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3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412篇
废物处理   106篇
环保管理   2003篇
综合类   2255篇
基础理论   69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1396篇
灾害及防治   17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41.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概念及内涵、判据和方向,研究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组建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总体框架和衡量参数  相似文献   
942.
根据“清洁生产”的产生及其重要性,论述了要保进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943.
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评价及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城市发展测度演变的分析、明确真实储蓄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经济学含义和政策意义:并针对世界银行在地区真实储蓄测算方法上的不足,重点探讨在真实储蓄测算中如何考虑城市开放性、资源折旧、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计算的界定问题。文中还以烟台市为试点城市,利用真实储蓄及相关指标评价了该市不同发展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44.
海南省农业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OdumHT创立的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海南省农业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环境资源对农业的贡献很大,环境资源能值占能值利用率的30%,高于全国平均值(13%);净能值产出率为1.27,高于日本和意大利,可以作为一种能值来源;农牧渔业产品的宏观经济价值远大于市场价值,农业生产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环境资源无偿投入;环境承载指标为2.44,远低于日本和意大利,环境压力较小,发展潜力很大。进而提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945.
由于地质和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和敏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生态环境退化和海平面上升,已构成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建立适应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政策和运行机制,采取生态环境可持续保护策略,可完全达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并有效实现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有机协调及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46.
气浮净水技术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气浮净水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溶气气浮机理及气浮池的设计、影响气浮效果的因素、气浮技术的评价及应用现状,同时对有关溶气气浮技术的模型及新概念,以及溶气气浮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47.
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对水文情势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密切相关.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同时这一地区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点区域,研究这一地区的水与生态环境建设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延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水文站监测数据及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的有关研究,综合分析后认为:①人口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用水受到直接威胁;②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建成植被减少了河川径流,由于植被蒸腾过度消耗土壤水库中的水分,一些地方出现土壤干层;③水资源的不足不仅限制了进一步的植树种草,而且也对建成植被产生了不利影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老树",从而使植被的生态环境效益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的关系,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可持续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8.
烟花爆竹环保项目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花爆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在其产品的安全和环保性能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烟花爆竹燃放后其残留物对环境、生命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产生的机理,进而提出对烟花爆竹的环保项目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9.
城郊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区域生态系统,是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农村过度的地带,具有强烈的异质性,是典型的生态敏感地区。本研究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人文环境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4层次的城郊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以此对北京海淀区9个乡镇进行了分析,提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城郊区的生态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950.
Amphibians are severely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in regions where droughts prevail and water availability is scarce. The extirpation of amphibians triggers cascading effects that disrupt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food webs and ecosystems. Dedicated assessments of the spatial adaptive potential of amphibian species under climate change are, therefore, essential to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ei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I used predictions about the location of suitable climates for 27 amphibian species in the Iberian Peninsula from a baseline period to 2080 to typify shifting species’ ranges. The time at which these range types are expected to be functionally important for the adaptation of a species was used to identify full or partial refugia; areas most likely to be the home of populations moving into new climatically suitable grounds; areas most likely to receive populations after climate adaptive dispersal; and climatically unsuitable areas near suitable areas. I implemented an area prioritization protocol for each species to obtain a cohesive set of areas that would provide maximum adaptability and wher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prioritized. A connectivity assessment pinpointed where facilitative strategies would be most effective. Each of the 27 species had distinct spatial requirements but, common to all species, a bottleneck effect was predicted by 2050 because source areas for subsequent dispersal were small in extent. Three species emerged as difficult to maintain up to 2080. The Iberian northwest was predicted to capture adaptive range for most species. My study offers analytical guidelines for managers and decision makers to undertake systematic assessments on where and when to intervene to maximize the persistence of amphibian species and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ecosystems that depend on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