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85篇 |
免费 | 1236篇 |
国内免费 | 279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68篇 |
废物处理 | 187篇 |
环保管理 | 2590篇 |
综合类 | 9619篇 |
基础理论 | 2042篇 |
环境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1303篇 |
评价与监测 | 1043篇 |
社会与环境 | 1694篇 |
灾害及防治 | 1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297篇 |
2022年 | 462篇 |
2021年 | 582篇 |
2020年 | 533篇 |
2019年 | 491篇 |
2018年 | 424篇 |
2017年 | 631篇 |
2016年 | 768篇 |
2015年 | 773篇 |
2014年 | 776篇 |
2013年 | 1000篇 |
2012年 | 1302篇 |
2011年 | 1426篇 |
2010年 | 1041篇 |
2009年 | 1017篇 |
2008年 | 825篇 |
2007年 | 1230篇 |
2006年 | 1236篇 |
2005年 | 992篇 |
2004年 | 806篇 |
2003年 | 897篇 |
2002年 | 721篇 |
2001年 | 607篇 |
2000年 | 561篇 |
1999年 | 545篇 |
1998年 | 412篇 |
1997年 | 332篇 |
1996年 | 273篇 |
1995年 | 247篇 |
1994年 | 257篇 |
1993年 | 214篇 |
1992年 | 164篇 |
1991年 | 128篇 |
1990年 | 87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1篇 |
1977年 | 12篇 |
1974年 | 5篇 |
1973年 | 9篇 |
197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资源诅咒"研究中自然资源度量指标选取存在的科学性问题,利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代替自然资源丰裕度和资源产业依赖度作为自然资源丰裕程度的解释变量。首先,在Krugman空间基尼系数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测度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计算公式,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层面的数据,量化1999—2013年间资源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其排名情况和分布格局。研究显示:我国有15个省(区、市)存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这些地区大多位于长江以北,且均为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其次,构建经济增长计量模型,选取存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的省(区、市)作为样本空间,并采用多种计量分析和检验方法考察资源产业空间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分析"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1在模型整体估计中,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系数符号均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呈现负相关,符合"资源诅咒"的基本假设。2在模型分步估计中,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投入和制造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符合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关系;物质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可能是由于当地经济主体的消费跨期替代弹性较小,导致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增益效应小于其对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效应,进而阻碍区域经济增长;政府干涉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增长。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应明确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导向机制,进一步提升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强化行业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匹配,逐步提高自然资源生产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加快地区经济转型,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2.
不同政策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户不规范的施药行为是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最直接的原因,为规范农户的施药行为,政府颁布并实施了多种政策,但大多收效甚微。农户不规范的施药行为主要表现在过量使用高毒农药、施用过程中不按规定操作以及农药残留物的处理问题上,如何针对农户不同的施药行为制定相应的政策,以达到有效规范农户施药行为的效果,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文章基于全国98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别回归了不同政策对农户过量施用农药的行为、不遵守施药间隔期的行为以及在施药过程中不阅读标签说明的行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强令禁止高毒农药、对违反农产品安全生产进行处罚以及对收购的农产品进行检测等命令控制政策对农户是否过量施用农药的行为具有较强的规范效应,但对农户在施药过程中是否阅读标签说明的规范效果不佳;农药施用技术培训、农产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等宣传培训的政策能有效规范农户在施药前阅读标签说明,但对农户是否过量施用农药的影响不大;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政策对农户过量施用农药、阅读标签说明以及遵守间隔期均有显著的规范效果。由此提出,政府在实施命令控制政策的同时,应加强农产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定期为农户提供农药施用技术培训;由于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政策能有效弥补命令控制政策的监管漏洞,从而更有效的规范农户的施药行为,因此要建立激励惩罚机制,对使用生物农药、施用有机肥等具有正外部性的投入行为进行补贴,对使用高污染、高毒农药的行为进行征税,充分发挥市场为基础的监管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3.
王洪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2):342-349
在系统搜集、整理明清苏浙沿海潮灾记录基础上,建立风暴潮频率辨识方法,复原台风风暴潮灾害750次,据此建立逐年风暴潮频率序列。分析显示,1460~1480年、1570~1595年、1715~1745年、1785~1810年、1880~1890年为风暴潮活跃期。明清苏浙沿海风暴潮存在45 a、25 a、14 a三种时间尺度周期,其中45 a周期最为显著。气候跃变分析表明,1402年、1457年、1566年、1624年、1652年、1711年、1846年、1880年风暴潮活动趋于活跃;1444年、1477年、1543年、1634年、1799年、1856年风暴潮趋于平静。与1470年以来温度距平曲线对比显示,气候冷暖与风暴潮发生频率有一定正相关性,全球变暖背景下苏浙沿海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风暴潮威胁。苏浙地区明清时期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大部分风暴潮记载集中于长三角、杭州湾地区,苏北地区风暴潮数量少但影响范围广,浙东地区受地形和经济发展程度影响,风暴潮记载数量少且集中于滨海。 相似文献
164.
基于GEV干旱指数和DFA方法的苏北地区季节性干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近年来江苏省苏北地区季节性干旱灾害特征,利用苏北五市1989~2013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建立月降水量的广义极值分布函数,通过分析广义极值干旱指数(GEVI),研究苏北五市近25a的季节性干旱分布和干旱等级的时空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DFA)对苏北五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周期性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北五市的月降水量均服从广义极值Fréchet概率分布,且具有从西北(徐州)地区向东南沿海(盐城)地区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属于干旱灾害频发的地区,且以轻旱为主且季节性特征明显。苏北五市的月降水量存在幂律相关性,即降水量具有较强的正长程相关性,因此,未来苏北地区干旱的总体趋势将与过去特征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5.
166.
Based on urban-rural contrast coefficient,this article designs the agriculture relative development index(ARDI) as indicators measuring the intensity of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which is comparable among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This article calculates ARDI of 40 countries from 1980 to 2004.The result shows that ARDI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ost of the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re rising and yet there are declines in most of the low-income countries.The result also showed that most countries’ ARDI... 相似文献
167.
微量金属元素及其配合物对厨余垃圾甲烷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可利用的微量金属元素不仅能够保证污染物以最大的速率转化,而且还可以使某些特殊的转化得以发生,并提高微生物对有毒污染物质的耐受能力。在研究厨余垃圾总固体浓度(total solid, TS)、接种量和C/N比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微量金属元素钴及其配合物丝氨酸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甲烷产量及关键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S为0.5%、接种污泥量为100 mL/L和C/N比为20∶1时,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较高,为367 mL/g COD;添加2 μmol/L的微量金属元素钴-配合物丝氨酸时,甲烷产率则提高到432 mL/g COD,相应地,辅酶M的含量由空白实验的41.21 μmol/g VSS提高到54.64 μmol/g VSS,辅酶F420的含量由0.31 μmol/g VSS提高到0.48 μmol/g VSS。 相似文献
168.
169.
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处理模拟双酚A废水的效果及其生物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关键工艺参数对模拟双酚A(BPA)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从活性污泥性质和污染物去除率两方面,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对微曝气Fenton氧化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实现BPA废水的生物处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初始pH值、反应时间、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 (摩尔浓度比)、反应温度及曝气量均对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0%,BOD/COD值则由原废水的0.02提高到0.50以上。MBR处理上述出水的结果表明,经微曝气Fenton氧化处理BPA的废水,可较好地适应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