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人工土壤渗滤的吸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砂砾对颗粒COD的吸附,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人工土壤渗滤系统,着重分析了颗粒COD在系统中的吸附和堵塞。主要结论包括:(1)颗粒直径为0.1~0.3mm的石英砂对于颗粒COD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2)人工土壤渗滤对颗粒COD去除率为50%~90%之间,最高可达93.66%;(3)在本实验条件下,悬浮物截留、吸附是引起人工土壤渗滤系统堵塞的主导作用,采用掩水期与落干期交替运行方式,可有效解决由此造成的堵塞问题,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2.
兼氧接触氧化与土地渗滤联合处理农村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兼氧接触氧化与土地渗滤联合处理工艺对农村混合污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COD 397~564 mg/L条件下,兼氧接触氧化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COD去除率大于75%;经过土地渗滤系统处理,在0.02 m3/(m2·d)的水力负荷下,COD去除率大于60%,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83.
以广东佛山利华员工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运行情况。该工程污水负荷高达56 cm/d,对进出水采样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对COD、BOD5、SS、NH4+-N、色度、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7%、78.9%、92.5%、87.6%、90%、52.2%和76.3%,出水的...  相似文献   
184.
人工快速渗滤池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池中各层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各种微生物大都呈现出从表层到底层数量逐渐减少的规律;0~20cm砂层的脲酶、脱氢酶和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层;在快渗池内,氮转化以硝化作用为主,反硝化作用比较弱;渗滤池上部呼吸作用明显强于中下部,与微生物的分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5.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稳定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经过20多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措施,纸坊沟流域植被得到良好恢复,并对土壤产生正面影响。流域内11种主要植物群落下以及不同生活型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灌木和草本群落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较大,乔木林下较小。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活性孔隙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枯枝落叶层厚度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还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重量百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植被建设选择灌草群落较好,天然群落可优先选择铁杆蒿、茭蒿、长芒草和白羊草等,人工灌木群落可优先选择柠条等。由于该区属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区,尽管也能种植刺槐等乔木树种,但营造乔木林应考虑林灌草隔带混交和垂直配置,并注意微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多层渗滤介质系统对城市雨水径流氮磷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北京市雨水地表径流污染的特点,设计了用于去除屋顶和机动车路面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多层渗滤介质系统,进行污染雨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屋顶和机动车路面雨水径流中的氮磷污染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80%、90%、50%以上,出水浓度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砂砾料"垫层对TP的去除效果稍好于"无砂混凝土"垫层;雨水径流中氮磷浓度愈高则对氮磷的去除率愈高.雨水径流氮磷浓度变化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多层渗滤介质系统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实现生物脱氮是系统去除氮的主要途径;土壤的吸附与沉淀作用是多层渗滤介质系统去除磷的主要途径.系统对城市雨水径流氮磷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主要发生在垫层及地基土层0.3m以内.  相似文献   
187.
小城镇污水既是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率、低成本的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是农业生态安全和工程节水的急需。研究采用人工快速渗滤方法处理小城镇污水,在湿干比一定(湿干比1∶3)的条件下设3种填料比[V(土)∶V(砂)=1∶1、2∶1和3∶1)和3种不同水力负荷周期[短周期(0.5 d进水,1.5 d落干)、中周期(1 d进水,3 d落干)和长周期(3 d进水,9 d落干)]进行交叉试验。跟踪测定处理后水中COD、总磷、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率。结果表明,系统的COD和总磷去除效果较好,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73.19%和54.86%。COD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周期影响较大,在长水力负荷周期条件下去除效率高,总磷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周期的影响小。系统对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效率偏低,两者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46.67%和40.67%,均在长周期条件下取得。  相似文献   
188.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和混合的区域,在河流、地下水生态和水质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对河水及交互带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行自动监测,结合对水样离子浓度和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马鞍溪侧向交互带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监测期间交互带受河水入渗影响为主,交互带的缓冲作用使其温度、DO、pH值、EC等指标变异系数较河水低.随距河岸距离的增加,马鞍溪侧向交互带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作用下形成了迅速进入缺氧状态的氧化还原环境,以及pH值先降低后升高的酸碱环境.在其影响下,K~+、NH_4~+-N、NO_3~-、SO_4~(2-)呈下降趋势,全Mn、EC、Na~+、Ca~(2+)、Mg~(2+)、Sr~(2+)等先上升后下降,全Fe、Al~(3+)等呈上升趋势.受河水、地下水长期交互影响,在距河岸约30 cm处的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较高,形成独特的水化学梯度.据此可推断出马鞍溪侧向交互带边界可能在距河岸30~50 cm处,其中浅层交互带的边界可能在距河岸10 cm左右的位置.在河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对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9.
《环境工程》2015,33(1):53-56
通过搭建以砂土为主的地下渗滤系统,考察不同干湿比条件对地下渗滤系统污染物净化能力的影响。在水力负荷为0.08 m3/(m2·d)时,设5种运行条件,分别为连续运行及4个干湿比条件(1∶2、1∶1、2∶1、3∶1)。研究表明:干湿运行对地下渗滤系统的净化能力影响显著,其中干湿比为1∶1时污染物净化效果最好,COD、氨氮、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95%、70%、85%。建议北方以砂质土壤为主的地区采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时,稳定运行最佳干湿比为1∶1。  相似文献   
190.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rough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tion if seepage out of a pond through stratified soil can be predicted, and effectively collected and managed to augment streamflow during a low precipitation period extending three months or more. The 55 m2 experimental pond with sandy/loamy banks was excavated to hardpan, and its bottom was approximately 0.7 above the water table. Output from a mathematical model containing both bottom and bank seepage elements agre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showed that as compared to bottom seepage, the bank seepage contributed approximately 25 percent of the total seepage. Seepage collection (as measured from a circumscribing ditch) linearly varied with stage (r2 < 0.99). There was an 8 to 22 percent over‐collection at the lower pond stages, and a 9 to 45 percent under‐collection at the highest stage. As an example of its utility,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pond size and shape needed to supply a hypothetical stream and maintain fish stocks during a three‐month low‐precipitation period. Future work will focus on nutrient transport and remov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