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784篇
安全科学   251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29篇
综合类   1360篇
基础理论   237篇
污染及防治   227篇
评价与监测   150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低铵污水灌溉下土壤中硝化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模拟含低浓度铵的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中硝化作用,采用了铵盐溶液(50mg/LNH4Cl)连续淋沥土壤,进行了垂向土柱试验研究,测定了土柱不同深度氮化合物的浓度。结果表明:低铵浓度污水灌溉下土壤溶液中的硝化作用主要是在30cm内发生的,NO3—N的浓度在30cm左右达到峰值。随后由于脱氮等作用,浓度迅速下降,在100cm处减小到10mg/L左右,在40cm以下土壤中未测出NH4—N。  相似文献   
992.
探讨了用活性及耐附低浓度苯类废气时,空塔气速和气流在吸附的接触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了活笥在已经吸附若干质量的苯类物质以后的吸附性能。据此绘制了空塔气速一吸附效率和活性炭含苯率一吸附效率等关系曲线。研究表明,使用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净化低浓度苯类废气。  相似文献   
993.
Lin Z  Du J  Yin K  Wang L  Yu H 《Chemosphere》2004,54(11):1691-1701
According to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the individual chemicals, the concentration addition toxicity mechanism is revealed for nonpolar-narcotic-chemical mixtures, polar-narcotic-chemical mixtures and reactive-chemical mixtures, respectively. For nonpolar-narcotic-chemical mixtures, the partitioning of individual chemicals from water to biophase was determined,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ir concentration additive effect results from no competitive partitioning among individual chemicals. For polar-narcotic-chemical mixtures, their toxicity are contributed by two factors (the total baseline toxicity and the hydrogen bond donor activity of individual chemicals), and it is the concentration additive effect for either of these two factors that leads to their concentration addition toxicity.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active chemicals and the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are discussed thoroughl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et effect of these interactions is zero, and it is this zero net effect that leads to the concentration addition toxicity mechanism for reactive-chemical mixtures.  相似文献   
994.
超声振动强化膜分离过程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分离过程中的浓差极化现象是影响膜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探索了利用超声振动的方法来强化膜分离反应过程。首先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 ,然后通过试验对其强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达到经济、高效地提高膜分离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处理高氮公厕污水改进A/O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旅游区公厕污水水质水量特征,采用常规A/O工艺以武汉市动物园公厕化粪池污水为实例进行研究.试验证明A/O工艺虽能有效去除水中COD,但NH 4-N的去除率较低,难以超过60%.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该工艺的改进措施,将好氧段按功能分为二级,即碳氧化段和硝化段.试验结果表明,A/O工艺经改进后,在有效去除COD的同时,NH 4-N去除率由60%上升为80%以上.  相似文献   
996.
膜蒸馏-结晶工艺是一种新的回收纯物质方法,尤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晶体.对于膜蒸馏-结晶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膜蒸馏-结晶技术的优点,以及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膜蒸馏-结晶的起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膜蒸馏-结晶在高浓度无机盐废水中应用的优势,预测其在该方向上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污泥的粘度与浓度、温度三者关系式的实验推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融合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关系式、污泥粘度与温度关系式,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式: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温度的关系式,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各项参数,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得出的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温度的关系式对了解污泥的粘度变化非常有帮助,同时,该关系式也将为污泥处理、处置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广州市夏、冬季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4年7月2日至8月13日和2004年11月29日至2005年1月6日分别在广州市3种类型区域(一般城市区域、道路旁、工业源附近)9个居民住宅的室内和室外同步采集了PM2.5颗粒.采用标准称重法测定PM2.5质量浓度,得到广州市夏季住宅室内外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7.7、74.5 μg/m3,冬季室内外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9.9、123.7 μg/m3.广州市PM2.5平均质量浓度,与美国PM2.5标准相比,与国内PM10标准基础上假设的PM2.5限值相比,与其他一些国内、亚洲和欧美城市的文献记录相比,结果均显示广州市PM2.5处于相当严重污染状态.广州市PM2.5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PM2.5室内质量浓度并不总是低于室外质量浓度,反映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9.
生物铁法去除维生素B1生产废水中COD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铁法是一种新型的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维生素B1生产废水具有很大的优势。当进水COD浓度维持在8000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4%以上,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出9.7%。生物铁法污泥絮凝沉淀效果好,能保证系统有较高浓度的回流污泥,从而使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得到提高,COD的去除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大气微生物粒子与飘尘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光散射气溶胶粒子计数器,在北京西单对大气细菌、真菌和飘尘粒子的浓度、粒度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细菌的粒度是负偏态分布,大气真菌是对数正态分布,飘尘是正偏态分布。大气细菌浓度与飘尘浓度的比值冬季大,为119538;夏季小,为24217;年平均比值为67517,>2.0μm的菌尘比值为1525387,2.0μm~8.2μm的菌尘比值为3318,>8.2μm的菌尘比值为394。大气真菌浓度与飘尘浓度的比值冬季大,为212770;夏季小,为65585;年平均比值为135344,<2.0μm的菌尘比值为952698,2.0μm~8.2μm的菌尘比值为5343,>8.2μm的菌尘比值为26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