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287篇
综合类   1047篇
基础理论   10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241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太阳热反射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涂料反射太阳热的原理,以丙烯酸树脂为基料,以金红石型钛白粉、云母粉及空心玻璃微珠为原料,制备了隔热性能和耐候性能均良好的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并研究了颜料、填料种类、粒径、涂层厚度对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丙烯酸聚氨酯涂层在我国典型大气环境下的老化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霞  李晓刚  张三平 《环境技术》2006,24(6):19-22,25
本文采用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傅立叶红外测试技术研究了丙烯酸聚氨酯涂层在我国典型大气环境(武汉、拉萨)下户外降解规律,分析了其降解机理,比较了不同地区的环境老化强度,并探讨了丙烯酸聚氨酯涂层降解过程中电化学等效回路模型的转换问题.结果表明:(i)随曝露时间的延长,涂层的孔隙率增加、孔隙结构增大,体系由一个时间常数特征转为两个时间常数特征,涂层内逐渐形成了腐蚀性离子通往基底金属的通道,基底金属发生腐蚀,随金属腐蚀产物的增加,金属/溶液双电层电容逐渐被具有弥散效应的电容元件替换;(ii)丙烯酸聚氨酯涂层抗蚀性能的降低主要由涂层内高分子链节的断裂所致,随曝露时间的延长,在仲酰胺处发生断裂,生成了新的基团伯酰胺;(iii)丙烯酸聚氨酯涂层在拉萨地区的降解速率较武汉地区快.  相似文献   
113.
生态技术扩散是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环节,也是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有效措施。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对城市工业企业生态技术扩散效率进行测算,分别从整体和区域异质性角度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城市工业企业生态技术扩散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规制与生态技术扩散效率存在倒“U”形关系,环境规制对生态技术扩散效率还存在多重影响路径,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集聚在影响路径中分别起着中介作用,且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集聚的链式中介显著。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工业集聚和生态技术扩散效率之间的关系因区域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为此,依据研究结论及环境规制实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永续绿色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4.
采用膜过滤-气相色谱法测定涂料中的苯系物、环己酮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用7种规格的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对混合标准溶液和涂料试样进行了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属性的涂料试样添加固定量的正十四烷作内标物,经膜过滤净化后,苯系物、环己酮和TD I可采用DB-1-3或DB-1-2色谱柱同时分离并测定。测试数据经多级校准曲线处理后涂料试样中苯系物、环己酮和TD I的加标回收率为98.6%~101.8%,各组分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检出限均小于1.50×10^-5g。  相似文献   
115.
基于IWCPA模型的工业节水关键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斌  温宗国  李高  陈吉宁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753-1760
通过建立工业节水潜力分析和技术综合评价模型(IWCPA模型),筛选了影响高耗水行业用水的关键技术.选定2002年为基准年,在2010年和2020年高耗水行业取水零增长的情景设定下,进行了分行业和行业耦合的技术综合评价及技术选择,确定了重要工业用水技术实施的优先序,建立了高耗水行业重要用水技术的优选清单.结果表明,未来15a内是否能够在若干工业用水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方面取得突破,是挖掘工业节水潜力、提高工业用水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序批试验研究了焙烧温度对铁覆膜砂(Iron Oxide Coated Sand,IOGS)吸附6价铬Cr(VI)的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铬在IOCS上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低温制备IOCS具有较高吸附容量且对pH不敏感.110℃制备IOGS在pH 7的最大吸附容量(0.181 mg·g-1)远高于660℃制备10CS(0.023 m8·8-1).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随焙烧温度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7.
循环经济理论思索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李康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1):114-117
循环经济是对近现代人类社会长期、大规模、高强度、未善待大自然的开发活动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逼近其耐受极限而进行反思的产物.从经济-社会-科技-自然多元复合人工自组织系统角度,研究了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指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组织结构协同基础上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梯级利用,是集约经济的高级形态和理想模式.针对循环经济包含的若干属性特征,论述了5个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守恒与平衡、循环与协调、互动整合与倍增效应、聚集经济与产业集群、生态学基本原理应用和生态系统服务.并就生态工业系统规划设计涉及的基本方法、关键环节、人力投入等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8.
应用费用效益比的方法分析了工业节水带来的综合效益,并根据大量实际数据研究了节水设施的投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规律,建立了节约单位水量的投资与万元产值取水量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9.
区域开发的不确定性等给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REIA)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学的原理,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闭循环的流动过程。融入循环经济理念,将弥补传统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的不足,更好发挥其在项目审批及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化工园区接警处警与应急值守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接警处警系统,针对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工作需要,研究化工园区综合接警中心接警处警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分析化工园区接警中心工作体系和功能要求,设计开发了化工园区接警处警与应急值守系统。文中对系统体系架构、系统建设关键问题和所需的支持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提供化工园区事故接警、通知和处置功能,应用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综合管理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业务系统作为数据支持,为化工园区接警中心管理园区突发事件、实现事故快速反应和及时应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