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8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71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路堤的稳定是公路、铁路等行车安全的保证。路堤变形通过路基—轨道—车辆大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行车安全。冻胀、融沉是多年冻土地区路堤变形的重要形式。多年冻土区的路基变形问题是至今仍未彻底解决的一大难题。青藏铁路穿越 5 5 0km多年冻土区 ,为研究多年冻土区路堤变形特征 ,笔者对青藏铁路某试验段进行变形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路路堤的修建改变了多年冻土原来的水热平衡 ,天然冻土上限的变化导致路堤产生变形。同时 ,变形特征还受路堤边坡的坡向、降水量和地基土类型等因素的制约。在此基础上 ,提出几点减少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变形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
调查发现广州市屋顶自然生长的维管植物有49科109属128种,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为菊科、禾本科、桑科、景天科、茜草科和鸭跖草科;屋顶自然生长的植物种类数量与环境受污染程度成反比,而与周围植物的多少成正比;屋顶自然生长的植物由于长期适应屋顶的极端环境,形成了的一些独特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基于上述结果配置相应的植物组合,设计适于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配制相应土壤并进行技术集成,观测其生长和隔热效应。同时进行空白对照、黑网荫蓬对照、生态隔热层对照、普通土壤种植区对比试验,发现生态隔热层和生态系统箱具有成本低、易维持、隔热好、景观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城市热力景观格局季节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岛效应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环境公害,对其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热力景观是分析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的一种新方法。以厦门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年1、2、3、8、12月的Landsat ETM+影像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厦门城市热力景观格局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厦门城市热岛在夏季(8月)最强,春秋次之,冬季(1月)最弱。该变化特征是城市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和人为废热排放随季节变化的共同结果。应用该方法对2002年厦门热污染源进行调查,发现当年共有热污染源26个,其中工业热污染源18个。该研究可为环保、能源等部门乃至于整个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4.
塔希提岛火山岩属典型的大洋岛屿玄武岩(OIB)。该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社会群岛链之一部分,火山活动可分三期:早期(1.7—1.3Ma),中期(1.3—0.6Ma)和晚期(0.6—0.3Ma)。早期火山岩兼有碱性和拉斑系列岩石,包括苦橄玄武岩、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及少量玄武安山岩;中期火山岩主要有粗面玄武岩—粗面岩、碱性玄武岩和少量碧玄岩;晚期则以碧玄岩为主,并有部分碱玄岩出现。火山岩的这种岩性变化表明其岩浆由早到晚从富镁、硅弱不饱和向富碱和硅强烈不饱和演化。 社会群岛火山链的火山活动以平均11cm/a的速率从西北向东南迁移,与MORB相比,所有塔希提的岩石皆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并有较高的~(87)Sr/~(66)Sr比值,这一特征可能与其特殊的源区成分有关,即富集的地幔热柱或大洋岩石圈。早期岩石是地幔热柱和少量洋壳的部分熔融产物的混合体,故既有拉斑系列又有碱性系列。随着火山活动远离存在热柱的热点区域,洋壳部分熔融的程度逐渐降低,因而其产生的熔融体也越来越富碱,~(87)Sr/~(66)Sr比值也相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5.
<正> According to the leading 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climate of China, given by B. Huang (revised version 1986), Hainan falls into the tropical climatic realm, subdivided into a "peripheral tropical" type for the northern part and a "middle tropical" type for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island. While all-year-round frost-free conditions define the tropics in general, the 20t-isotherm for the coldest month represent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eripheral tropical and middle tropical types. Compared to the tropical climate in general, Hainan experiences distinctly lower winter temperatures which thus result in a larger annual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terms of precipitation, Hainan records a long rainy season through the southwest monsoon and typhoon seasons from May until October while winter precipitation is comparably lower. Representing two agroclimatic hazards, strong typhoon winds and cold waves seriously affect Hainan. Although to be defined as "marginal tropica-1",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on Hainan  相似文献   
66.
