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52篇 |
免费 | 2152篇 |
国内免费 | 462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367篇 |
废物处理 | 524篇 |
环保管理 | 4419篇 |
综合类 | 15360篇 |
基础理论 | 3021篇 |
环境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2066篇 |
评价与监测 | 1764篇 |
社会与环境 | 2288篇 |
灾害及防治 | 17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483篇 |
2022年 | 781篇 |
2021年 | 965篇 |
2020年 | 961篇 |
2019年 | 830篇 |
2018年 | 715篇 |
2017年 | 1038篇 |
2016年 | 1223篇 |
2015年 | 1281篇 |
2014年 | 1380篇 |
2013年 | 1708篇 |
2012年 | 2161篇 |
2011年 | 2334篇 |
2010年 | 1687篇 |
2009年 | 1751篇 |
2008年 | 1369篇 |
2007年 | 2012篇 |
2006年 | 1963篇 |
2005年 | 1594篇 |
2004年 | 1335篇 |
2003年 | 1399篇 |
2002年 | 1152篇 |
2001年 | 942篇 |
2000年 | 915篇 |
1999年 | 836篇 |
1998年 | 617篇 |
1997年 | 524篇 |
1996年 | 419篇 |
1995年 | 423篇 |
1994年 | 352篇 |
1993年 | 312篇 |
1992年 | 237篇 |
1991年 | 166篇 |
1990年 | 116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60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13篇 |
1977年 | 16篇 |
1973年 | 12篇 |
1971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1.
为诠释尾矿库溃坝后水砂演进过程,提升尾矿库事故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尾矿库全息影像,建立尾矿库三维数字高程模型,导入三维流体计算软件对尾矿库进行溃坝事故推演。结果表明:尾矿库实景三维模型能高精度还原尾矿库实际情况,尾矿库溃坝将淹没库区临时厂房建筑及下游村落;其中,上游沟谷临时厂房建筑水位高程最大达8 m,尾砂淤积厚度最高达10.5 m,下游沟谷村落水位高程最大达10 m,尾砂淤积厚度最高达2.5 m;通过对库区下游布设监测点,得出各监测点处水位高程和尾砂淤积厚度变化规律,分析溃坝主要影响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库风险防控、应急响应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提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安装和调试速率,加快考核出尾桨叶翼型段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方法 通过标定出尾桨叶翼型段挥舞与摆振标定系数和预扭角,分析出一种通过理论计算出安装攻角的方法,利用理论计算出的攻角指导实际安装攻角,调整攻角值到实际加载满足试验要求的载荷值,在尾桨叶翼型段安装和调试完成后进行了疲劳试验。结果 4件尾桨叶翼型段理论计算攻角值与实际安装攻角进行对比,安装攻角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范围在1.5°以内,并且4件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载荷分布误差小于4%,疲劳性能满足6000飞行小时的疲劳寿命要求。结论 尾桨叶翼型疲劳试验中,理论计算攻角值具有加快估算安装攻角的意义,提升疲劳试验效率,试验调试载荷分布基本一致。经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验证后,试验件疲劳性能良好且稳定,为后续科研试验转入鉴定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3.
214.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基于中美非煤矿山标准体系现状研究,分析我国非煤矿山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我国国情探讨构建中国特色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明确构建中国特色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总体思路,立足于顶层设计,全面阐述中国特色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结构“横向”与“纵向”的要求。结果表明:从规划、管理、制度、投入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可为我国非煤矿山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合理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15.
为研究超临界CO2注入采空区防灭火的规律,自主研制了产生超临界CO2和模拟采空区遗煤自燃升温试验系统,得到了不同温压条件下超临界CO2注入采空区前后不同监测点的温度、O2和CO浓度变化数据信息。试验结果表明:注入采空区的超临界CO2发生相变,有序结构急速失序,大量吸收热量,采空区内的煤体、空气温度随时间呈线性快速下降规律,其降温能力是气态N2的10倍;超临界CO2在自燃发火煤体中的强渗透扩散特性,使自燃煤体快速惰化,防灭火效率高;停止注入后,小范围回温符合反二次函数特征;高压力超临界CO2相对于低压条件,防灭火性能更佳;超临界CO2是1种降温降氧能力显著,且输送性能优良的采空区新型防灭火材料,超临界CO2防灭火效果优于气态N2。 相似文献
216.
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江苏省1991年以来经济增长和工业污染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应用分解分析法对2001~2004年间部分污染物排放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污染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类型有U型、倒U型、U型+倒U型以及N型4种,目前大部分污染物呈增长态势.将污染物排放变化的成因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3类,结果显示,规模效应促进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结构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的作用方向不确定,但广义技术效应对污染物控制有决定性作用,强力的环境政策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217.
218.
分析了高原环境条件下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增压器效率下降、涡轮超温超速等问题,考虑采用自适应增压系统改进柴油机和增压器高原运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VGT)、普通二级可调增压系统(TST)、复合增压系统(C2T)、基于VGT二级可调增压系统(R~2T)几种典型的可调增压系统的结构原理和高原应用现状。最后,结合柴油机变海拔和变工况的运行特点,从增压系统结构布置、智能优化算法、控制理论、多系统协同控制和增压器内部流场优化控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增压系统高海拔自适应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19.
为了提高建筑安全后续研究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从人因视角对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采用定性文献综述的方法从实践需求和理论发展2个维度对国内外人因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研判,通过明确焦点领域、核心方向、关键关注点等途径以明晰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发展瓶颈,据此介入寻求突破的可能。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心理研究不足是人因视角下制约建筑安全理论发展的瓶颈,也是提升建筑安全管理应对的关键着力点;同时,从认知过程新视角证实了基于认知神经学范畴的研究是突破上述瓶颈的关键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神经测量技术ERP新工具论证了该论断的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0.
Constance Gordon Kathleen Hunt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 Journal of Nature and Culture》2019,13(1):9-22
Food ecologies and economies are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communities, non-human species, and our planet. While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scholars have legitimated food as a topic of inquiry, the entangled ecological, cultural, economic, racial, colonial, and alimentary relations that sustain food systems demand greater attention. In this essay, we review literature within and beyond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charting the landscape of critical food work in our field. We then illustrate how environmental justice commitments can invigorate interdisciplinary food systems-focused communication scholarship articulating issues of, and critical responses to, injustice and inequity across the food chain. We stake an agenda for food systems communication by mapping three orientations—food system reform, justice, and sovereignty—that can assist in our critical engagements with and interventions into the food system. Ultimately, we entreat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scholars to attend to the bends, textures, and confluences of these orientations so that we may deepen our future food-related inquir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