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302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评价钨合金镀层油管的腐蚀性能。方法利用高压釜模拟高压气井和高含硫气井的腐蚀环境,进行高压高温腐蚀试验,以及标准的氢致开裂(HIC)和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及其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分析或检测钨合金镀层和基管的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的组成。结果油管表面的钨合金镀层平整而致密,其主要组成元素为W和Ni。高温高压腐蚀试验后,镀层仍然致密平整,腐蚀程度轻微。在60、90、120、140℃试验7天时,镀层和基材的H_2S/CO_2腐蚀速率分别为0.0179、0.0093、0.0102、0.0369 mm/a和1.030、1.272、1.183、0.991 mm/a。试验30天,在120℃时,其H_2S/CO_2腐蚀速率分别为-0.0085、0.1789 mm/a;在160℃时,其CO_2腐蚀速率分别为0.0091、0.8976 mm/a。该钨合金镀层均通过了标准的氢致开裂和硫化氢应力腐蚀试验。结论该钨合金镀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考察可剥涂层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大型工程建造中的临时防护作用。方法 对来自两个厂家的可剥涂层进行了为期12周的耐候性试验,对可剥涂层在不锈钢及碳钢/环氧两种基底上的可剥离性、防护性和氟氯残留量进行了测试。结果 两个厂家的涂层在外观、耐蚀性、附着力等方面的试验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涂层的剥离强度均低于0.05 kN/m,涂层剥离后不锈钢表面的氟氯离子残留量远低于15 ?g/dm2,试验周期内环氧漆色差变化较小。结论 两个厂家的可剥涂层在光泽、硬度和剥离强度等测试方面的结果上存在差异,但对环氧漆均有着较好的防护作用,试验期内剥离性良好,且无有害化学元素残留,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管道防腐层失效的原因和方式,指出水和氧气是防腐层失效的原因,含水量和含氧量决定腐蚀程度,提出对防腐层及时检查与修复等措施.  相似文献   
44.
采用改进直剪仪模拟桩与土之间的滑动摩擦,研究了沥青涂层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与土的类型、法向应力有关,随着法向应力的增长,滑动摩阻力也相应增长,且增长近似呈线性关系;在一定的法向应力下,沥青涂层对减小滑动摩阻力有一定的作用,随着法向应力的增长,沥青涂层亦会导致滑动摩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45.
将不同颜色(红色、海蓝、白灰)的三种涂层板分别置于热带乡村气候区和热带海洋气候区进行大气暴露5年,每年对样品进行外观评估、颜色和光泽测量;收集相关气象数据,比较两地区涂层老化的差异;建立涂层板老化曲线模型,比较不同评估方式,得出光泽和色差模型可以反映材料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46.
乐珍妮  蒋勇  邱榕 《火灾科学》2019,28(2):119-127
选用氯化钠为基体制备金属火灾超细干粉灭火剂。应用反溶剂法对其改性,使纳米疏水二氧化硅吸附在氯化钠晶体表面,其中分散剂为PEG-1000。结果表明,纳米疏水二氧化硅的添加有利于细化氯化钠颗粒,但过量的添加会起反作用,最佳用量为3 wt%左右,平均粒径为2.18μm。镁片灭火实验证明超细复合干粉的灭火性能明显好于传统氯化钠灭火剂(商用D类灭火剂),纳米疏水二氧化硅最佳添加量为3 wt%,此时灭火时间仅需传统灭火剂的一半。最后利用FDS5.0模拟干粉颗粒与燃烧火焰作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干粉覆盖对火焰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并分析了复合干粉灭火机理。  相似文献   
47.
王振东  杨锋  周培疆 《环境化学》2003,22(4):380-384
以化学键为基础定义了键连接性指数和分子键连接性指数,分子键连接性指数与卤代烷、环烷烃、烷基苯和含氧原子醇、酮、醚及卤代苯等有机污染物的溶解度和辛醇/水分配系数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使用该模型对化合物的溶解度及疏水参数的估算结果接近实验值,能很好地反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可应用于不饱和碳氢体系和各类杂原子体系,且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8.
Knowledge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ate and transport of viruses in porous media is very important for accurately determining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nd for developing protective regulations. In this study, six saturated sand colum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 positively charged Al-oxide, which was coated on sand particles, on the retention and transport of viruses (phiX174 and MS-2) in background solutions of different ionic strength and composition. We found that the Al-oxide coating on sand significantly removed viruses during their transport in a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 solution.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showed that 34% of the input MS-2 was inactivated/irreversibly 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Al-oxide coated sand whereas 100% of phiX174 was recovered.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d that higher ionic strength facilitated the transport of both phiX174 and MS-2 through the Al-oxide coated sand. This was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ion shielding, which at higher ionic strength decreased the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between the viral particles and the sand surface and consequently decreased virus sorption. Strong effect of the ionic strength indicates that an outer-sphere complexation mechanism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virus sorption on the Al-oxide coated sand. Ion composition of the background solutions was also found to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influencing virus retention and transport. Virus transport was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phosphate (HPO(4)(2-)) as compared to bicarbonate (HCO(3)(-)), and the effect of HPO(4)(2-) was more significant on MS-2 than on phiX174. The presence of bivalent cations (Ca(2+) and Mg(2+)) increased virus transport because the cations partially screened the negative charges on the viruses therefore decreased the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between the positively charged sand surface and the negatively charged viruses. Mass recovery data indicated that bivalent cations gave rise to a certain degree of inactivation/irreversibly sorption of phiX174 on the surface of Al-oxide coated sand. On the contrary, the bivalent cations appeared to have protected MS-2 from inactivation/irreversibly sorp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virus retention and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海洋设备涂层老化和失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现有海洋设备涂层进行户外暴露试验和实验室加速环境试验,分析防护涂层的失光度和色差变化规律。结果 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模拟了加速海洋环境中的涂料老化,加速试验结果与户外暴露结果相关性较高。在海洋自然环境下暴露6个月后,涂层失光率降低,暴露18个月后出现粉化。结论 利用紫外光老化和盐雾试验,设定合适的环境试验参数后,实验室加速环境试验可代替户外暴露试验,缩短试验周期。涂层的配套设计、涂敷的基材结构形状、涂层施工过程等因素可直接影响涂料的老化、失效,进而引起基体腐蚀。  相似文献   
50.
黄聪聪  马嫣  郑军 《环境科学》2018,39(7):3057-3066
2016年1月1~19日在南京北郊利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仪(PASS-3)对气溶胶的光学性质进行了实时在线观测,同时结合气溶胶化学组成分析了黑碳气溶胶的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气溶胶在532 nm下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单散射反照率的平均值为(64.19±35.28)Mm-1、(454.68±238.71)Mm-1、0.87±0.03,受边界层高度及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黑碳气溶胶的质量吸收截面(MAC)在观测期间的变化趋势为前期低,后期高,与非EC组分相对EC比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受不同污染条件下二次物质的占比及覆盖物厚度变化的影响.基于MAC计算得到的405、532、781nm下的光吸收增强(EMAC)平均值分别为1.53±0.56、1.34±0.47、1.14±0.40,随着波长增加而降低,存在棕色碳(Br C)的贡献.各非EC组分相对EC的比值与EMAC均有一定相关性,其中OC/EC与EMAC相关性最高,说明有机物的积累是导致黑碳光吸收增强的主要原因.K+/EC与EMAC的高相关性表明生物质燃烧过程对光吸收增强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