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4213篇 |
免费 | 375篇 |
国内免费 | 980篇 |
安全科学 | 542篇 |
废物处理 | 69篇 |
环保管理 | 683篇 |
综合类 | 2811篇 |
基础理论 | 410篇 |
污染及防治 | 305篇 |
评价与监测 | 273篇 |
社会与环境 | 344篇 |
灾害及防治 | 131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199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188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203篇 |
2016年 | 254篇 |
2015年 | 248篇 |
2014年 | 232篇 |
2013年 | 325篇 |
2012年 | 308篇 |
2011年 | 399篇 |
2010年 | 250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22篇 |
2007年 | 265篇 |
2006年 | 246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75年 | 4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为定量评估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对雨水径流污染负荷的削减率,选取嘉兴市柳岸禾丰小区作为LID小区,与其临近且下垫面类型相似的浅水湾小区作为传统小区,同步监测小区的外排水量和TP浓度,根据降水等级分异计算2个小区同等降水情景下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再以传统小区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为基准核算LID小区的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结果表明:小雨时,LID设施可消纳其服务范围内的所有径流及所携带的污染物,污染负荷削减率达100%;当降水量增至超过LID设施功能阈值时,污染物削减率开始降低,中雨时降至67%,大雨时降至46%,年均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约为66%。整体来看,LID设施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表现出明显的降水等级差异。采用降水等级分异的方法能够减少降水等级所造成的误差,确保评估结果的精准程度,为小区LID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制度具有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作用,是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简称环评法)的实施确立了环评这一环境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是我国环评制度发展的里程碑。在环评法实施的20年间,从项目环评到规划环评,再到大区域战略环评与政策环评,我国环评制度实现了飞跃性发展。基于环评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识别现存不足,可为我国下阶段环评制度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回顾环评制度体系发展,其次基于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环评法实施20年来我国环评制度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热点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梳理总结我国环评制度实践进展。建议未来从深入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规划环评地位、加强政策环评发展和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国环评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助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制度是规划环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跟踪评价制度对健全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主体的预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制度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现行制度存在的启动情形不明、程序亟待规范、约束力不足等问题,并从按照审查意见要求启动跟踪评价、保障生态环境部门知情权与建议权、强化违反跟踪评价义务的法律后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中国环评制度备受关注,亦饱受争议。如何客观看待一项制度,其有效性是重要的判定依据。环评有效性体现在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发挥效力全过程,具有多个维度的内涵。围绕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制度有效性、程序有效性、实质有效性和认知有效性4个维度,按照“制度基础→实践过程→发挥作用→社会认知”逻辑,探索构建了中国环评制度有效性评估框架,并结合中国环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提出了一套科学、适用,兼具可操作和灵活性的中国环评有效性评估指标,为客观系统看待中国环评制度提供了思路,也为建立中国环评制度有效性跟踪评估机制提供参考,支撑环评制度改革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