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26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负载型纳米Bi2WO6/AC的制备及在可见光下降解邻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在160℃条件下以活性炭(AC)为载体合成了光催化剂Bi2WO6/AC,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以邻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讨论了催化剂用量、溶液的pH、污染物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2WO6/AC]=5 g·L-1、pH=5[邻硝基苯酚]0=100 mg·L-1时,催化剂可见光降解活性最好,60 min后邻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9.81%.  相似文献   
102.
提升光电编码器湿热环境适应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提升光电编码器湿热环境适应性的方法。方法对某型军用电子装备中,光电编码器湿热环境适应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改进方法。结果根据分析可知,潮气进入光电编码器内部和芯线接头处是造成故障率高的原因,拟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验证试验结果可知,实施工艺改进方法后,光电编码器内部和芯线接头处再无潮气进入。结论经过验证,改进的工艺方法非常有效,光电编码器在湿热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常压水热法制备α-半水脱硫石膏,研究在不加转晶剂时反应温度对脱硫石膏脱水生成α-半水石膏的晶体形貌、转化率和转化速率的影响规律。用偏光显微镜测定晶体形貌,通过脱水反应前后结晶水含量变化计算转化率,用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表示转化速率。结果表明:90℃以下二水石膏脱水反应几乎不反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97℃以上时,温度对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影响甚微。在脱水反应可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温度越低,晶体越短,长径比越小。适当反应温度为95~100℃,并且在90 min内脱水反应均能完成。  相似文献   
104.
湿解是环境友好的新型有机废物处理工艺,湿解实验在反应温度450K,反应时间1h的工况下,对杂草和马粪进行湿解,并分析了两种物料的湿解产物。结果表明:杂草和马粪经湿解处理后,分别得到了18.8%和16.3%的原料转化率,有机质转化率均超过了95%,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两种湿解液中所含物质基本上均集中在166.7~428.9及1122~1622的两组质荷比范围内,湿解液呈弱酸性,其中奎尼酸、柠檬酸和L-苹果酸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05.
以实采餐厨垃圾为对象,探究了3种反应强度("温和"180℃-1h、"中等"220℃-2h和"剧烈"260℃-4h)下餐厨垃圾水热炭化三相产物分配规律及液固产物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强度显著影响产物分配.随反应强度提升,固相产物(水热炭)产率先上升后下降;液相产物(炭化液)产率先降低后趋于稳定;而气相产物产率持续上升.但无...  相似文献   
106.
In order to recover the nutrient resource from restaurant garbage, a complete trial with 2 factors on 5 levels of experiments was carried out. The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time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on hydrothermal process (HP) by which improves the degradability and digestibility of the restaurant garbage favorably to make animal feeds or fertili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e variation of protein, saccharide, and oil in the garbage. It showed that protein dissolved and liquefied during hydrothermal process, which made organic nitrogen in solid phase transfer to liquid phase. After heating at 180℃ for 60min, organic nitrogen in liquid phase began to transform into ammonia. It also showed that hydrothermal process could promote the dextrinization, dissolution of the starch and its hydrolysis to reducing sugar, due to that starch in the restaurant garbage decreases and reducing sugar increases. When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140℃, the reducing sugar started to decrease due to chemical reactions. The cellulose was stable at 100-180℃. The floatable oil increased markedly in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 The suitable condition for de-oil was observed at 160℃ heating for 80 min. Furthermore, the extraction of grease from the solid phase accords with first-order reaction dynamic model.  相似文献   
107.
超临界水氧化(简称SCWO)以其特有的优点成为了引人注目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有机物与氧化剂呈现为快速的均相反应,在数分钟内便可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0.尽管已建造了工业规模的SCWO装置并用于处理化学废水,但该技术所存在的设备腐蚀以及设备因盐沉积而堵塞的问题制约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科技工作者对SCWO工艺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多种新颖的SCWO反应器设计思想.综述了基于解决设备腐蚀与盐堵塞问题的SCWO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水热炭化废弃生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年来水热炭化技术在废弃生物质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水热炭化技术处理废弃生物质的种类、实施方法、炭化物改性及应用,并分析了当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水热炭化废弃生物质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09.
稻草的水热碳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热碳化技术,在1 000 mL的反应釜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于稻草水热碳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碳化得到的气相产物主要为CO2、液相产物主要为乙酸和葡萄糖。随着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的提高,CO2、乙酸的产率以及生物炭(固相产物)的能量密度呈上升趋势,而生物炭的产率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在低温条件下(200℃左右),可获得较高葡萄糖产率。生物炭的吸水性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60℃,停留时间为1 h的条件下,生物炭的产率达到稳定。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说明,经过碳化后的稻草整体呈现碎片状态,并伴有大量蜂窝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水热和原位沉淀法将Ag3PO4纳米颗粒负载于Cu2+掺杂的单斜相BiVO4微球上成功制备了Ag3PO4/Cu-BiVO4异质结构, 并作为可见光下高效降解四环素(TC)的光催化剂.通过XRD、SEM、TEM、XPS、FTIR、UV-Vis DRS、PL和E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Cu2+和Ag3PO4纳米颗粒的修饰增加了比表面积和可见光响应性能, 为催化反应提供更多的异质结界面活性点位.铋(Bi)/银(Ag)物质的量比为2:1的Ag3PO4/Cu-BiVO4催化剂在120min内对TC (20mg/L)显示出最高的光催化性能(91.68%), 5次连续循环后降解率保持86.1%, 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合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SR)光谱证实h+和·O2-为主要活性物种.光催化活性的增强主要归因于Cu-BiVO4和Ag3PO4间p-n异质结构的形成和Cu2+掺杂的能带调控作用, 有效提高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