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6篇 |
免费 | 233篇 |
国内免费 | 6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6篇 |
废物处理 | 24篇 |
环保管理 | 420篇 |
综合类 | 1949篇 |
基础理论 | 47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2篇 |
评价与监测 | 187篇 |
社会与环境 | 320篇 |
灾害及防治 | 1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146篇 |
2013年 | 179篇 |
2012年 | 248篇 |
2011年 | 251篇 |
2010年 | 180篇 |
2009年 | 178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216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138篇 |
2003年 | 127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Landowners can intentionally impair biodiversity values occurring on their land to pre-empt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This often leads to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biodiversity. We studied whether landowners in Finland engaged in pre-emptive loggings after they were notified that their wooded mires are candidate sites for a mire protection program. After the notification, harvesting rates of the candidate wooded mi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to harvesting rates of similar but non-candidate wooded mires. Annual and monthly harvesting rates indicated that notifying landowners of the conservation potential did not launch systematic pre-emptive logging behavior. Nevertheless, part of the candidate wooded mires were logged, so some landowners place more weight on other values than the biodiversity ones. Pre-emptive behavior has been observed in other studies suggesting that many country- or system-specific factors such as cultural background or level of compensation can affect landowners’ behavior.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10.1007/s13280-020-01354-4)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72.
针对感潮平原中心城区河道存在往复流现象带来的水质波动、生态岸线差、生态系统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开展以基于生物屏障技术耦合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构建为主的全面系统的近自然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及示范研究。注重源头削减和末端综合治理,通过集成构建河道水质稳定技术、海绵设施生态岸线、优化水生态系统措施等技术体系,并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河道进行示范应用及效果跟踪。结果表明,修复后河道水质和感官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浊度/悬浮物(SS)各均值较未处理河道水质均值分别降低约23%、41%、35%、51%/52%,5大类抗生素除了洁霉素、克林霉素和磺胺吡啶外均未检出,河道水质从在地表水IV类水质上下波动稳定达到IV类(总氮指标除外)。 相似文献
73.
采用铝电极电絮凝体系对矿区高含氟地下水进行处理,研究了高氟浓度下电絮凝除氟过程,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进水氟质量浓度及pH对除氟效果和动力学常数的影响,并建立了电絮凝除氟动力学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除氟参数为电流密度为450 A·m−³,极间距为5 mm,pH为6.0~7.0;当进水氟质量浓度为12.1 mg·L−1时,经60 min电絮凝除氟后可使进水氟质量浓度由12.1 mg·L−1降为0.6 mg·L−1以下,整个除氟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除氟动力学常数取决于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进水氟质量浓度。絮体结构与成分分析表明,在pH=6.0~7.0条件下,电絮凝体系中主要形成的无定型羟基铝化合物使除氟效果达到最好,较高的进水氟质量浓度有助于提高铝离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4.
随着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从2013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先期开展了PM2.5的例行监测,从中选取不同区域的典型城市,分析了PM2.5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城市PM2.5日均值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13%~26%,平均值为18%;我国南方城市PM2.5空间分布均匀性优于北方城市,北方城市冬、春季节PM2.5分布的均匀性较差,南方城市夏季PM2.5分布的均匀性较差;PM2.5的空间分布均匀程度与PM10接近,但明显优于其他气态污染物。综合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国家监测网内PM2.5监测点位的代表性能够满足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75.
以农业废弃物核桃青果皮为原料、F127为微结构调控剂、硝酸铝为中心配位离子,通过中心组合设计,螯合辅助共组装策略制备了系列铝基多孔碳材料并对制备参数进行优化分析。选择硝酸铝浓度、铝基复合材料与F127的质量比和碳化温度作为优化因素,研究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系列碳材料比表面积的影响。得到制备的最优条件为硝酸铝浓度1 mol·L-1,铝基复合材料与F127质量比为2.5及碳化温度850 °C。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碳样品的比表面积为1 505.86 m2·g-1,与预测值1 503.77 m2·g-1接近,说明与响应方程模型高度拟合。 相似文献
76.
77.
工业搬迁区绿化带土壤铜污染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工业搬迁区主要道路两旁绿化带土壤由于历经老工业企业的变迁和环境的污染破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地区环境的历史变迁及重金属污染状况起到指示作用。采集沈阳铁西老工业搬迁区绿化带土壤及其绿化乔木和灌木植株样品,分析土壤中铜的总量及生物有效态含量,同时分别分析了绿化乔木(8种)和绿化灌木(6种)植株根、枝条和叶片的含铜量。结果表明,搬迁区绿化带土壤中含铜量为29.14~166.95mg/kg,显著高于沈阳市土壤铜元素的背景值;土壤有效态铜为0.23~1.72mg/kg,达到中等水平(0.3~1.0mg/kg)的占采样点总数的70.0%。数据还显示,绿化乔木和灌木对铜的蓄积能力依品种不同差异显著,同种植物不同部位(根、枝条和叶片)对铜的富集能力不同;总体上,绿化乔木植株体内含铜量的分布规律为根叶片枝条或叶片根枝条,绿化灌木植株体内含铜量的分布规律为根叶片枝条。对铜蓄积能力较强的绿化乔木为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 Lindl.)、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和银杏(Ginkgo biloba),对铜蓄积能力较强的绿化灌木为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和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cv.Atropurpurea)。 相似文献
78.
绿潮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灾害,已经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依据2012年南黄海海域浒苔遥感监测分布面积数据,选取了温度、天气状况、风向、风力、浪高5种影响浒苔扩散的气候因子,建立了基于SVR的浒苔分布面积预测模型,并与经典的最近邻点插值模型、线性插值模型、3次样条函数插值模型和分段3次Hermite插值模型进行了回归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VR的浒苔分布面积预测模型能够为浒苔遥感数据的插补提供一种方法,且回归效果优于传统的回归方法,为浒苔的防治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79.
基于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型和源示踪技术,构建污染来源预报系统,实现了京津冀地区污染来源的实时预报。针对预报中最迫切的时效限制,在系统的源排放预处理、污染物来源贡献计算方案、业务化运行等方面进行特别的设计,主要包括:开发出快速源排放前处理技术;通过试算确定了分区域和行业的污染来源追踪方案;采用目前2种主流的并行计算方式混合编译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并运行;设计了业务化运行中多任务的分布式计算方案,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这些优化措施有效地缩短了预报时间。目前系统已处于业务化运行阶段,每天08:00之前,预报出未来3 d的区域空气质量,同时给出关注区域主要污染物分区域和行业的来源贡献状况;系统已应用在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后评估,以及2015年11月底—12月初京津冀重污染预警等应急工作中。 相似文献
80.
胡苑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3(4):14-17
本文通过分析清洁生产和消费的含义,指出清洁生产的调整范围包括消费环节.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内容体现了清洁生产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这一新动向.本文论证了这一新发展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最后结合具体法条进行分析,指出相关制度手段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