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4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4篇 |
废物处理 | 90篇 |
环保管理 | 163篇 |
综合类 | 787篇 |
基础理论 | 157篇 |
污染及防治 | 127篇 |
评价与监测 | 67篇 |
社会与环境 | 6篇 |
灾害及防治 | 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922.
Absorption and catalytic oxidation of nitric oxide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cobalt(Ⅲ) ethylenediamine (Co(en)3^3+. When simultaneous absorbing SO2 and NO, the precipitation of Co2(SO3)3 will be yielded and the NO removal will be decreased. A new catalyst system using Co(en)3^3+ coupled with urea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taneous remove NO and SO2 in the flue gas. NO is absorbed and catalytically oxidized to nitrite and nitrate by Co(en)3^3+. The dissolved oxygen in scrubbing solution from the feed stream acts as oxidant. Urea restrains the precipitation of Co2(SO3)3 by oxidizing SO3^2-to SO4^2- as COSO4 is more soluble in wa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at nearly all SO3^2- can be oxidized to SO4^2- and the high NO and SO2 removal could be obtained with the new system. The NO removal is influenced by gas flow r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Co(en)3^3+ and urea in the absorption solutio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crubbing solution and the content of oxygen in the flue gas. The low gas flow rate is favorable to increase the NO removal. The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the NO removal could be maintained at more than 95% by the system of 0.02 mol/L Co(en)3^3+ and 1% urea at 50℃ with 10% O2 in the flue gas. 相似文献
923.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双搅拌釜,作石灰石浆液脱硫的实验,测定添加剂强化前后石灰石浆液脱硫过程中气液两相传质系数的变化,对比气液两相传质系数的大小。并结合国内外脱硫技术现状,提出了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以硫酸镁、硫酸钠、腐残酸钠为添加剂,应用双搅拌釜为主设备的湿法脱硫方法,对添加剂的脱硫机理进行了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924.
鉴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尤其是生物处理方法,在处理重金属污泥时的不经济和效率低下,因此,着重介绍了重金属污泥的几种非生物处理方法(电化学方法、微波法、酸化法、离子交换法、络合剂法、吸附法、氨浸法等)的行为机制、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等,并对这些方法的处理效果和环境安全作了比较。电化学方法由于见效快、效率高、操作简便且无二次污染,目前已引起环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25.
926.
根据配位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绘制了温度为298.15K时Zn2+-S2--H2O系pC-pH热力学平衡状态图。结果表明:ZnS溶解平衡时,随着pH值的增加,ZnS的溶解度先减少后增加,当pH值为8.36时,ZnS的溶解度最小,为10-7.69mol/L;Zn(OH)2溶解平衡时,随着pH值的增加,Zn(OH)2的溶解度也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当pH值在9.41时Zn(OH)2的溶解度最小,为10-5.61mol/L;体系中ZnS和Zn(OH)2二者固相溶解平衡时,当S2-Zn2(+mol)时,pH在0~14范围内只生成ZnS沉淀,不会产生Zn(OH)(2s)物质。研究结果可为硫化沉淀法去除废水中锌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7.
为了解6-2氟调醇 (6-2 FTOH)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好氧降解规律,利用室内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6-2 FTOH在未经稀释驯化的活性污泥中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产物分布.结果表明, 6-2 FTOH能被活性污泥快速吸附并发生降解,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半衰期为0.9 d.降解产物包括6-2氟调酸 (6-2 FTCA)、6-2不饱和氟调酸(6-2 FTUCA)、5-3氟调酸 (5-3 FTCA)、5-2s氟调醇 (5-2s FTOH)和全氟己酸(PFHxA).第28 d实验结束时,6-2 FTOH残留率为5.5%,6-2 FTCA和6-2 FTUCA的最终产率分别为0和1.2%.5-3 FTCA、5-2s FTOH、PFHxA最终产率分别为23.4%、17.6%和1.3%. 相似文献
928.
929.
930.
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和石油烃类(主要为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称为BTEX)混合污染羽可用铁渗透反应格栅(Fe0-PRB)联合厌氧生物降解技术修复;在设计上游Fe0-PRB时,需考虑BTEX存在下是否需增加其厚度.采用柱实验方法研究了苯和甲苯在粒状铁反应系统中吸附平衡后,对粒状铁去除三氯乙烯(TCE)长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苯或甲苯(浓度各1~2mg·L-1左右)存在时,TCE(2mg·L-1左右)的去除仍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苯和甲苯的存在分别使TCE的去除速率平均降低约15.1%和18.5%,而使cis-1,2-DCE的去除速率各提高约4.5%和42.8%.在Fe0-PRB的长期运行中,矿物沉淀的积累仍是影响TCE还原脱氯的主要因素,苯或甲苯对TCE还原脱氯的抑制仅表现在运行初期;无论有无苯和甲苯,TCE的氯代中间产物种类皆相同,其中以顺式二氯乙烯(cis-1,2-DCE)为主,并且各柱中cis-1,2-DCE均首先穿透,出水浓度为2~75μg·L-1,需以cis-1,2-DCE的水力停留时间来确定Fe0-PRB的厚度,因此在设计上游Fe0-PRB时,若仅考虑TCE的修复目标,不考虑cis-1,2-DCE对下游BTEX生物降解的影响,则不需增加Fe0-PRB厚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