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334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A/O-MBR处理餐饮废水过程中DOM特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凝胶过滤色谱(GFC)分子量测定技术和三维荧光(EEM)光谱技术,对厌氧微网与好氧平板膜-生物反应器(A/O-MBR)联合处理餐饮废水过程中各阶段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及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性质进行研究。分子量研究表明:好氧段污泥滤液的GFC谱图中在10 min以前有大分子物质析出,分析是微生物代谢产物;且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水样DOM中的分子量分布范围不断变宽。EEM光谱研究表明:进水、好氧段出水、好氧段污泥滤液的DOM中的2种主要荧光物质为高激发波长类色氨酸和可见区类富里酸,而厌氧段出水中仅有高激发波长类色氨酸,且峰强较强。同时,厌氧段出水中在形成可见区类富里酸的区域内有成峰趋势,分析是由较强的类色氨酸峰的掩蔽作用造成的。好氧段污泥EPS中存在3个明显的荧光峰,指示了色氨酸和腐殖酸的存在。  相似文献   
542.
某灵巧弹药红外敏感器部件贮存加速寿命试验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于结构复杂的新型弹药元件,难以通过传统的统计试验方法来验证其可靠性,而现阶段基于模型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受到加速模型的限制,只适应于元器件级及材料级的传统弹药元件。在明确某灵巧弹药红外敏感器部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以步进加速寿命试验理论与方法为依据,逐一对各组件进行分层次的贮存失效分析,归纳出贮存环境中导致红外敏感器部件失效的主要应力类型,并提出该部件可采取恒定湿度、步进温度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进行可靠性验证。  相似文献   
543.
红外敏感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敏感技术能够有效探测复杂背景环境中的目标,为了获得红外敏感器的长储寿命规律,利用提高温度应力进行加速寿命试验是一种重要方法。基于威布尔分布假设,研究了红外敏感器加速寿命试验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加速寿命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544.
The mechanically sorted dry fraction (MSDF) and Fines (<20 mm) arising from the mechanical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residual municipal solid waste (RMSW) contains respectively about 11% w/w each of recyclable and recoverable materials. Processing a large sample of MSDF in an existing full-scale mechanical sorting facility equipped with near infrared and 2-3 dimensional selectors led to the extraction of about 6% w/w of recyclables with respect to the RMSW weight. Maximum selection efficiency was achieved for metals, about 98% w/w, whereas it was lower for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about 2% w/w. After a simulated lab scale soil washing treatment it was possible to extract about 2% w/w of inert exploitable substances recoverable a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with respect to the amount of RMSW. The passing curve showed that inert materials were mainly sand with a particle size ranging from 0.063 to 2 mm. Leaching tests showed quite low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particles retained by the 0.5 mm sieve. A minimum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was in the leachate from the 10 and 20 mm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相似文献   
545.
The behaviour of Portland cement with and without 30% fly ash addition in aggressive solutions was studied.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ulphate corrosion of the hardened cement paste. The cement paste test samples were prepared, cured in water for 21 day and then exposed to the influence of aggressive environment (10% (NH4SO4 solution). The measurements of several propertie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image of the surfac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cement paste test samples was made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f sulphate ions in cement paste depth was obtained by energy‐dispersive analysis (EDS).  相似文献   
546.
本文以原子吸收光谱法代替经典的化学法测定钾含量,以短时间方法测定总β,经优选条件后,实现了减钾总β放射性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547.
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方法,探究了2018年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河流中DOM各荧光组分的相对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入滇河流水体DOM包含5种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C3、C5和类蛋白色氨酸荧光组分C2、C4,且5种荧光组分之间具有同源性,污染严重河流水体DOM的荧光强度相对较高;荧光指数、自生源指数、腐殖化指数综合表明,入滇河流水体DOM的内源特性较强,自生源特征明显,生物可利用性较高,腐质化程度低,分子结构不稳定.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枯水期DOM的荧光组分中类腐殖物质的平均贡献率占30.1%,类蛋白色氨酸物质的平均贡献率占69.9%;丰水期DOM组分中类腐殖物质的平均贡献率占54.3%,类蛋白色氨酸物质的平均贡献率占45.7%.  相似文献   
548.
为研究生态混凝土坡岸中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通过FQT(fluorescence quenching titration,荧光淬灭滴定)试验配合3D-EEMs(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三维荧光光谱)、PARAFAC(parallel factor,平行因子分析)和2D-COS(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二维相关光谱)探究了AEC(applied eco-concrete,应用型生态混凝土)和IEC(improved eco-concrete,改良型生态混凝土)坡岸中DOM与Cd2+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3D-EEMs结果显示,AECow(AEC坡岸出水)类蛋白组分荧光强度降低,水体腐殖化程度升高,而IECow(IEC坡岸出水) DOM各组分荧光强度均降低;Cd2+能与DOM中所有组分发生络合,且随c(Cd2+)增加,各组分的荧光强度最终趋于稳定.②PARAFAC将所有样品中DOM分离出类蛋白、类富里酸和类腐殖质3个独立组分,其中类富里酸组分随c(Cd2+)增加表现稳定的荧光淬灭效果.③通过Ryan and Weber模型计算Cd2+与DOM中各组分的络合常数(lg K)发现,所有样品中Cd2+与DOM中类富里酸组分的lg K值均大于类蛋白组分.进一步发现,不同坡岸出水lg K值大小依次为RW(原水) > AECow > IECow;④2D-COS分析得出,DOM中类蛋白组分对Cd2+的敏感度最大.RW中Cd2+与DOM位点的络合顺序为340 nm→273 nm→282 nm,AECow中络合顺序为410 nm→330 nm.研究显示:Cd2+率先与DOM中类富里酸、腐殖质类物质络合,且络合能力强,类蛋白物质最容易受Cd2+的干扰;AECow增加了下游水生态系统中Cd2+的迁移风险和生物有效性,相反IECow则降低了Cd2+的迁移风险,两种坡岸均能降低DOM组分与Cd2+的络合能力,其中IEC坡岸最优.   相似文献   
549.
交通密度对道路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污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交通密度对道路雨水径流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特性的影响,采用超滤、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红外光谱等技术对不同交通密度的道路雨水径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道路雨水径流中胶体态有机碳(1 k Da)含量高于真溶解态有机碳(1 k Da)含量;道路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中类色氨酸蛋白物质含量最多,其次是类富里酸物质和类络氨酸蛋白物质,类腐殖酸物质和微生物代谢物含量较少;主要含有—OH、—COOH、苯环等官能团.道路交通密度并未改变道路雨水径流DOM的种类及官能团组成,但交通密度越大其径流有机污染越严重、胶体态有机碳含量越高、大分子类色氨酸蛋白物质含量越多、芳香性越强.  相似文献   
550.
光腔衰荡光谱法走航连续观测海表大气中氧化亚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新型Picarro G5101i型光腔衰荡光谱仪,自行设计并集成了适用于海表大气氧化亚氮的船基走航连续观测系统.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准确度优于1.4×10-9mol·mol-1,精密度优于0.2×10-9mol·mol-1.通过搭载2017年春季黄海和东海综合调查航次,首次在我国开展了海表大气中氧化亚氮的船载走航式连续观测研究.实践证明,该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可获取高频率高精度的海表大气氧化亚氮摩尔分数数据.同时,基于实际观测工作,初步优化建立了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和处理方法,为获取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观测数据奠定了基础.观测结果显示,春季黄海和东海海表大气中氧化亚氮的摩尔分数范围为(331.0~345.1)×10-9mol·mol-1,平均值为(333.5±1.4)×10-9mol·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