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究人工强制混合充氧与诱导持续混合对水质改善的影响及人工强制混合与自然混合的衔接条件,以李家河水库为例,于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开展水质及水文气象指标监测,分析自然过程及人工诱导混合过程各时期水温、溶解氧及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自然过程分层期持续时间长,混合期仅为2.5个月,人工诱导混合过程通过扬水曝气系统的运行, 9月底水体达到完全混合且进入降温期,诱导自然混合条件具备,表层水温、平均气温分别为20.17℃和16.5℃,此时系统关闭后水体持续自然混合,混合周期延长至5.5个月;②自然过程污染物浓度较高,混合期表层污染物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氧跃层伴随热分层出现,底部厌氧周期达6个月;③相较于自然过程,人工诱导混合过程水体等温层厌氧消除且污染物控制效果良好, 10月至翌年3月同期底层NH~+_4-N、 TP、 Fe和Mn浓度的削减率为76.2%、 75.5%、 82.2%和82.1%,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人工诱导混合过程有利于水质改善及混合作用时效的延长.  相似文献   
92.
黄文  王胜利 《环境科学》2022,43(2):597-607
在兰州市设置6个采样点,于2010年4月至2018年3月每月采集大气降尘样品,测定其中的重金属(Fe、 Mn、 Zn、 Pb、 Cr、 Cu、 Ni和Cd)含量,探究重金属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综合运用偏相关分析、富集因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判别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依次为:Fe>Mn>Zn>Pb>Cr>Cu>Ni>Cd,其中Cd、 Zn和Pb都存在一定的污染.从时间角度来看,除地壳元素Fe和Mn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大都表现为采暖期>非采暖期,其中2011年和2013年中各元素在非采暖期和采暖期的含量差异较大.从空间角度来看,各区域的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除Zn和Cd外,其他元素在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大.源解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在非采暖期主要来源于工业源,其次是交通源和扬尘源;在采暖期主要来源于燃煤、交通和工业活动,其次是二次扬尘和自然源.  相似文献   
93.
旨在提供不同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对应的活荷载水平.分析了结构可靠度理论的特点,揭示了设计使用年限是结构可靠度的时间特征.应根据不同设计使用年限活荷载的超越概率等于常规设计荷载超越概率的原则确定活荷的载标准;通过建立不同设计使用期、不同设计基准期与活荷载取值的关系,给出了不同使用年限对应活荷载与灾害荷载设防水平.  相似文献   
94.
水体交换与传输的时间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体交换时间维的特征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宏观概念、微观概念的意义,比较了不同概念的异同。重点给出了更替周期及更新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两者的关系。还参照前人研究,分析了水体入口、出口位置不同时水体更替周期、平均传输时间、平均寿命、平均滞留时间的关系。最后以20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下游河段为例对其更替周期及逐月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证实径流量与更替周期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5.
我国森林资源及其产品流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论文运用物流分析的基本思想,基于我国森林资源产品的产量、贸易量统计资料,采用统一的“原木当量(m3)”单位,沿森林资源采伐→资源产品加工→资源产品消费链,研究了我国“九五”期间主要森林资源产品的流动状况。结果表明,我国“九五”期间年均消耗森林资源16962×104m3,其中48.3%来自国外;本国森林资源主要流向原木、锯材、人造板加工制造行业,仅有9.3%用于制浆造纸;而纸类产品所用的森林资源主要依赖于进口;终端消费中75%的森林资源产品用于建筑装修、家具生产和包装3个主要消费项。因此,认为我国必须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纸类产品中的森林资源用量,以提高我国森林资源流动的经济效益;资源战略上既要充分利用国外森林资源,又要提高我国资源供给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6.
20000~15000a.B.P.间气候最冷,生长喜冷的针叶林和干旱草原植被.在14780±700a.B.P.出现了最低海面(-154m);15000~13500a.B.P.,气候较暖湿,海面上升,生长阔叶混交林;13500~10500a.B.P.,气候有2次温暖和3次较冷,在暖期生长针阔叶混交林.较冷期则出现森林草原和草原.最低的温度比现在低5~7;一万多年来的冰后期,气候变化分为5个新冰期(包括小冰期)和5个新高温期(包括小气候最宜期).最高气温比现在高2~3℃,出现在5000~4000a.B.P.之间;最低温度比现在低3~5℃最高海面在6500~6300a.B.P.,高出现在海面4~5m.在温暖期中生长常绿一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在较冷期间,生长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或草原草地.在人类影响或自然发展之结果,未来环境变化有可能向干暖气候和高海面演变,或向干冷气候和海面下降转变.这些变化将对长江中下游带来意外的灾难.  相似文献   
97.
蔚丹丹  李山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8):1633-1653
气候舒适度对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深远影响,相关的评价模型/指数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人体健康和旅游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体感分级标准作为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对模型效度有着重要的裁量权,也是实践应用中最终的度量衡工具。目前体感分级标准研究和应用中异地套用和局地实测的传统做法,在制定国家尺度普适性标准时遇到较大瓶颈。本文试图提出包含“定级—定名—定点—定宽”等基本环节的“季节锚点法”这一新的体感分级思路,并基于中国1981-2010年间814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点的日值气象数据,以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给出了“暑—热—暖—温—凉—冷—寒”这一针对中国区域的7级体感划分标准,并具体给出了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在各体感等级上的阈值区间,进而在此基础计算评价了中国气候舒适期和不舒适期的时间长短、空间格局及其历时变化,得到一些有益发现。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就细分人群、测试模型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的体感分级标准开展更多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8.
论自然保护区的共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如何实施共同管理,旨在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9.
徐晓凡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9):178-180,190
天津环境空气SO2的年均浓度始终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年均浓度超标主要因为采暖期SO2浓度过高所至,采暖期SO2平均浓度是非采暖期浓度的3倍左右;在2002-2005年的三个采暖期里,SO2污染逐年加重,导致了年均SO2浓度的逐年升高.天津SO2污染与采暖期增多的低烟囱排放、不利的气象条件有关,也与流动源的隐性排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有关.结合天津经济发展速度、每年煤耗增量、现有环境治理手段来做预测,空气SO2浓度要在未来几年内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0.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影响生态状况判断的六个理论,分别为: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熵与混沌理论、耗散结构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这些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结晶,而且也是区域生态状况判断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生态状况作出的准确判断,认为中国的生态状况总体上处于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得到有效遏制、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但传统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目标尚未完成,退化生态系统还未得到根本恢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需很长时间。这些基于理论分析的判断对于对中国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