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81.
大气环境质量关键污染因子及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原理,对唐山市大气环境原始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动态演变中找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关键因子并判断污染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唐山市2005年、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中关键因子及污染趋势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82.
为了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在广泛现场监测、资料收集、调查论证工作的基础上,应用水动力学模型和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成因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汉江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3个:汉江中游进入城区的排污量日趋增大,藻类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过量(此乃根本原因);汉江水枯同时长江水位增高使汉江流速变缓,产生类似于湖泊的水流特性;春季气温偏高。在已满足藻类生长需求的营养条件下,流量和流速是制约汉江水华发生的关键(敏感)因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水文因子上。  相似文献   
383.
基于DOAS地空观测的典型热带地区臭氧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中国节能减排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选取中国碳排放重要来源之一的能源密集型产业,采用空间全局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空间局部自相关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域能源密集型产业格局、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空间溢出视角下对能源密集型产业结构演变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空间自相关Moran''s I检验表明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密集型产业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②标准差椭圆表明,能源密集型产业有重心迁移的现象,但迁移效果不明显.③空间杜宾结果显示,能源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碳排放强度呈现"N"型曲线关系,能源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数量和外商投资会显著抑制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384.
城市第三产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影响和破坏。分析了中国第三产业环境污染特点,第三产业发展对环境管理的挑战。同时结合污染控制信息手段和环境信息公开的特点和优势,对开展第三产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85.
通过对酸乳加工工艺及酸乳生产危害分析,确定危害关键控制点,通过酸奶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监控,以保证酸乳生产的质量.  相似文献   
386.
387.
Abstract:  Destruc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natural habitats results in small species populations that face increased risk of extinction. A time delay may be involved in the regional extinction of species, and the number of species that eventually may go extinct in the future is called the "extinction debt." In boreal Sweden, we examined whether the number of epiphytic crustose lichens and wood-inhabiting fungi in old-growth forest remnants diverges from species richness levels in forest patches that have been naturally isolated for millennia. An excess of species in forest remnants could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an extinction debt. Observed species richness in 32 old-growth forest remnants (also called woodland key habitats [WKHs]) was compared with predicted species richness. To predict species richness we used regression models based on data from 46 isolated old-growth forest patches in a forest-wetland matrix. The reference landscape is ancient and assumed to reflect the conditions of insular floras in dynamic equilibrium. Stand factors constituted predictive variables in the models. The observed number of lichen species was higher than expected (i.e., an extinction debt among lichens may exist). By contra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bserved and expected species richness among wood-inhabiting fungi.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wood-inhabiting fungi has adjusted to the changes in forest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more rapidly than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lichens. Differences in substrate dynamics between epiphytes on living trees and species growing on decaying logs might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cies group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population densities of red-listed species were low, which may result in continuing extinctions of red-listed species. The importance of WKHs might be overvalued because species may be lost if conservation efforts consider only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WKHs.  相似文献   
388.
我国环境保护产业2004年发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4年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各重点领域市场作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2005年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9.
不发达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初论--以青海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作为我国主要河流的“江河源”和生态系统运行的“生态源”。其生态地位和生态效应已经超越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文章以青海为例分析评价了该省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基础、制约因素。认为发展生态产业经济、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不发达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提出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生态化等体系层面构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构想、政策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390.
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现状,揭示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的动态演化过程,以中国知网文献数据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06—2014年的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相关文献进行挖掘、整理、分析。通过对比2006—2011与2012—2014年2个时间段关键词词频排序,共词聚类2012—2014年的高频关键词,分析我国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的主题结构及研究热点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危化品、天然气管道、化工园区等关键词相关的安全生产科技,其关注度依旧较高,但针对这些传统领域的科技研发呈现出新的特点,围绕动态分级、生命周期、云计算等关键词开展的科技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和优势方向;2012—2014年我国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可以归纳为6个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