Transport with Inflow and Storage)模型模拟,构建了计算溪流水文与非水文过程营养盐滞留贡献率及估算溪流主流区和暂态存储区非水文过程营养盐滞留量的模型与方法,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溪流丁坝群NH4+-N、PO43--P滞留调控实验的案例中.结果表明:水文与非水文过程营养螺旋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溪流营养盐滞留潜力;与对照组相比,丁坝群结构显著降低了水文过程NH4+...  相似文献   
189.
Gauge‐radar merging methods combine rainfall estimates from rain gauges and radar to capitalize on the strengths of the individual instruments.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well‐known gauge‐radar merging methods, including mean field bias correction, Brandes spatial adjustment, local bias correction using kriging, and conditional merging, are examined using Environment Canada radar and the Upper Thames River Basin in southwestern Ontario, Canada, as a case study. The analysis assesses the effect of gauge‐radar merging methods on: (1) the accuracy of predicted rainfall accumulations; and (2) the accuracy of predicted streamflows using a semi‐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In addition, several influencing factors (i.e., gauge density, storm type, basin type, proximity to the radar tower, and time‐step of adjustment) a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ainfall estimation techniques. Confirming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merging methods provide an increase in the accuracy of both rainfall accumulation estimations and predicted streamflow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specific factors such as gauge density,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ime‐step of adjustment can reduce the accuracy of merging method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examination of its use for operational purposes. Results provide guidance for hydrologists and engineers assessing how best to apply corrected radar products to improve rainfall estimation and hydrological modeling accuracy.  相似文献   
190.
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的影响预测及其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联系温室气体特有的保温效应,大气平均气温将升高。在采用气候模式对未来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做出一定预测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对气候环境方面的影响。详细分析了现阶段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存在的不确定性,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影响了预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