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毅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74-278
结合在建工程清水河大花水电站实例,本文对黔中地区二级阶地堆积物边坡成因、堆积物物质成份、结构与其物理力学特性作了分析、总结,初步探讨了贵州省二级阶地堆积物边坡稳定性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望能给正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行以一定的参考,并对工程建设区的二级地堆积物边坡稳定性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探讨元素不活动组分的原理出发 ,利用Gresens(196 7)质量平衡方程及Brimhall等 (1987)提出的元素不活动组分ΔX -fv 图解 ,对复杂热液成矿体系的元素不活动组分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复杂体系内部各个子体系间元素不活动组分及体积变化上的差异。并结合实际 ,对库布苏金矿中矿带元素不活动组分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一些矿床地质现象的形成及成矿物质来源从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进行了解释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采集了 4个不同地区花岗岩石英、热液脉石英 ,分析其中包裹体分子水与结构羟基水的含量、包裹体分子水的δDinclusion、结构羟基水的δDOH,计算了结构羟基水 包裹体分子水之间的D/H分馏系数αOH inclusion。考查了混合水 (结构羟基水 +包裹体分子水 )δDwhole water与单独包裹体水δDinclusion之间的差别 ,分析了这种差别与分馏系数αOH inclusion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岗岩样品中两种水之间的分馏系数小 ,分馏程度大 ,在常规分析中 ,若采用测定混合水δDwhole water值代表实际流体 (包裹体水 )δDinclusion值时 ,二者间有较大的差异。热液石英脉样品总体来说分馏系数接近于 1,分馏程度小 ,常规分析中引起的二者之间差异小。常规的分析方法用于分馏程度小的热液脉石英是可行的 ,但进行花岗岩石英水的氢同位素分析时有必要区分出包裹体水与羟基水。  相似文献   
4.
国外道路声屏障结构形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金明  周敬宣 《交通环保》2005,26(3):62-64,72
介绍了不同结构形式新型屏障的降噪基本原理、性能特征及发展动态,并对它们降噪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云南热海热田中的碱金属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至1983年在云南腾冲一已知水热区及其毗邻约 60km2 范围内采集了131个土壤样品。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锂和铷的异常能圈定两个已知水热区,且与若干已知热田地球化学指示元素的异常相当一致,从而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前景。与此同时,对区内水样中的钠钾含量也进行了测定并做出解译。锂铷和已知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之间确存有某种内在联系,同时可看出盐湖与古地热系统之间的一些联系。最后得出结论:土壤中的锂铷可作为圈定热田的地球化学指标;地热系统不仅能作为能源资源而且也应视作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6.
运用木质纤维素固体基质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定量分析程序等分析检测了不同湿解工况下草坪草和杂草主要组分的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在湿解过程中草坪草和杂草中半纤维素、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呈减少趋势;木质素类物质经过衍生和小分子缩合后,其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湿解最终产物呈弱酸性,可以用来改良碱性土壤。经过湿解处理的有机物料有机质含量丰富并含有大量腐殖酸,随湿解温度升高,腐殖化程度增加。在湿解过程中有机物料的主要化学组分同时受到热、湿、水解等各种作用,最终形成腐殖质。  相似文献   
7.
Loss of natural forests by forest clearcutting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ritical conservation challenge worldwide. This study addressed forest fragmentation and los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unctional green infrastructure as a spatiotemporally connected landscape-scale network of habitats enhancing biodiversity, favorable conservation status,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hroug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atellite images, we assessed a 50- to 60-year spatiotemporal clearcutting impact trajectory on natural and near-natural boreal forests across a sizable and representative region from the Gulf of Bothnia to the Scandinavian Mountain Range in northern Fennoscandia. This period broadly covers the whole forest clearcutting period; thus, our approach and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comprehensive impact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forest management. The entire study region covers close to 46,000 km2 of forest-dominated landscape in a late phase of transition from a natural or near-natural to a land-use modified state. We found a substantial loss of intact forest, in particular of large, contiguous areas, a spatial polarization of remaining forest on regional scale where the inland has been more severely affected than the mountain and coastal zones, and a pronounced impact on interior forest core areas. Salient results were a decrease in area of the largest intact forest patch from 225,853 to 68,714 ha in the mountain zone and from 257,715 to 38,668 ha in the foothills zone, a decrease from 75% to 38% intact forest in the inland zones, a decrease in largest patch core area (assessed by considering 100-m patch edge disturbance) from 6114 to 351 ha in the coastal zone, and a geographic imbalance in protected forest with an evident predominance in the mountain zon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profound disturbance of configuration of the natural forest landscape and disrupted connectivity, which challen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functional green infrastructure. Our approach suppor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forests for expanded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oriented forest landscape restoration.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β-In2S3纳米颗粒光催化剂,并利用SEM、TEM和XRD等对其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土霉素溶液模拟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探讨In2S3对土霉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β-In2S3为立方相纳米颗粒结构,该纳米颗粒由纳米片组成,直径约15~30 nm.以太阳光为辐射光源,In2S3对土霉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4 h内对初始浓度为30 mg·L-1的土霉素降解率可达98%以上.降解土霉素后的催化剂在无水乙醇中清洗并烘干,经4次循环利用后,β-In2S3的降解能力仍能达到85%以上,表明β-In2S3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制备液态菌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为发酵培养基,选用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作为实验菌种制作固氮液态菌肥。测定了圆褐固氮菌的主要生理特性,将其接种于餐厨湿热处理脱出液中进行培养,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并分别测定发酵的最佳初始p H值、接种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脱出液与水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圆褐固氮菌在餐厨湿热处理脱出液中最佳发酵时间为36 h,发酵最佳初始p H值、接种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脱出液与水的混合比例依次为7.5、1%、30℃、150 r/min、50 m L(250 m L锥形瓶)、1∶1。圆褐固氮菌在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中进行培养后,可达到液态菌肥的活菌数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廉价的高岭土和硅酸钠为硅源,用水热法合成了介孔分子筛。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热分析、N2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埘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样品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长程有序的介孔分子筛平均孔径约为2.75nm:经900℃焙烧3h或100℃水热处理6d,样品的介孔结构不被破坏,说明样品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