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465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作者采集了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纳尔逊岛冰盖的冰雪样,并测得其δD和δO~(18)值分别为-67.8~-75.0‰和-8.72~-8.93‰,进而拟合出δD和δ~(18)O关系大致为δD=8δ~(18)O-1.5。本文从“大陆效应”、“温度效应”、“纬度效应”及降雪过程的同位素动力分馏等方面对所获资料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2.
安庆铜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复杂.不能用单一硫源或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来解释。本文依据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了硫从硫源地质体转移到成矿热液中的六种可能机理(模型),并确定了矿床的硫源。  相似文献   
553.
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测定方法对杭州临安瑞晶洞穴石笋的同位素古温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距今(5~1)×104a间该区的古气候演化记录,并与杭州湾海平面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54.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岛弧火山岩,除个别明显受蚀变影响的样品外,大多数样品的δ~(18)O值变化范围为4.81-7.59‰,显示出其玄武岩浆为上地幔衍生岩浆,结晶分异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同一类型的岩石中,δ~(18)O值的差异与岩石的蚀变程度有关,δ~(18)O值随蚀变的增强而升高。  相似文献   
555.
华南二叠纪末缺氧海水中的有毒气体与生物集群绝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P/T界线地层有机碳同位素和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和沉积特征进行研究表明 :二叠纪末海洋中发生了大规模海水缺氧事件 ,持续时间约 6~ 10万年 ;海洋底层存在大量的CO、CO2 、H2 S和CH4等水溶性有毒气体 ,在剧烈的火山爆发事件及相伴的温室效应影响下 ,这些气水化合物由海底及陆架沉积中快速分离释放 ,导致生物集群绝灭 ,最终造成灰岩的δ13 C值发生强烈的负漂移  相似文献   
556.
本文通过对桂林水南洞 1号石笋进行α能谱铀系测年及碳氧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距今 2 0~ 8万年的古气候信息。石笋大于 2 0万年前开始生长 ,8.0 7万年后停止生长 ,属中更新世的产物。其年龄与δ1 8O的变化可与深海岩芯V2 8-2 3 8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第五和第六阶段进行对比。它反映此阶段区内经历了寒冷 (间夹短暂的小温期 )和温暖 (间夹短暂的小冷期 )等气候变化 ,与全球古气候变化波动基本一致 ,同时也存在地区性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557.
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同位素在水文地质,环境保护和监测及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原理及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58.
概述了钙同位素分馏机理、分析测定以及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界中钙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过程与生成环境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反映其地质成因及地质作用过程。近年来,随着钙同位素的测量技术的创新和改进,钙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它在研究环境生态系统中钙同位素变化规律、海洋钙循环、示踪古海洋和古气候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先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样品中的44Ca /40Ca比值变化较小,δ44 Ca的变化在-2.88‰~+ 0.92 ‰之间。  相似文献   
559.
稳定同位素在污染物溯源与示踪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稳定同位素在特定污染源中组成确定,且具有分析结果精确可靠、在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过程中不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故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的仲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与示踪研究中。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分馏对于来源分析的影响以及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污染物溯源与示踪中识别大气多环芳烃来源、推测环境中硫和铅的来源、考察甲基叔丁基醚来源与降解过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60.
稳定同位素技术主要应用于地球化学,它是将人工合成的同位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追踪标记物在生命活动中的变化规律,目前该项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生物修复是利用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染的生态环境修复为正常生态环境的过程.这些降解微生物都来自于小部份可培养微生物,对于大部份未可培养降解微生物,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很难得到.而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如13C标记底物,收集利用该底物的微生物核酸,就可以得到具有降解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为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提供重要的菌源和功能基因.环境中的许多物质都可以用SIP来标记,这些标记物主要有PLFA-SIP、DNA-SIP、RNA-SIP等,它们都可以用来在复杂样本中进行有特殊代谢功能微生物的鉴定和分析,在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图2表1参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