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27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6篇 |
废物处理 | 17篇 |
环保管理 | 74篇 |
综合类 | 376篇 |
基础理论 | 111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51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36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41.
选择3种商品活性炭(煤质炭MAC、杏壳炭XAC、椰壳炭YAC),从其对水中微量药物酰胺咪嗪(carbamaz-epine,CBZ)的吸附平衡、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详细考察了不同种类活性炭对CBZ的吸附去除规律。实验结果表明,3种活性炭与CBZ接触反应10 h后均达到吸附平衡,对CBZ的平衡吸附量在8.3 mg/g左右;比较了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吸附等温式,发现Langmuir方程更适合描述3种活性炭对CBZ的吸附过程;计算表明3种活性炭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Weber-Morris方程的模拟结果则说明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限制了3种活性炭对CBZ的吸附速率;3种活性炭的Ea值分别为29.87 kJ/mol(MAC)、36.02 kJ/mol(XAC)和38.86 kJ/mol(YAC),表明3种活性炭吸附CBZ时同时发生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且以化学吸附为主;20~40℃时3种活性炭的△G均为负值,说明3种活性炭对CBZ的吸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MAC、XAC、YAC的△H值分别为-3.10、-3.05和-3.02 kJ/mol,负值表明吸附过程放热,上述△H值较小则说明温度对CBZ的吸附影响不大;3种活性炭吸附CBZ过程的△S值为0.94 J/(mol.K)(MAC)、2.24 J/(mol.K)(XAC)和2.97 J/(mol.K)(YAC),说明吸附过程熵值增加,在外界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该吸附过程不可逆,同时可以看出在3种活性炭中,CBZ分子更倾向于吸附在YAC上。 相似文献
242.
挥发性氯代烃在湿润土壤中的平衡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吸附是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赋存于土壤的主要机制之一.开展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4种常见VCHs污染物在我国8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在干燥条件下对VCHs气体的吸附能力要远大于湿润条件,且随含水率的升高吸附能力急剧下降,在含水率达到10%以后土壤吸附量趋于稳定.湿润土壤对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1,1,1-三氯乙烷(MC)气体的吸附等温线符合Henry型吸附等温式,而1,1,2-三氯乙烷(1,1,2-TCA)符合Freundlich模型.VCHs在湿润土壤中的吸附量总体上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呈正相关,且受SOC类型和化合物极性影响较大.弱极性的TCE、PCE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力与SOC含量呈严格正相关,而极性的MC、1,1,2-TCA在黑土等高碳土壤中不仅与SOC含量有关,还受到SOC物质组成的影响.建立了TCE和PCE在湿润土壤中的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良好(n=80,R2=0.98). 相似文献
243.
柚皮粉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柚皮粉吸附去除水中Cr(Ⅵ)。考察了pH、吸附时间、柚皮粉用量和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对等温吸附规律及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H、吸附时间、柚皮粉用量、Cr(Ⅵ)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柚皮粉吸附水中Cr(Ⅵ)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吸附条件为:pH 1.5,吸附时间6 h,柚皮粉用量0.5 g/100 mL,Cr(Ⅵ)初始浓度不大于10 mg/L,温度25℃。在该条件下,Cr(Ⅵ)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柚皮粉对水中Cr(Ⅵ)的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模式较好地描述,吸附呈单分层形式,吸附性能良好,吸附易于进行。柚皮细胞成分中的活性基团与Cr(Ⅵ)发生表面络合作用是吸附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244.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6,(Z1)
第一届亚太区安全健成海报、录像带创作比赛即将在港举行我国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单位积极报名参赛第十三届亚太区职业安全健康组织大会及展览会将于1997年4月21日至4月26日在香港举行,这是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首次主办的大型国际性会议,预计将有二千多人参加,此... 相似文献
245.
