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6篇 |
免费 | 2134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12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262篇 |
综合类 | 3109篇 |
基础理论 | 671篇 |
污染及防治 | 342篇 |
评价与监测 | 299篇 |
社会与环境 | 184篇 |
灾害及防治 | 2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4篇 |
2024年 | 246篇 |
2023年 | 288篇 |
2022年 | 368篇 |
2021年 | 364篇 |
2020年 | 358篇 |
2019年 | 282篇 |
2018年 | 266篇 |
2017年 | 275篇 |
2016年 | 258篇 |
2015年 | 277篇 |
2014年 | 235篇 |
2013年 | 232篇 |
2012年 | 289篇 |
2011年 | 255篇 |
2010年 | 188篇 |
2009年 | 171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采用非等温升温法研究了4种板材类生物质在空气气氛下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特性。通过对TG、DTG等曲线的分析,发现4种板材燃烧过程均可分成3个阶段,即水分蒸发阶段、挥发份析出(或燃烧)阶段和固定碳燃烧阶段。综合燃烧特性:松木集成材>纤维密度板>夹芯胶合板>刨花板。4种板材均具有良好的燃烧特性。4种生物质燃烧均存在1个吸热峰和2个放热峰,分别与挥发分析出峰、挥发分燃烧、固定碳燃烧对应。采用Fridman法和Fridman-Carroll法分别对4种板材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2种方法得出的结果符合较好。分析得出:由于生物质燃烧与环境换热、挥发分析出吸热、固定碳燃烧放热等因素作用,4种生物质的表观活化能高温区均低于低温区。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松木集成材平均表观活化能最低,燃烧反应能较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43.
污泥暂存库区面临减量增容的严峻问题。由于暂存库中的污泥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降解,其固结性质与新鲜污泥相比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到原位处理效果,故选用FeCl3和芬顿试剂对上海某污泥暂存库区的长期填埋污泥进行了调质改性,并对调质后污泥的固结压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药剂调质后污泥的排水固结时间大大缩短,在初始低固结应力水平时压缩量较大,在后期高固结应力水平下沉降量较小;在初始低固结应力水平下,调质污泥的固结系数在10−3 cm2·s−1数量级范围内变化;添加FeCl3的实验组对应的Cv,max=2.91×10−3 cm2·s−1,芬顿调质实验组对应的Cv,max=9.88×10−3 cm2·s−1。渗透系数受固结应力影响较大,当FeCl3的掺量为40%时,初级固结应力下样品的渗透系数k=4.439×10−6 cm·s−1;在400 kPa固结应力作用下,渗透系数减小为3.796×10−8 cm·s−1;经芬顿试剂调质的污泥在初级固结应力下,渗透系数k=6.48×10−6 cm·s−1;在400 kPa下,渗透系数k=9.94×10−8 cm·s−1。以上结果对现场污泥真空固结法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对ABR反应器的水力流态进行了示踪剂试验,分析了特征截面面积对ABR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停留时间分布(RTD)法研究了不同进水COD浓度和HRT条件下ABR反应器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进水COD浓度时ABR反应器的RTD曲线相似,表明进水COD浓度不是影响ABR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不同HRT条件下RTD曲线差异很大,表明HRT对ABR的水力特性影响较大,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N值增大,1/Pe减小,ABR的流态趋于推流流态,随着HRT的缩短,N值减小,1/Pe数增大,ABR反应器趋于完全混合流态. 相似文献
45.
利用激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ABR反应器的液相流态进行了研究,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58 h变化时,测试得反应器内下流室和上流室折流板内外侧关键截面的流场数据,获得了相关流场特征,包括速度矢量图、流线图谱和涡量场等。结果表明,HRT对下流室和上流室的液相轴向、径向平均速度和平均涡量强度影响不同,液相回流面积随HRT的增加逐渐减小;下流室液相平均涡量强度随HRT的增加逐渐增加;上流室液相平均涡量强度随HRT的增加逐渐减小。下流室和上流室在特定HRT时产生涡流、沟流。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处理难降解或高浓度废水时,得出HRT为33 h时反应器整体流态最佳。 相似文献
46.
潜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特性及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净化低污染水体的潜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特性工程设计为重点,系统开展了室内外实验研究,并利用Peelet数分析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碎石床渗流返混程度。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集水花管孔口出流计算、基质填料内渗流计算、碎石床平均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可分别借鉴薄壁孔口恒定淹没出流、线性或非线性渗流、活塞流理论;但受工程实际条件及运行淤堵等影响,工程实测结果均小于理论计算值。基于室内外实验成果,提出一套包括集配水系统水力计算、填料内渗流计算、平均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在内的潜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特性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可为人工湿地技术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双碳政策下,探明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是污水厂实现低碳运营的基础。本研究参考现有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核算标准,对南方某省5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2021年度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结合能耗分析了不同类型污水厂碳排放强度与处理规模、运行负荷率、处理工艺、耗氧污染物削减量、干化污泥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考察城镇污水处理厂2021年度碳排放量为0.02×104~11.98×104 t,其中电耗碳排放是主要碳排放来源,占比为62.6%~98.9%,总体占比79.7%。污水厂的碳排放强度为0.168~1.070 kg·m−3,均值为0.326 kg·m−3,且多数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强度值。碳排放强度与吨水电耗呈正相关,结合SPS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行负荷率、耗氧污染物削减量、处理工艺均显著影响污水厂碳排放水平,而处理规模、干化污泥含水率对污水厂碳排放水平无显著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该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低碳运营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其他省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矿化垃圾中的微生物区系与酶活性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某市郊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对填埋时间分别达6、8、10年的矿化垃圾中的微生物区系与酶活性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表层(0~50 cm)和底层(100~150 cm)矿化垃圾中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中层(50~100cm);填埋达6、8、10年后的各层矿化垃圾中的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放线菌数量则明显高于对照,而真菌数量在表层和中层中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在底层则低于对照,各层中的脲酶、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总体来说,相同填埋深度的矿化垃圾中,填埋达6~8年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填埋8~10年的,且均在填埋8~10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9.
在高盐条件下,从某制药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6株硝基苯高效降解菌,其中菌株N18在高盐条件下对硝基苯降解效率最高.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N18属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sp.).硝基苯降解试验表明,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30℃、培养基pH 7、摇床转速150 r/min.最佳培养条件下,当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低于150 mg/L时,菌株培养72 h后硝基苯降解率达75%以上.当盐度为1%~3%时,盐度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不明显,当盐度为10%时菌株生长微弱,因此N18属于中度耐盐细菌.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