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安全科学   566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70篇
综合类   441篇
基础理论   30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99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桩,具有承载力高、造价低等优点。利用岩土工程专业软件FLAC3D对JPP群桩竖向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桩数、桩间距、桩长、不同组合形式、不同水泥土弹性模量等对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承载力随着桩数的增加而减小,但16根群桩与25根群桩的承载力相差不多,16根群桩承载力可以代表16根以上群桩的承载力;桩间距越大,承载力越小,桩间距宜采用3倍的JPP组合桩径或4倍的芯桩桩径;承载力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增加;分段组合形式承载力效果较好,实际工程施工中宜采用之;水泥土弹性模量对竖向位移没有影响,但水泥土弹性模量越大,芯桩轴力越小。  相似文献   
92.
考虑实际修建过程中塔基岩石开挖的施工特点和砼分期浇筑特点,通过建立三维实体模型,根据基于大变形理论的快速拉格朗日方法,运用考虑库仑屈服准则的塑性接触面单元计算了锦屏一级水电站泄洪洞进口塔基砼-岩接触系统的应力和变形,评价了塔基的稳定性,并与直接考虑材料为实体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工程算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接触面单元来分析砼-岩系统的力学行为更合理、更实用。  相似文献   
93.
某耗能减震框肢剪力墙转换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型铅粘弹性阻尼器对带转换层框肢剪力墙结构的某酒店进行了耗能减震设计,对耗能减震结构和钢支撑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反应谱和局部非线性多遇地震作用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底部框架结构布置复合型铅粘弹性阻尼器后,在多遇和罕遇地震情况下层间位移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并且采用耗能减震结构能优化整体结构,不会对转换层上部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能更好地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4.
The placement of 1918 redwing nests has been analyzed, including 214 nests of 90 marked females (2–8 known nests per female). A high level of intraspecific and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nest supports is described. It is shown that redwings choose nest sites without regard to previous experience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or to the placement of their parent nest. Under conditions of the northern taiga, such behavior provides for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hick mortality by the end of the season. This is con- firm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song thrush (T. philomelos), which nests mainly on spruce trees.  相似文献   
95.
行为安全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行为安全管理理论在我国被广泛宣传与应用,但在概念理解、定量判断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方面存在着认识误区,要改变行为安全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困境,发挥其应有作用,笔者认为:应首先对理论研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规范,加强对我国生产安全事故与行为安全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并将工程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作为事故风险的控制重点;探索符合我国职工特点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安全投入的有效性,将安全融入到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为行为安全管理理论的实践和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6.
为降低家具企业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对家具企业机加工车间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观察,依据其主要表现,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运用行为抽样法对生产现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情况进行的抽查,并对其不安全行为进行现状评价;通过分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7.
地铁突发事件下乘客疏散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其社会影响力十分巨大。了解和掌握乘客在地铁突发事件下的疏散行为特征,是地铁运营企业制定有效的应急疏散方案,合理快速的组织乘客疏散至安全区域的前提条件。本文将利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南方某城市地铁两个车站的乘客在突发事件下的疏散安全行为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8.
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研究进展及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本文对应急准备体系相关的应急准备概念、战略规划方法、系统组成与结构、能力评估、应急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应急预案及培训演练、应急准备文化等7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应急准备规划理论与方法、应急准备系统结构、任务和目标能力、应急准备评估理论与方法、应急准备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等应急准备体系理论研究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9.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农户是生态循环农业的经营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厘清农户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动机,对于制定有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湖北省391份农户调查数据,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市场收益、政策激励对农户生态循环农业从事意愿与行为影响路径的基本假设,并利用OLS方法分析市场收益和政策激励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其次,运用优势分析法评估市场收益类变量和政策激励类变量影响农户意愿与行为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最后,通过交互效应检验市场收益类变量和政策激励类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收入预期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意愿与行为均有直接的积极影响,是促进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最重要的因素;焚烧秸秆惩罚政策和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意愿有积极影响,沼气池建设补贴政策和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对农户生态循环农业行为有促进作用;收入预期与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在影响农户生态循环农业行为的过程中存在互补效应。本研究认为,市场收益是刺激农户采纳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首要因素,因此,要着力完善生态农业市场体系,增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农户对生态循环农业的盈利信心;另外,政策激励对于农户采纳生态循环农业具有促进作用,应该做到约束与激励并行,同时注意加强农业政策的科学设计与落实执行。  相似文献   
10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统筹区域发展多元目标以增强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力和约束性,因此全面了解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政策目标偏好,能为优化规划技术方法和改革规划管理体制提供政策参考。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元目标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进行词频挖掘构建目标偏好测量维度及体系,进而对两轮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进行目标偏好的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多目标规划,通过内容分析法可以构建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目标构成的目标偏好测量体系;(2)从目标偏好排序来看,三大目标中社会目标始终是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首要偏好目标,生态目标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次要偏好目标,经济目标排在最后;同时相比上轮规划,本轮规划耕地保护子目标次序提前,土地整治子目标次序推后;(3)从目标偏好程度来看,社会目标的首位偏好程度有所下降,但其中耕地保护子目标的首位偏好度明显上升;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首位偏好程度基本不变,总体而言本轮规划三大目标偏好程度的差异缩小。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始终坚持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社会目标偏好,符合其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导的部门规划的定位;虽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目标的偏好程度差异缩小,但其若要在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通过优化规划技术和改革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目标,以承担起统领全区域空间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