模拟火灾闪燃现象特征值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建筑物火灾闪燃现象一直受世界研究者之重视。因为它呈现了火势动态行为中一个重要特征。火灾成长期中,闪燃可视为一种临界事件,如果其发生即代表系统稳定初步失败。为了解如此重要机制,本研究回顾了区划空间火灾成长数学公式,并另外参考英国受丁堡大学所发展之统治方程式,使用MATLAB软体为工具,来求解非线性常微分与火势暂态相关曲线,俾发掘出内在可能的行为机制。模拟结果指出,闪燃是火势发现过程中温度极具热不稳定性,尝参数受到微小扰动下即有可能产生状态极大变化;尤其,透过特征值可以发现系统何时丧失稳定性。另外,本文也当试针对台湾921地震后使用之组合屋作实验性火灾模拟,研究结果不仅计算出该型建屋之单一特征值,而且也模拟出火势发生时之特征值曲线,来显示出热物理之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46.
芦苇湿地系统对鸭粪废水中COD的模拟去除及纳污量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状芦苇土柱灌溉鸭粪废水的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芦苇湿地系统对鸭粪废水中COD的净化规律,并估算了芦苇湿地系统对COD的最大纳污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养鸭废水对芦苇的生物量影响不同,低、中、高浓度处理下芦苇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6.1%、24.4%、24.3%;不同时期湿地系统对COD的净化效果不同,生长期要明显好于抽穗期和开花期;同一时期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芦苇湿地系统对COD的净化效果亦存在明显差异,高浓度处理下湿地系统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低浓度和中浓度处理.芦苇湿地系统对鸭粪废水中COD的净化可以用指数方程表示,而且在相同进水浓度下,降解常数(k)与温度成线性关系.高浓度处理条件下,估算出白洋淀芦苇湿地系统对COD的最大纳污量约为26629t·a-1. 相似文献
247.
248.
为深入研究人因脆弱性影响因素对安全注意力衰减的深层次作用关系,基于复杂系统脆弱性(CSV)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人因脆弱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8个人因脆弱性因子;然后,引入安全注意力配置作为中介变量,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建立人因脆弱性对安全注意力衰减的SEM。结果表明:安全注意力配置与安全素质、安全意识、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安全知识、工作倦怠、安全心理等因子显著相关;安全注意力衰减与安全意识、安全自制力、工作倦怠、安全心理等因子显著相关;安全注意力配置与安全自制力的关系不显著;安全注意力衰减与安全素质、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安全知识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9.
研究了黄土对钕 (Ⅲ )和铈 (Ⅲ )在不同pH下的等温吸附特性 ,采用Langmuir及Freundlich两种吸附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描述 .并分析、比较了线性及非线性两种拟合的方法 .非线性拟合 ,由于数据形式没有转换 ,求得的模型参数较线性方法比较可靠 ;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 ,在低pH( =3 ,5 75 )下 ,等温吸附行为更符合Langmuir模型 ,而在高pH( =6 1,6 9)下 ,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250.
典型气田土壤铁还原活性与微生物群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微生物驱动的土壤铁还原过程在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该过程还可与土壤重金属的转化及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过程相偶联.油气田土壤常具有潜在有机污染物风险,本研究以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的土壤(潜在烃类有机物污染风险)为对象,测定土壤铁还原活性(Iron Reducing Potential,IRP),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解析其中的铁还原微生物类群,进而探讨IRP、土壤基本性质及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铁还原菌群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低IRP样品相比,高IRP样品中Pseudomonas、norank Peptococcaceae及Lentimicrobium等菌属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基于各样品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组成的PCoA (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分析表明,高、中及低IRP样品中铁还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R2=0.25,p<0.01),且一些分别属于Acetoanaerobium、Proteiniphilum、Petrimonas、Tessaracoccus及Exiguobacterium菌属中的OTUs在高IRP样品中显著上调.结构方程模型表明,铁还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是直接决定土壤IRP的主要因子,土壤氨氮及有效磷均可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来间接影响IRP,且氨氮还可通过直接影响有效磷来间接影响土壤IRP.本研究揭示了影响典型页岩气田土壤铁还原活性的关键因子及微生物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铁还原条件下土壤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微生物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