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以乙二胺和抗坏血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水溶性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研究了N-CQDs的形貌特征、光学性能和应用分析.表征结果说明,N-CQDs形态为均匀分散的球形,有明显的晶格条纹,抗光漂白性能良好,表面富有含氧官能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此外发现N-CQDs还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和荧光稳定性,量子产率可以高达12.29%.分析得出,Hg2+对N-CQDs在1.0—120μmol·L-1范围内有一定的猝灭效应,可作为Hg2+的荧光探针,检出限达230 nmol·L-1.  相似文献   
112.
以浙江优势大型海藻之一的铜藻为原料,采用水热炭化法制备了生物炭.同时,通过正交法,以碳回收率和得率为指标,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铜藻与去离子水质量比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制备水热炭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铜藻基水热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180℃,铜藻与去离子水质量比1/4,在此条件下,水热炭的碳回收率为65.0%,得率为51.4%.元素分析、BET、接触角测定和傅里叶红外表征结果表明,铜藻基水热炭比表面积为26.6 m2·g-1,pH值为4.8,具有较高的O/C和较低的C/N,与干法裂解炭相比,其亲水性更强,且表面具有更为丰富的含氧、含氮官能团,灰分含量更低,得率和碳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3.4%和33.5%.  相似文献   
113.
废弃物基水热炭改良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朋福  薛利红  冯彦房  余姗  杨林章 《环境科学》2020,41(12):5648-5655
生物炭农田回用是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碳封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水热碳化技术由于在炭产率、能耗及生产过程中的烟气排放等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热解碳化技术而受到关注.为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明确水热炭农田应用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原状土柱模拟试验和表征分析,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改良水热炭对两种典型土壤的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及可能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锯末水热炭和秸秆水热炭经物理或生物改良后,在两种类型土壤上均能够增加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减少氮素损失,且其效应不受水热炭添加量影响(5‰,15‰;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水热炭添加处理的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9.2%~20.7%和7.7%~17.0%.高C/N比的锯末水热炭更有利于高肥力土壤水稻氮素吸收量的增加;而低肥力土壤由于限制性因子较多,受水热炭类型的影响较小.通过对水热炭的表征分析发现,其表面养分元素丰富;水洗或生物改良后其表面孔隙结构有较大改善,C元素相对含量明显降低,N和O元素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这对养分的固持/供应可能产生影响.因此,水热炭改良后孔隙结构的改变和N、O元素含量的增加可能是其施用后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增...  相似文献   
114.
载镧磁性水热生物炭的制备及其除磷性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小麦秸秆在水热条件下(220℃)炭化2 h得到水热生物炭(HTC),以HTC为载体,通过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吸附容量高、易于磁分离回收的载镧磁性水热生物炭复合材料(La-MHTC).通过等温线和动力学等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该材料对磷酸根的吸附特性,考察了载镧量、初始pH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磷酸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La3+∶Fe3+为2∶1时,材料(2-La-MHTC)具有良好的吸附磷酸根的能力;在吸附剂投加量为0. 1 g·L-1,pH为7时,对磷酸盐吸附量达到100. 25mg·g-1;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并且吸附不受其它离子的影响(在Cl-、NO3-和SO42-等共存离子体系磷酸盐去除率达到98%),在较广的pH(3~10)范围都具有良好的吸磷能力.吸附的磷酸根可用NaOH溶液解吸,5次吸附-脱附循环实验中磷酸盐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提出装药结构在跌落/撞击事故条件下安全性的定量评估方法.方法 针对装药结构跌落/撞击条件下含能部件非冲击点火存在的不确定性大、缺乏可供工程应用的点火判据等问题,采用基于数理统计思想的定量评估思路,建立"3类试验+1种方法"的安全性评估体系,并提出试验设计、方法选取和评估实施的方法及要求,可供工程应用.结果 采用该方法,开展了某装药结构跌落安全性的定量评估,通过标准试验探索获得了特定约束下的起爆阈值范围,通过设计并开展多发能包络整体级响应的构型试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可作为评估的样本数据.采用单侧置信下限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估,获得了安全度为0.99999(置信度0.9)的定量评估结果.结论 该方法可实现对武器装备、航天发动机跌落/撞击条件下安全性的定量评估,但该方法仅适用于装药结构具有足够安全裕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6.
大射电望远镜一平方公里阵(SKA)贵州选址分两种构形:小N大D型和大N小D型。采用遗传算法对第一种构形布局,得小N大D型构形共有60个台址组成,分别分布在核心区(R<0.75 km)和发自核心区边缘的5 条对数螺旋线上,其中核心区(R<0.75 km)台址10个,中央区(0.75 km相似文献   
117.
本文介绍了热液石油形成的温度、运移方式几个方面的特征。通过实例证实了热液石油与成矿流体具有共生关系。在热液石油的形成过程中,有机酸、烃类、NSO极性化合物等组分直接参与了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作用,而有机质在演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作用则为成矿物质的带出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118.
In many applications of line intersect sampling, transects consist of multiple, connected segments in a prescribed configu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ect configuration and the selection probability of a population element is illustrated and a consistent sampling protocol, applicable to populations composed of arbitrarily shaped elements, is proposed. It is shown that this protocol obviates the arbitrary practice of treating multiple intersections of a single particle as independent probabilistic events and preserves the design-unbiasedness of Kaisers (1983, Biometrics 39, 965–976) conditional and unconditional estimators, suitably generalized to segmented transect designs.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and utility of segmented transect designs are also discussed from a fixed population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19.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富含重金属且极易浸出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研究流化床飞灰和炉排炉飞灰的理化特性,将流化床飞灰作为硅铝源,将炉排炉飞灰作为碱激发剂,在无添加剂条件下水热合成水钙铝榴石和雪硅钙石,从而将重金属稳定在晶体中.借助SEM图像分析水热合成机理,以雪硅钙石的晶体结构解释其吸附重金属机理.水热反应后液相中几乎不存在重金属,用重金属浸出率对飞灰浸出毒性进行量化评估,水热反应后的飞灰重金属浸出率相比流化床飞灰均有明显的降低,当水热反应添加的流化床飞灰与炉排炉飞灰的质量比为7:3时,水热后的Cd、Cr、Cu、Pb、Zn的浸出率最低,浸出率分别为0.073%、0.006%、0.107%、0.006%、0.326%.  相似文献   
120.
药用蕈菌姬松茸液体培养的菌丝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分批培养体系中,研究了药用蕈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悬浮菌丝物的形态多样性及其生长特征.A.blazei菌丝物形态由初始的"分枝菌丝物"(Ⅰa与Ⅰb)演变成"絮簇菌丝物"(Ⅱa与Ⅱb),进而成为 "颗粒菌丝物"(Ⅲa与Ⅲb).对于以上空间构象,作者提出了"菌丝自由度"概念.它从菌丝物立体结构上,描述了菌丝物内菌丝处在不同疏松度微环境中的空间特征,可表示为F=V/M=∑Ni=1(ΔV)i/∑Ni=1(ρ*ΔV)i=N/(ρ1+……+ρN),培养试验中,分别比较了2 d、5 d与8 d的摇瓶种液菌龄,以及氮源辅助基质D1 为50 g L-1与100 g L-1时对悬浮菌丝物生长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ALR/ff反应器结构的特征参数 "回流区高度比值h/H" (内导流筒高度h与液面高度H之比)改变时A.blazei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絮状(Ⅱa、Ⅱb)菌丝物具有较高的生长能力,良好的生长过程与生长单元具有较高F值有关. 图9 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