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21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118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692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17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A2O工艺中N2O的产生与逸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的问题已经引起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了不同污水水质条件下A2O工艺中N2O的产生特征,以及氧化亚氮还原酶编码基因nosZ含量对N2O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2O工艺中的各单元均有N2O产生,其中厌氧池产生量最大,约占总产生量的32%~85%;A2O工艺产生的N2O主要通过逸散进入大气,少量随二沉池出水进入到环境中。N2O的产生量与污泥中nosZ的含量成负相关,而碳源和DO对含有nosZ基因的反硝化细菌有明显的影响,低DO环境和充足的碳源能够极大的促进其含量的提高,从而显著减少N2O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962.
利用SBR,控制曝气量为60 L/h,利用在线pH曲线控制曝气时间,成功实现了短程生物脱氮过程,并考察了不同进水方式下SBR运行性能及N2O产量。结果表明,分段进水能够有效降低短程生物脱氮过程中外加碳源投加量。在原水进水碳氮比较低时,采用递增进水量的进水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生物脱氮过程中NO-2积累量,从而降低系统N2O产量。1次进水、2次等量进水和2次递增进水方式下,生物脱氮过程中N2O产量分别为11.1、8.86和5.04 mg/L。硝化过程中NO-2-N的积累是导致系统N2O产生的主要原因。部分氨氧化菌(AOB)在限氧条件下以NH+4-N作为电子供体,NO-2-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最终产物是N2O。  相似文献   
963.
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掺杂比的Cu2O/Bi2MoO6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以染料结晶紫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所合成产物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Mo摩尔比为0.08的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最高,可见光照射100min对结晶紫溶液的降解率可达95.60%。此外,探讨了Cu2O掺杂量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64.
采用装有凹凸棒石基铁氧化物多孔陶粒作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进行了长期实验室H2S脱臭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滴滤塔H2S的进气浓度低于500 mg/m3时,循环营养液喷淋量高于1.5 L/h,气体最佳停留时间为54.9 s,去除率在95%以上。代谢产物以SO2-4为主,转化速率在52.42 g/(m3·d)左右。该滴滤塔系统可稳定而有效运行。生物相观察表明,滴滤塔填料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铁氧化物陶粒具有化学和生物惰性,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  相似文献   
965.
采用微波溶剂热法—浸渍法制备了WO3/γ-Bi2MoO6纳米异质结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简称光催化剂),用XRD、SEM、XPS和UV-Vis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WO3分散在γ-Bi2MoO6晶体表面,未进入晶格内部;与WO3和γ-Bi2MoO6相比,WO3/γ-Bi2MoO6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均有所提高,且对光的吸收发生了明显的红移,禁带宽度变窄;二者形成的p-n型异质结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WO3/γ-Bi2MoO6的催化活性优于WO3和γ-Bi2MoO6;在甲基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光催化剂WO3(1.0%)/γ-Bi2MoO6加入量为1 g/L时,反应3 h时甲基橙的降解率最高(达97.48%),甲基橙溶液中TOC的去除率也最高(为92.0%)。  相似文献   
966.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具有很高的脱硝效率。概述了低温SCR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再生方法,探讨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并介绍了低温SCR技术在工业烟气脱硝中的应用案例。SCR催化剂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以低温下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为主要目的,还要考虑到催化剂的抗失活性能(如抗硫性和抗水稳定性)和操作温度范围,使其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工况中,以满足我国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967.
纪荣昌 《化工环保》2015,35(6):588-592
通过掺杂Si提高FeOOH的机械强度,制备无定型Si-FeOOH,并用于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考察了n(Si)∶n(Fe)、Si-FeOOH加入量、溶液p H、初始苯胺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苯胺去除率的影响,并研究了SiFeOOH的重复利用效果与铁离子的溶出情况。实验结果表明:Si-FeOOH对臭氧氧化降解苯胺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Si-FeOOH催化臭氧氧化对苯胺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独臭氧氧化和FeOOH催化臭氧氧化;在溶液p H为11、Si-FeOOH加入量为1.0 g/L、n(Si)∶n(Fe)=0.55的最佳降解条件下处理初始苯胺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苯胺溶液,降解10 min后,苯胺去除率可达100%;Si-FeOOH催化剂经5次重复使用后,苯胺的去除率仍高达97.8%,且铁离子的溶出量明显低于FeOOH。  相似文献   
968.
High levels of industrial lead (Pb) exposure have decreased in the last 10 years as an outcome of removal of the metal from gasoline and paints. However, environmental Pb exposures remain extensive and may be correlated with adverse human health outcome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cytotoxicity of lead oxide nanoparticles (PbONPs) on human lung alveolar epithelial (A549) cells. When A549 cells were incubated with PbONPs,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as enhanced as observed by 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 PbONP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roliferation of A549 cells and increased caspase3 activity. In addition, exposure of PbONPs decreased levels of glutathione, and increased lipid peroxide levels and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Exposure of PbONPs enhanced DNA damage as evidenced by tail DNA (%) and olive tail moment.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 indicated that PbONPs diminish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creased apoptotic cell death of A549 cells.  相似文献   
969.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碳纳米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医学领域科学家的高度关注。由于石墨烯类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易于表面修饰等优点,目前在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除了氧化石墨烯外,进一步将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石墨烯纳米带等石墨烯类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应用到医学领域。本文综述了石墨烯类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从石墨烯类纳米材料的相关毒性研究角度,提醒了人们负载药物前后石墨烯类纳米材料的迁移规律对其潜在风险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70.
从粉煤灰中回收氧化铝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崔子文  曹桂萍 《化工环保》1995,15(6):360-362
简要介绍了国外从粉煤灰中回收氧化铝的几种方法,着重研究了煅烧/稀酸过滤法影响氧化铝回收率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