道路建设对成都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胜兰 《生态环境》2014,(10):1622-1627
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覆盖的改变,如城市化和道路建设是导致热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针对道路属性(道路密度及类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还较缺乏。本研究运用2012年成都市不同时次(冬夏季)的遥感数据及城市道路交通专题图,运用3S技术探讨道路密度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道路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热贡献。研究表明:(1)成都市热岛效应明显,市区地表平均温度显著高于郊区且热岛强度呈现夏强(3~4℃)冬弱(2.5~3℃)、夜强昼弱的特征。日间城市热岛效应呈现多热中心的分布模式,但冬夏季热岛中心位置不同。夏季日间热中心位于城市的西南部和中东北部,最高可达32.66℃,而冬季日间城市的西南部地表温度较高且热中心主要分布于城市边界地区,地表温度超过16℃。无论冬夏,夜间城市热岛效应均呈现环状分布特征,即从城市边缘到中心,地表温度逐渐升高,夏季城乡地表温差高达4.37℃而冬季达到2.82℃。(2)成都市区道路呈现“圈层型+辐射型”分布模式,道路密度与道路的分布有关,城市南部及西南部的道路密度高于北部区域。(3)无论冬夏,道路密度与地表温度正相关,但两者相关性呈现昼弱夜强的特征,其中夜间相关系数达到0.5左右。对热效应贡献度指数、热单元权重指数、区域热单元权重指数3个指标的分析都表明无论冬夏、无论昼夜,市区分布面积最广的三级道路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热贡献最大,其热效应贡献度指数均在95%以上,其次是二级道路,各项热效应贡献度指数为45%~80%。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未来城市建设和道路规划,并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7.
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镭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4):348-357
论文认为在青藏高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重点区域 ,应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工业。作者重点分析了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指出了工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区域工业布局框架设想。从协调好高原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 ,文章认为在高原重点区域应大力发展以钢铁-铁合金-有色-黄金为主的冶金工业 ,以盐化和油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以满足高原内部需要的建材工业 ,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机电-轻纺和藏民族手工业。  相似文献   
68.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耕地保护行为中的利益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当前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耕地保护上的利益矛盾入手,以它们之间的内在经济关系为基础,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对上述矛盾“零和博弈”的长期效应进行了揭示,并讨论了消除这种不良影响的政策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9.
利用2000~2010年共11期MODIS地表温度资料和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揭示武汉城市群的夏季热岛效应,反演并计算出10 a间武汉城市群日间和夜间的热岛强度变化、土地覆盖类型和城镇用地面积。在对不同时相的地表温度数据进行热岛指数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群热岛的分布特征及年代演变,定量分析了武汉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武汉市不同热状况区面积的变化和热场的变迁。结果表明,武汉城市群夏季热岛效应较为明显,其中武汉市是主要热源和热中心;自2000年起,武汉城市群城乡温度差异逐步减小,热中心分布向外扩散,城市热岛区域急速扩张,整体热环境趋于恶化;新兴城区的开发增加了武汉市的热源分布,人工表面的增加以及自然表面的减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70.
By rapidly modifying key habitat components, habitat restoration is at risk of producing attractive cues for animals without providing habitats of sufficient quality. As such, individual fitness components, such as reproduction, could be reduced and restored habitats could become ecological traps. This risk notably appears by using artificial constructions in restoration projects, yet few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ir efficacy in a robust way. We investigated this by analyzing 154 islets that were created or restored to improve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7 colonial Laridae species in the South of France. From 2007 to 2016, we compared occupancy dynamics and breeding parameters of these species between the restored sites and 846 unmanaged nesting sites. We also explored species’ preference for different nesting sit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spective effect on breeding parameters. Restored nesting sites were 2–9 times as attractive as unmanaged sites for all species except the Black-headed Gull (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Colonization probability was up to 100 times higher in sites already used by other species the previous year and increased with distance to the shore until >0.2 when distance was over 250 m. Abandonment probability was 29–70% lower when breeding was successful the previous year in all species except the Sandwich Tern (Thalasseus sandvicensis). Productivity and breeding success probability were 2 times higher on managed sites. Distance from the shore was an important attractive characteristic of artificial nesting sites in all species. Other nesting site characteristics had species-specific effects on colonization, abandonment, and breeding succes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naged nesting sites are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tools for colonial Laridae in the Mediterranean and do not act as ecological traps. Our study showed that testing the ecological trap hypothesis is a robust way to evaluate the success of restoration projects of breeding habita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