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68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120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1.
此文介绍了一套在微机上开发的冲裁CAD系统。它以Foxbase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Trubo C为编程语言,能进行冲裁件图形输入与显示、工艺性分析、优化单排排样和选择板材规格、冲裁件尺寸识别和模具刃口尺寸计算、冲裁力和压力中心计算、以及凹模周界尺寸计算等。本系统主界面为下拉式菜单界面,全中文提示,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12.
陆架浅海沉积物-海水界面溶质通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架浅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溶解态生源物质通量的准确估算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由于底栖生物活动以及海流、海浪及潮波与海底地形地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使得该通量的准确估算十分困难。本文综合分析讨论了近年来提出的各种计算该类通量的物理模型及参数的确定方法 ,并结合在中国黄、东海等陆架浅海水层—底栖生态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的需要 ,比较深入地讨论了应用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仅以IPF 颗粒物 水溶液的相互作用为例 ,对混凝研究中二界面过程化学领域的进展加以介绍 .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预制的聚合铝在混凝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形态稳定性 ,而传统混凝剂则强烈地受溶液化学过程 ,尤其是溶液pH值的影响 .混凝剂水解聚合形态倾向于在颗粒物表面吸附沉积 ,而直接引发混凝作用 .单体形态则通过转化为聚合、沉淀形态起混凝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抚顺地区大气总悬浮微粒的元素富集特征及污染来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法分析了抚顺地区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大气总悬浮微粒中As等20种元素的浓度水平,用富集因子法,因子分析法及多元回归法识别该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并估算它们对总悬浮微粒的贡献,其贡献率为:煤炭燃烧26.9%〈冶金工业26.8%,风砂土壤22.0%;汽车燃油6.7%,其它污染源17.6%。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3-01~2005-06利用静态箱法对太湖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观测,对太湖水-气界面交换通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春、夏、秋、冬4季日平均通量分别为-0.79mg/(m2·h)、-4.89 mg/(m2·h)、-4.06 mg/(m2·h)和-2.56 mg/(m2·h),太湖均是CO2的汇.一般污染越重的区域,CO2通量值越大.藻型湖区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季节变化不明显,草型湖区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季节变化很明显,夏秋季高,冬春季低.CO2通量变化的可能相关因子还有天气情况、太阳辐射、风速及水温、pH、TA、Chla、TC、TN和TP等.  相似文献   
16.
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基本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战斗机人机界面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把各部分划分到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三要素基本模型;通过分析要素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利用不同的线条表示其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关系;对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组成部分进行了工效分析,进而探讨其在战斗机人机界面中的作用。通过人机界面模型的建立以及对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模型中的三要素进行的工效分析,得出了在人机界面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功能作用,为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机显示/控制界面适配性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驾驶舱人机显示 /控制界面适配性指标影响因素、视觉信息流工效的测定与评估方法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视觉信息流工效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体系 ;研究的初步结果主要有 ,飞机驾驶员视域中存在最佳、较好、极限工效区 ,并且振动、反射眩光、噪声、显示字符的形状 /颜色特征 /对比度 /显示方式等是影响信息获取工效的主要因素 ;飞机驾驶舱显示布局及显示方式应符合视觉工效学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8.
蠡河底泥中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及菌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雍佳君  成小英 《环境科学》2015,36(6):2232-2238
从无锡市滨湖区蠡河底泥中富集培养反硝化复合菌群,研究其在不同富集培养阶段TN、NO-3-N、NO-2-N、NH+4-N和COD动态变化,分析反硝化过程中气体释放总量、释放速率和成分,通过构建全长16S r DNA克隆文库研究其菌落结构.结果表明,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在阶段4时脱氮效果最佳,仅在9 h内,330 mg·L-1的TN负荷下,TN去除率达90.9%,NO-3-N去除率达100%,中间产物NO-2-N和NH+4-N积累量最少,分别为3.39 mg·L-1和16.64 mg·L-1,COD去除率达85%;释放气体260m L,气体主要成分为N2,同时还有少量的CH4和CO2等.富集培养反硝化复合菌群细菌属于Pseudomonadaceae科和Rhodocyclaceae科,为Proteobacteria门,OUT丰度分别为57.8%和31.6%,Pseudomonadaceae科是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19.
姚倩  彭党聪  赵俏迪  王博 《环境科学》2017,38(12):5201-5207
采用连续进水的进水方式对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中的Nitrospira富集培养并对其相关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反应器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2 mg·L~(-1)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富集出以Nitrospira为优势种属的活性污泥,其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以N/VSS计)为48.72 mg·(g·h)~(-1).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itrospira占活性污泥总微生物量的75%左右,而Nitrobacter仅占总微生物的0.1%.此外通过对Nitrospira在20℃时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itrospira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温度修正系数τN为1.046,其基质半饱和常数KS和氧半饱和常数KO分别为(0.32±0.03)mg·L~(-1)和(1.52±0.09)mg·L~(-1).Nitrospira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及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香溪河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交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香溪河库湾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交换特征,于2016年6月采集香溪河库湾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样品,分析不同形态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释放通量.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ρ(T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84~0.927和0.511~2.220 mg/L,ρ(T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39~4.302和3.571~14.011 mg/L;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质量浓度在沿程和垂向上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上游区域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质量浓度大于下游区域,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质量浓度明显大于上覆水;香溪河沉积物总体上表现为PO43--P和NH4+-N的"源",中下游区域沉积物表现为NO3--N的"源",而中上游区域表现为NO3--N的"汇";PO43--P的释放通量范围为0.129~0.339 mg/(m2·d),NH4+-N的释放通量范围为0.213~1.415 mg/(m2·d),NO3--N的释放通量范围为-1.109~3.446 mg/(m2·d).研究显示,上覆水的环境条件对于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