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工业废水土地快速渗滤系统设计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细砂、中砂、粗砂 3种土层快速渗滤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入渗率随时间变化的指数关系和稳定入渗率 ;实测了不同土层对CODCr、BOD5和氨氮的处理效果 ,以及净化能力随渗透深度的变化规律 ;对土层失去净化能力和恢复净化能力过程进行了试验 ,找出了土层吸附饱和与间歇周期。  相似文献   
12.
扬子地体上石炭统船山组内核形石极为丰富,按照内部结构和构造可分五种纹层类型、二种壳层构造和四种核心结构。核形石并非过去所认为的单一的“葛万藻核形石”,而可以根据形态和壳层中的生物组合划分为十种基本类型,其沉积环境有滩、潮下低能带和泻湖等。 石炭纪晚期,由于全球的气候发生强烈分异,从而在低纬度地区产生大量分泌粘液的缠绕生物(藻类为主),核形石就是由这种缠绕生物捕集沉积质点围绕核心而成,其形成过程有四个阶段—核心形成阶段,壳层形成阶段、沉积搬运阶段和成岩后生阶段。 在成岩后生阶段,核形石岩可以产生大量的核间和核内溶孔,这对于油气、矿液的储集和运移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徐晓凡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6):178-180,190
天津环境空气SO2的年均浓度始终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年均浓度超标主要因为采暖期SO2浓度过高所至,采暖期SO2平均浓度是非采暖期浓度的3倍左右;在2002--2005年的三个采暖期里,SO2污染逐年加重,导致了年均SO2浓度的逐年升高。天津SO2污染与采暖期增多的低烟囱排放、不利的气象条件有关,也与流动源的隐性排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有关。结合天津经济发展速度、每年煤耗增量、现有环境治理手段来做预测,空气SO2浓度要在未来几年内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整理单台水氡资料的基础上,对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的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短临阶段水氡异常的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异常出现的频次、持续时间、异常结束到发震的时间、异常的范围等。进而对该地区5级以上地震水氡短临前兆异常的特征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低温冷害问题,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域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9-2004年每年5-9月的水稻生长观测数据和逐日平均温度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产量构成与温度指标的关系方程,并结合黑龙江省2002年逐日平均温度格点化数据,对3个不同移栽日期情况下低温冷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2年的低温冷害在黑龙江中部最严重,东部次之,西部受害最轻;北部地区受害面积和冷害损失比南部地区更大;在3个移栽日期中,随着移栽日期的推后,水稻产量有5%~11%的不同程度的减少,冷害损失逐渐增大,即按时间5月中旬—5月下旬—6月初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与稻田土壤碳氮循环(矿化、转化等)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可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采用根际袋法区分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其碳氮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根际效应、施氮和生育期对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氮使拔节期土壤BG酶活性相对于不施氮处理降低了7.4~13.5 nmol·(g·h)~(-1),而使成熟期BG酶活性增大了7.0~31.4 nmol·(g·h)~(-1),同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BG酶活性也随水稻的生育期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使水稻成熟期非根际土壤NAG酶活性增加了1.1倍,根际土壤降低了0.3倍.施氮和生育期显著影响土壤BG酶活性,而水稻生育期、施氮和根际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对NAG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RDA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主要影响水稻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而非根际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铵态氮(NH_4~+-N)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多种因素存在复杂关系,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生理特征、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特征,分析N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外源Ca2+对SBR启动期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丽飞  杨新萍  张雯雯 《环境科学》2017,38(6):2470-2476
利用无机物如Ca~(2+),加快活性污泥反应器启动,强化活性污泥絮体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采用序批式反应器,研究进水中添加Ca~(2+)对反应器启动期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胞外多聚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行至28 d,与进水中不添加Ca~(2+)的反应器(对照反应器)相比,进水中添加150 mg·L~(-1)外源Ca~(2+)的反应器中活性污泥MLSS和MLVSS值分别高出了89.6%和75.6%,SVI值则降低了47.9%;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总量增加了76.4%,多糖增加了28.8%,蛋白质减少了31.6%,添加150 mg·L~(-1)外源Ca~(2+)的反应器中污泥胞外多聚物中多糖/蛋白质值为68.8,对照反应器的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多糖/蛋白质值仅为36.6.三维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外源Ca~(2+)导致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组分发生了变化.实验结果为进水中添加外源Ca~(2+)改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沈阳地区采暖期气候特征与节能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沈阳地区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及度日法,参照采暖供热相关规范,对沈阳地区采暖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采暖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采暖期度日呈减少趋势。平均采暖初、终日分别为10月26日、4月3日,平均采暖期长度为160 d。采暖初终日和采暖期长度均存在年际变化振荡,但总体呈现出采暖初日推后,终日提前,采暖期长度缩短的趋势。寒冷程度的减小和寒冷期的缩短使得采暖能源需求量减少,采暖期节能减排空间较大。利用2008-2010年气象-热力数据建立的沈阳地区供热量预报方程及供热气象指数,近3年理论节煤率达9.1%。该预报方程及供暖气象指数已于2010年11月开始在沈阳地区供热作业中投入应用,为实时供热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水电站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实施,可有效监管施工期环境影响行为,降低生态环境影响。文章以吉林省长白县双山三级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重点论述了长白县双山三级水电站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中小型水电站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和监管主要方法,为水电站建设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体系的形成和有效实施提供依据,确保工程建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按规定和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可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结合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实例说明期间核查是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