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61篇 |
免费 | 290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68篇 |
废物处理 | 32篇 |
环保管理 | 1573篇 |
综合类 | 1644篇 |
基础理论 | 377篇 |
环境理论 | 3篇 |
污染及防治 | 70篇 |
评价与监测 | 130篇 |
社会与环境 | 620篇 |
灾害及防治 | 2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152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202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208篇 |
2009年 | 188篇 |
2008年 | 180篇 |
2007年 | 262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258篇 |
2004年 | 238篇 |
2003年 | 240篇 |
2002年 | 190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82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15篇 |
1973年 | 11篇 |
1972年 | 10篇 |
1971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System theory,pressure-state-response and 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model have been applied to establishing China's dynamic track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in this article.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 methods,the na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situation has been evaluated systematically from 1991 to 2007.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a's na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presented a downtrend from 1991 to 2007.The basic reasons are the pressure indicators such as population,GDP,natural resources trade increased gradually,resulting in tension and fragil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相似文献
502.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约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就环境问题而言,现实中一个特征事实是,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同,只有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才会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基于现有研究,在考虑非再生自然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本研究将环境质量作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引入最优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在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双重约束下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在非再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双重约束下,本研究表明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采用的手段是促使技术进步的创新研发,因为技术进步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由于知识的非竞争性质使得研究部门的研究是次优的。因此,政府应当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和法制安排以激励私人投资者研究与开发新技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03.
504.
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尖锐矛盾,决定了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订立的重要着眼点,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则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505.
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以济南长清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分别选取山东省和济南市作为参照区域,计算了1996-2003年长清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经济发展缓慢;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不协调发展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06.
在GIS和RS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以青岛市为例,研究了市域尺度下的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岛市NPP值为0~288 g·m-2·a-2,林地NPP值较高,耕地次之,建成区等区域最小.在小尺度区域内,NPP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大,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NPP模块在数据获取上比较容易,仅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陆地植被NPP进行计算,实际应用可操作性强.30 m分辨率植被NPP计算值更适宜于在市级小尺度区域内应用. 相似文献
507.
基于1985-200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河西走廊5市以及三大内陆河流域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益、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呈对数增长关系,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与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则较为复杂。同时,河西走廊短缺的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而且约束强度在水资源最为紧缺的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中部地区城市化的较快发展是以水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而西部的疏勒河流域,则是城市化水平和用水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但也是人均用水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因此,建立集约的水资源利用体系,缓解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是河西走廊各地区实施城镇化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508.
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调查了长江口3个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和环境功能。经鉴定底栖无脊椎动物有41种,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fluminea)、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ustulata)、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麂眼螺(Rissoinasp.)、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glabra)、谭氏泥蟹(Ilyrplaxdeschampsi)、无齿相手蟹(Sesarmadenaani)和天津厚蟹(Helicetridenstientsinensis)。讨论了底栖动物资源的主要生态学特征及其环境功能,提出了对底栖动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9.
在相关理论分析和Weber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建立了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引入了基于政府管制的影响作用、沿河流域的水用户的实际消耗水量、实际排放水量、河流中可供使用水量及所排放污水水质水平等5个变量函数.通过政府管制下的水质和水量的河道内流量需求等环境约束条件.确保水资源利用始终满足最小基流水量。通过求量优解,计算得出在环境约束下达到最优配置时各个变量函数与对下游地区外部性之间的相关性。接着。本文对陕北黄土高原沿Y河的35家企业进行了实际调查.收集了2个年度共8个季度的观测值,应用计量经济Pand Data模型。对35个节点、8个季度的共280个数据作为混合样本进行经济计量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最后。还提出一些制定环境约束条件以及水用户间建立水资源环境生态补偿金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10.
Luca Coscieme Federico M. Pulselli Simone Bastianoni Christopher D. Elvidge Sharolyn Anderson Paul C. Sutton 《Ambio》2014,43(7):969-979
Night-time satellite imagery enables the measurement, visualization, and mapping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an area. In this paper, an index of the “sum of lights” as observed by night-time satellite imagery within national boundaries is compared with the emergy of the nations. Emergy is a measure of the solar energy equivalent us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support the processes that characterize the economic activity in a country. Emergy has renewable and non-renewable componen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renewable component of national emergy us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ight-time satellite imagery. This relationship can be used to produce emergy density maps which enable the incorporation of spatially explicit representations of emergy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region of Abruzzo (Italy)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is relationship as a spatially disaggregate cas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