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8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830篇
安全科学   1169篇
废物处理   211篇
环保管理   762篇
综合类   3369篇
基础理论   47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86篇
评价与监测   623篇
社会与环境   232篇
灾害及防治   2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estimated the dissipation rates of abamectin, chlorfenapyr and pyridaben acaricides in pods of green beans (Phaseolus vulgaris L.) under field conditions in Egypt. Pesticides were extracted and cleaned-up by QuEChERS method and were analyzed by HPLC. The dissipation of these acaricides followed the first order kinetics model with half-life (t1/2) values 1.00, 3.50 and 1.50?days for abamectin, chlorfenapyr and pyridaben, respectively. The lowest residues,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of field application rate of each pesticide, were observed with abamectin followed by pyridaben and then chlorfenapyr. Pre-harvest intervals (PHIs) were 10.00, 13.50 and 6.00?days for abamectin, chlorfenapyr and pyridaben, respectively and were below the established European maximum residue limits (EU MRLs) 10–14, 14–21 and 7–10?days after application, respectively. If the fresh pods will be consumed after harvest,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se pesticides in the food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human health. Therefore, the elimination of the residues of these harmful pesticides must be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982.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成分及产量。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现状。结合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重点介绍了一种不产生臭气的新技术——腐殖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83.
萃取比色法测定水中的丁基黄原酸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萃取比色法测定水中丁基黄原酸盐的含量,发现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稳定性都可以满足样品分析的要求,并利用不同方法对样品进行比对分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4.
本文综述了环境材料的实质、特点及其与传统材料在主要内涵、研究重点、评价指标体系和材料选择原则的差异 ,并介绍了环境材料的评价体系与方法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85.
硫化氢分解制取氢和硫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 H2 S分解制氢和硫的热力学、动力学最新研究成果 ,综述了 H2 S分解制氢和硫的各种工艺技术的新进展 ,并对这些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H2 S分解制氢的同时回收硫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理废气减轻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6.
采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PTR-MS)对深圳大学城园区2017年不同季节(分干湿两季)的6种典型OVOCs和其他非甲烷烃类(NMHCs)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分析其干湿季的浓度特征与日变化规律,并应用光化学龄的参数化方法开展OVOCs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在观测的6种OVOCs中,甲醇的平均浓度最高,达10×10-9~12×10-9,其次是乙酸、丙酮和乙醛,约2~5×10-9,甲酸和丁酮的含量最低,仅1×10-9~2×10-9.通过日变化观察到的OVOCs湿季峰值浓度时间明显早于干季,乙醛表现出与臭氧(O3)相似的日变化特征,揭示了其可能存在二次来源;甲醇和丁酮的峰值浓度时间均早于O3,可能存在重要的一次排放源.采用光化学龄模型解析出日间污染物来源比例:在污染较重的干季,甲醇、乙醛、丙酮和丁酮的人为一次源占主导,甲酸和乙酸的二次源是主要贡献者;在较清洁的湿季,天然源成为乙醛、丙酮、丁酮、甲酸和乙酸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87.
针对我国省际间对内开放度不平衡发展下工业绿色创新可能存在的地区异质性及空间趋同性,构建对内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评价方法对30个省级单位的对内开放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基尼系数等变异指标比较省际间对内开放度的地区差异,利用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省际间对内开放度约束下工业绿色创新的空间趋同性.研究发现:我国省际间对内开放度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增加-降低的发展特点,而空间维度上存在东高西低的地区异质性特征.其中,东部地区间对内开放度的内部差异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我国整体及东部地区省际间工业绿色创新的分散离散程度将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但中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波动较大,尚需进一步调整改善;我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均会随时间推移达到一致的长期均衡,并且其邻近地区因经济发展情况、技术环境、研发水平等特征相似而呈现出的长期相互趋同.加速省际间对内开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放宽环境管制政策是促进我国整体和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适宜的环境管制强度是促进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省际间对内开放度的地区异质性来源及省际间对内开放约束下工业绿色创新的空间趋同情况,有利于我国在新经济形势下缩小省际间对内开放差异、加速对内开放,进一步提升工业绿色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88.
连片特困区贫困是特殊的区域性贫困,实现持久脱贫,关键在于识别和评估区域的贫困程度以及深究其致贫原因。基于此,通过构建经济维度硬现状、社会维度软现状及自然维度潜在状态3维的多维贫困度量指标体系,应用均方差权重法测算了2006、2010及2014年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及各子区域的多维贫困度,并分析了多维贫困及其各维度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度得分偏高,表明该区域贫困程度较深,且多维贫困在不同贫困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2)2006—2014年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度都呈减弱趋势,且表现出以甘肃省徽县至湖北省房县为轴带的中部地区集聚的空间演变趋势。(3)在整体多维贫困显著改善的同时,不同连片扶贫区及不同的贫困维度在减贫路径上也体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所得结论为该区域内县域尺度贫困类型特征识别以及扶贫工作前期评估以及后期验收成效等提供一定技术支持,也为后期实施因地制宜的脱贫措施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989.
以废旧锌锰电池生物浸提液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球形介孔锰锌铁氧体(P-MZF).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S_(BET))、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磁滞回线(VSM)等表征分析了制备的材料,并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无PVP制备的样品,P-MZF的比表面积S_(BET)(126.7 m~2·g~(-1))、活性点位的增加大幅提升了对MB的化学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Pseudo second-order和Langmuir模型适合描述其对MB的吸附行为.此外,经过5次循环吸附-醇洗再生,P-MZF对MB的吸附效率仍可维持在93%以上.制备的P-MZF具有高吸附和磁回收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0.
为了有效去除高含盐废水中的有机染料污染物,利用有序介孔硅材料作为模板剂,通过硬模板法制备了新型锰系氧化物(MnOx)介孔材料作为类Fenton催化剂.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模板剂在锰前驱物溶液中浸渍和后续煅烧成型过程决定了氧化锰介孔材料的结构.浸渍-煅烧成型重复次数越多,MnOx介孔材料中孔道结构的有序度和氧化锰的结晶度越好.浸渍-煅烧成型次数过少,MnOx介孔材料中孔道呈现无序状态,比表面积较大但氧化锰结晶度不足;次数过多则形成更为致密的小孔径的孔道结构,从而使MnOx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小.由于对罗丹明B(RhB)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和较多的Mn3+/Mn4+对,具有有序规则孔道的氧化锰介孔材料具有优异的类Fenton催化活性,对高含盐废水中RhB的5 h降解去除率最高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