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9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75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9篇 |
废物处理 | 25篇 |
环保管理 | 359篇 |
综合类 | 1394篇 |
基础理论 | 170篇 |
污染及防治 | 459篇 |
评价与监测 | 53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45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188篇 |
2010年 | 146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152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推导了 BOD5稀释系数的量值关系 ,得出 BOD5稀释系数与样品的可生化性成正比 ,与稀释后水样的耗氧量成反比 ,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对样品的可生化性和稀释后水样的耗氧量进行预期。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出发 ,根据工作经验简化和优化了稀释倍数的计算 ,达到提高测定准确度 ,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2.
采用Fenton法对某合成制药废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研究,考察H2O2、Fe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废水CODCr、色度、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反应体系中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H2O2(30%)投加量为2%(体积分数),FeSO4.7H2O投加量为400mg/L,反应时间为60min时,废水CODCr、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7.73%和40.05%。通过GC-MS分析发现,该废水中含有多种脂类和苯环类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Fenton反应过程中出现了醇、酯、有机酸等较易降解的中间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废水中苯环类、脂类等大分子有毒有机物得到大幅削减,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大降低,BOD/COD值由0.18上升至0.48,可生化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83.
镇江市老城区排水系统落后,主要以合流管网为主,区域内居民生活污水已成为镇江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该区域内居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城市面源污染特征,还有利于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和治理工程的开展。选择镇江市老城区典型合流制管网系统——黎明河溢流口,采用定点动态采样的方法,进行该区域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各月的COD、TN、TP和SS的逐时变化规律具有各自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84.
985.
对矿山土地的破坏、污染与危害进行了调研和回顾,详细介绍了矿山土地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以及含硫矿山所特需的酸性矿山废水(AMD)原位阻断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及使用条件.研究得出矿山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依据,通过一系列技术阻断污染,修复与改良表层土壤后建立植被,最终实现生态修复.指出提供足够的、符合需求的植物生长基质是矿山土地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要素.进一步提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市政污泥稳定化产物具有替换客土、预防AMD产生、阻断矿山重金属污染、为矿山土地补充维持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强化矿山土地保水保肥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目前待修复的矿山面积,市政污泥稳定化产物施用在时间维度上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因此,市政污泥稳定化产物在矿山土地生态修复的应用上具有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986.
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分布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为研究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的组成及空间分布对污泥可脱水性的影响,采用高温(55℃)及pH 10.0和pH 5.5控制条件,进行污泥水解酸化试验;通过离心和超声波法,对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在污泥粘液层、松散附着胞外聚合物层、紧密粘附胞外聚合物层及细胞相层的分布,并对污泥脱水性能(以毛细吸水时间表征)作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主要分布在细胞相层.在酸性条件下(pH 5.5),污泥高温水解酸化(第0~15 d)使其毛细吸水时间比原污泥稍大,而最终(第20 d)稍低;在碱性条件下(pH 10.0)的污泥水解酸化,则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远大于原污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污泥脱水性能主要受粘液层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蛋白质/多糖影响,几乎不受污泥中的蛋白质、多糖和蛋白质/多糖及其它EPS层中的化学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7.
污泥水热液化水相产物中氮元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临界水直接液化是实现污泥资源化的一种潜在手段.针对污泥亚临界水热液化水相产物中氮元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范围内,水相产物中总氮的质量浓度ρ(TN)在2 867.62~4 171.30mg·L-1之间变化,氮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氨氮(NH+4-N)和有机氮(Org-N),其中NH+4-N占54.6%~90.7%,Org-N占7.4%~44.5%,ρ(NO-3-N)远远低于ρ(NH+4-N)及ρ(Org-N).反应温度是影响氮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相同反应时间下ρ(TN)和ρ(Org-N)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ρ(TN)和ρ(Org-N)逐渐增加,而ρ(NH+4-N)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平稳,再些许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8.
酸缓冲容量对污泥屏障重金属再溶出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活动,污泥屏障可用来固定尾矿堆场的重金属.针对尾矿风化淋滤形成的酸性采矿废水(acidmine drainage,AMD)与污泥屏障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已固定重金属再次溶出问题,通过酸滴定实验,研究了不同厌氧培养时间的污泥悬液的酸缓冲容量及其对重金属再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悬液酸缓冲容量与悬液固液比成正比,并随着厌氧还原程度的加深而增加.碳酸盐缓冲体系和有机质缓冲体系对污泥悬液酸缓冲有重要意义.酸滴定实验发现,随着pH降至6.2以下,重金属Zn、Pb和Cu开始快速溶解释放,且释放量符合ZnCuPb.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污泥屏障在AMD渗透条件下酸缓冲容量消耗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厚度2.0 m的污泥屏障,即使在10.0 m水头的AMD渗透酸化条件下,有效酸缓冲容量经历666 a之后才能被耗尽,在此时间内污泥屏障具备对重金属的生物化学固定能力. 相似文献
989.
污泥中磷的形态与生物可利用磷的分布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SMT法(The Standards,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Programmed)对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阶段污泥中磷的形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污泥中生物有效磷的可利用性和迁移性.结果表明,污泥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IP)的形态存在,占总磷(TP)的61%以上;有机磷(OP)含量较低,仅为15%-35%;而在无机磷中,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是主要的赋存形态,占IP的60%以上.这表明污泥中的磷具有较高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 TP与NAIP OP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607, p<0.01),表明在不具备磷形态分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TP的测定来预测污泥中磷的潜在生物有效性.污泥的理化性质和磷形态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和pH是污泥理化性质中的重要指标,对污泥中磷的潜在环境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