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3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412篇
废物处理   106篇
环保管理   2003篇
综合类   2255篇
基础理论   69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1396篇
灾害及防治   17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The recent accelerated growth rates or efforts to emulate countries that have achieved a rapid pace of economic growth are widely acclaimed as means to uplift millions from poverty. In so doing, however, this rapid economic growth is most likely to coincide with unsustainable levels of consumption, place excessive pressure on life support systems and terrestrial sinks and foreshorten options for the future. Rather than pursu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hypothesis that higher income will bring with it the means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greater consumption, ecological economists assert that buying our way out of future scarcity with fast growth is indeed contradictory with sustainability.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contradictions and explore potential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that may enable developing nations to better confront them (in effect, "tunneling under" the EKC), this article refers to recent experience in the BRICS countries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Beginning with a brief comparative summary of major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pressures on resources and society in each of the BRICS are discussed, followed by identification of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frameworks each country has evolved to confront the challenges of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 The article closes with general conclus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developing nations.  相似文献   
842.
一步法制备乙酸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步法制备乙酸酐的新工艺。它具有工艺简单、反应快、转化率高等优点,是小批量生产乙酸酐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43.
科技促进宁夏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是推动宁夏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实力、缓解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科技在促进宁夏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与经验,但是在支Ё撑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环境以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①科技资源布局不合理;②产业工艺落后,能耗偏高:③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成果转化率低;④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弱.文章最后结合宁夏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点提出了其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及重点.  相似文献   
844.
在相关理论分析和Weber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建立了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引入了基于政府管制的影响作用、沿河流域的水用户的实际消耗水量、实际排放水量、河流中可供使用水量及所排放污水水质水平等5个变量函数.通过政府管制下的水质和水量的河道内流量需求等环境约束条件.确保水资源利用始终满足最小基流水量。通过求量优解,计算得出在环境约束下达到最优配置时各个变量函数与对下游地区外部性之间的相关性。接着。本文对陕北黄土高原沿Y河的35家企业进行了实际调查.收集了2个年度共8个季度的观测值,应用计量经济Pand Data模型。对35个节点、8个季度的共280个数据作为混合样本进行经济计量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最后。还提出一些制定环境约束条件以及水用户间建立水资源环境生态补偿金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5.
本文依据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固有的制约因素,特殊的内涵与目标,首次利用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模型,构建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咨询与定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湘西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了实证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846.
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区是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江苏省开发区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测算了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并结合江苏省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了理论潜力实现的可能性及途径。结果表明,江苏省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分别为261km^2和1069km^2;若能在劳动生产率和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方面有所作为的话,江苏省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将分别达210km^2和869km^2。这主要通过注重开发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开发区的用地门槛来实现。  相似文献   
847.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更高、更新、更综合的高度和角度,对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单元要素分析、结构层次分析。提出了三单元要素、三结构层次、三种发展类型的设想。这种分析尽管还是初步的、定性的、不很深刻的,但是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48.
目前企业化经营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农业开发的生产管理中。本文阐述了农业开发中企业化经营形式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企业化经营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业开发企业化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49.
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江苏和江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江苏和江西两省的实证分析,提出并验证了教育发晨所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教育总体发展程度不同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不同教育层次发晨的侧重差异所引起的结构效应。最后。对今后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50.
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规则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目标值,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2000-2002年各城市发展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测算城市质量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的一般计量模型,根据此模型及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的结论,分别研究了13个城市在近三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质量系统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