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391篇
基础理论   5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滇东岩溶坡地不同恢复阶段云南松林(纯林、人工混交林、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元江栲原生林和小铁仔灌丛作为参照样地,对5种植被类型中的叶片-枯落物-土壤中的C、N、P含量和化学计量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云南松林都呈现为高C(432.27 g/kg)、低N(10.28 g/kg)、P(0.96 g/kg)的格局,5种植被类型的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含量基本都表现为叶片>枯落物>土壤,C/N、C/P、N/P值则都表现为枯落物>叶片>土壤,叶片和枯落物的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值与土壤间差异显著.(2)3种云南松林对于养分的吸收同化能力差异不大,但天然次生林的枯落物质量最好,人工混交林的土壤N、P有效性最高,云南松林内受N的胁迫作用强于原生林和灌丛.(3)植物叶片-枯落物-土壤中C、N、P及其化学计量比间相关性显著,互馈机制明显.研究区内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受土壤pH、团聚体颗粒、含水率、容重和硝态氮影响显著.因此,滇东岩溶高原云南松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受N胁迫作用,提高枯落物养分回流是云南松植被恢复与经营的关键要素.(图4表3参41)  相似文献   
122.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沸石和砾石作为填料,研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脱氮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下行流填料柱中,其去除机理主要是微生物对溶解态氮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悬浮态氮沉积在填料孔隙中,会出现"氮释放"现象;水温、气水比、碳氮比、氮源形式等因素对湿地系统的脱氮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3.
沙湾县三个泉子退耕还草项目区的建设,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由于草地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巨大作用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未被充分认识,加之受传统的重农轻牧,重牧轻草,轻草贱草等社会思想的影响,彻底改变了草地建设等许多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尤其是草地生态建设的步伐远远不能适应生态环境发展要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4.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环境影响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已被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的重点工程,本文分析了目前塔河流域的环境现状和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综合治理规划实施对塔河流域环境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25.
环境是一生态系统,它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但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限度,会导致生态系统平衡失调。因毁体开荒、开垦草原、围垦滩涂,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和破坏,造成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恶化、沙漠化扩大,洪旱灾害频发,使整个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本文列举了巴州地区土地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6.
对深圳市重点农牧渔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 ,这些工作对有效地减轻项目的污染 ,最大可能地利用项目产出的各种废物 ,维护项目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同时结合深圳的具体实际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讨论对内地城市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7.
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田蒸散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甘肃河西地区日渐严重的风蚀、水资源紧缺和蒸散量大等问题,于2005~2006年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冬小麦田蒸发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免耕秸杆覆盖(NTS)及免耕立茬(NTSS)能显著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E)、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且NTS优于NTSS。当裸露土壤水分过度蒸发耗损使0~10cm含水量低于13%时,覆盖处理(NTS、NTSS)的蒸发量(E)高于无覆盖处理(T、TIS及NT),叶面蒸腾量也相对较高。TIS、NT一天中蒸发量始终高于覆盖处理,而T的蒸发主要集中在上午。蒸腾速率(Tr)与叶温(Tl)、气孔导度(Gs)和气温(T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负相关;E与地温(ST)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RH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8.
大型垃圾焚烧厂周边环境汞影响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上海浦东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2年来对周边环境的汞影响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垃圾焚烧厂周边环境的土壤背景值偏高,平均为125.9ng/g;运行1a后和2a后的平均值分别为139.9ng/g和137.7ng/g,其中处于下风口的偏西面受影响较大;当地种植的大部分蔬菜叶子的汞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GB2762-94),2003年的大豆和高梁果实中汞含量分别是2002年的2.3和2.7倍.垃圾焚烧厂上风口、厂区内和下风口处大气汞浓度分别为5.1ng/m3、5.0ng/m3和10.6ng/m3.  相似文献   
129.
NH3-N在大连湾的水环境行为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维水质模型对大连湾中的主要污染物NH3-N的行为进行了模拟,对NH3-N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选择主要的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由空间分布的模拟结果可知,在大连湾,NH3-N浓度主要集中在排污口附近区域,灵敏度分析显示,在排污口区水体的扩散能力对NH3-N浓度的影响较大。由季节变化模拟结果可知,在湾顶部的排污口区NH3-N浓度显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在湾中部和朝海边界的湾口区NH3-N浓度较低,变化平缓。模拟结果可以为大连湾的污染控制、水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应用三维水质模型对大连湾水体中的藻类碳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选择主要的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由空间分布的模拟结果可知,在大连湾,藻类主要集中在排污口附近区域。由季节变化模拟结果可知,在湾顶部的排污口区藻类生产显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在夏季,主要受到磷酸盐浓度的限制。灵敏度分析显示,在排污口区水体的扩散能力对藻类生产的影响较大,在湾中部和湾口区主要受到磷酸盐负荷的影响。模拟结果可以为大连湾的污染控制、水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