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68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530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朱润钰  甄峰 《四川环境》2008,27(1):5-11
城市滨水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和生态价值的区域,但伴随着城市职能的转型以及水运地位的下降,世界上大部分的滨水区都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然而目前,随着城市人群的生态需求与审美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城市滨水区又面临着复兴之势,这也对城市滨水号观设计以及作为其基础而存在的滨水景观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将以成分代用模式评价方法为指导,以南京市莫愁湖滨水区为案例对其进行景观评价,并基于此获取影响滨水区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以期对以后的滨水区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2.
在染料中间体红色基B,紫酱色基GP的生产过程中,全产生降解处理的废水,采用中和隔油-生物接触氧化-电解脱色工艺处理可达标准排放。试验结果表明,硝化废酸液和水解母液的混合废水经过中和隔油处理后,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56%以上,而BOD5/CDOcr的比值可在从0.22提高到0.5以上;再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CODcr的去除率在88%以上,BOD5的去除率在92%以上;最后,电解处理能使CODc  相似文献   
113.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依托,故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中国沿海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旅游化程度可以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为探求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态势和规律,首先,在构建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2000—2010年沿海11省(区)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法分别对两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基于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及其协调指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它们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最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运用GM(1,1)预测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未来15 a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在2000—2010年间一直处于拮抗期,但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广西省将在2015年前先后由低水平的拮抗期跨入良性耦合阶段,而其他省(区)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拮抗期,且天津市、辽宁省和海南省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4.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降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进水浓度、pH值和反应温度强烈影响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在实验pH值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依次为:强酸性>弱碱性>弱酸性>中性;循环伏安扫描图显示了硝基苯可以在铜电极上直接得电子还原,该反应在强酸和弱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反应速率常数随进水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提高反应温度可改善处理效果,在30~45℃范围内,提高温度对处理效果的改善并不显著;当温度升高到45℃以上时,升温可以显著改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5.
起爆药雷管生产中产生大量有毒废水,且其运输、贮存存在安全隐患。为克服这些困难,笔者自行制备无起爆药雷管。采用圆筒式金属内管中装填超细PETN(季戊四醇四硝酸酯),作为起爆元件,代替起爆药部分,研究装药密度对内管燃烧转爆轰(DD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管壁厚1~2 mm,内径Φ4.0 mm,长25 mm,装压密度为0.8~1.14 g/cm3的范围内,内管能可靠实现燃烧转爆轰。  相似文献   
116.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M10 concentration across Malays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currence of forest fir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associated biomass burning, has contributed markedly to the problem of trans-boundary haze and the long-range movement of pollutants in the region. Air pollutants, specifically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atmosphere,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mainly because of their adverse effect on people's health. In this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PM10 concentration across Malaysia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rota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variability of the PM10 concentration can be decomposed into four dominant modes, each characterizing differ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The first mode characterizes the southwest coastal region of the Malaysian Peninsular with the PM10 showing a peak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i.e. when the winds are predominantly southerlies or southwesterlies, and a minimal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winter monsoon. The second mode features the region of western Borneo with the PM10 exhibiting a concentration surge in August–September, which is likely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northward shift of the Inter 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 and the subsequent rapid arrival of the rainy season. The third mode delineates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e Malaysian Peninsular with strong bimodality in the PM10 concentration. Seasonally, this component exhibits two concentration maxima during the late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as well as two minima during the inter-monsoon periods. The fourth dominant mode characterizes the northern Borneo region which exhibits weaker seasonality of the PM10 concentration. Generally, the seasonal fluctuation of the PM10 concentration is larg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rainfall in the country. However, in addition to this, the PM10 concentration also fluctuates markedly in two timescale bands i.e. 10–20 days quasi-biweekly (QBW) and 30–60 days lower frequency (LF) band of the intra-seasonal timescales. These intra-seasonal fluctuations show strong seasonality with the largest fraction of variance occurring during the boreal summer and the weakest variance during the winter. Generally, the L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 stronger compared to the QBW intra-seasonal band.  相似文献   
117.
通过2007年1—12月对武汉月湖不同的取样点进行监测,并选择汉江琴台段水域作为研究对照,调查了月湖水体硅藻、蓝藻与水体主要元素的种类,采用PCA、CCA分析法探讨了月湖水体硅藻、蓝藻与水体元素种类的关系。结果表明:月湖水体中所含元素全年监测出28种;汉江琴台段水域中所含元素全年监测出27种。经PCA分析表明,月湖水体中累计贡献率较大为磷(P)、砷(As)、铁(Fe)、铜(Cu)、锰(Mn);汉江琴台段水域累计贡献率较大为硅(Si)、锑(Sb)、镉(cd)、钒(V)、钡(Ba)、Ag(银)、钼(Mo)。月湖水体中蓝藻密度大于硅藻,汉江琴台段水域硅藻密度大于蓝藻。经CCA分析表明,月湖硅藻密度与硒(Se)、锶(sr)、银(Ag)、Ba、铝(A1)呈正相关关系;月湖蓝藻密度与P、Cu、铬(Cr)呈正相关关系,月湖蓝藻密度与镁(Mg)、镍(Ni)、钙(ca)、锌(zn)、硫(S)呈负相关关系。CCA分析中,汉江琴台段硅藻密度与铅(Pb)、硼(B)、As、Cr、Zn、A1、Cu、Mn、Fe、P呈负相关关系,汉江琴台段硅藻密度与Mo、ca、钴(Co)、V、Sr、Ag呈正相关关系;汉江琴台段蓝藻密度与钠(Na)、S、Mg、Ni、钾(K)呈负相关关系。月湖水体缺乏可溶硅(dissolvedsilicon,DSi),硅藻会提升对其他元素(Se、Sr、Ag、Ba、A1)的吸收能力,这些元素会起到缺乏元素(si)近似的作用,替代性可能出现。水中各种元素的组态是导致月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8.
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和SPSS统计软件,建立湖泊富营养综合评价模型,以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为例,对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库营养状态综合评价能较好地反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优于指数法。  相似文献   
119.
中国省际资源节约指数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次利用改进的"节约指数"并结合图形数据,对中国各省区资源消耗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资源节约指数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东部比西部节约、中部过渡(除山西外);低于全国平均节约水平的省域约占2/3,其中大部分在西部地区;此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域,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相对越好。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不同省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节约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同时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0.
北京北部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主要研究了北京市北部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As、Hg、Cd、Cr、Cu、Mn、Ni、Pb、Ti和Zn)含量和来源.在潮白河及密云水库流域采集了17个沉积物样品,温榆河流域采集了5个样品,重金属含量As和Hg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Cd、Cr、Cu、Mn、Ni、Pb、Ti和Zn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没有出现明显的富集状况,只有Hg、Cd、Cr和Zn在一些采样点有较高的富集.相关性分析表明Hg、Cd、Zn和Cu互相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06;p0.01),而Hg与Cr、Mn、Ni、Pb和Ti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重金属的来源,发现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8%、23%和17%.因此,Hg、Cd、Zn和Cu作为第一主成分被认为与人类活动的工矿业开采有关,第二主成分As和Mn与人类活动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有关,第三主成分Cr、Ni和Ti与岩石风化和土壤侵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