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409篇
安全科学   346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281篇
综合类   1339篇
基础理论   32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2篇
评价与监测   136篇
社会与环境   230篇
灾害及防治   2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ommunity response to hazard inform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Kay JM 《Disasters》1984,8(2):118-123
The impact of flood hazard information on public acceptance of a selected flood mitigation strategy was assess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newspaper reports of community reaction and letters to the editor. The impact of personal delivery of a flood hazard map on individual perception of risk and attitude to such inform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personal interview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edia coverage of the flood hazard information reduced public criticism of the works. This result must be partially attributable to the dramatic style of media coverage and the fact that the media only emphasized the positive value of the works. The interview demonstrated that personal delivery of the information raised perception of risk, improved comprehension of flood risk, had no impact on acceptability of risk but discouraged some respondents from seeking such information in the future. Factors to explain the last negative change were identified to be the format of the map sheet and low salience of flood hazard. On the basis of all results, methods to improve community response to hazard information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02.
高等院校扩大招生,满足了广大群众迫切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满足了社会对各种高级专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伴随着连续的扩招,在高教界普遍出现了基础设施不足,教育质量受到影响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笔者将GSM网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成功应用到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 ,系统监测数据经转储发送系统中转 ,由移动台系统实时、无线传输到基站微机系统 ,通过VC ++语言编制的软件系统实时统计分析数据 ,来监控列车运行状况 ,达到列车安全运行的目标。在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 ,不仅实现了数据无线实时传输 ,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轻了工作强度。在济南铁路局装车试验并广泛使用 ,表明了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应用到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4.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安全防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阐述了进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提出了评价原则、工作程序、评价方法及系列安全防护技术。得出了关于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安全防护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5.
从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立法、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监察执法、群众监督、宣传教育、科研、矿山企业等方面与国外矿业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我国非煤矿山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最后分析了产生问题与差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6.
员工工作情绪对安全生产有着相当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投入和注意心理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采用科学的工作岗位设计方法和管理方法,藉以改善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中的注意心理,必将有利于改善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态度,以及改善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直接和间接参与程度,最终促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7.
1976年香港秀茂坪人工填土边坡滑坡灾害评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1976年香港秀茂坪人工填土工程在强降雨后所发生的滑坡灾害,香港土木工程署当时根据滑坡 后的调查和试验研究,探讨了滑坡的起因,并提出了整治措施,为香港地区其它人工填土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 有益的启示,也为类似滑坡的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在充分整理单台水氡资料的基础上,对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的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短临阶段水氡异常的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异常出现的频次、持续时间、异常结束到发震的时间、异常的范围等。进而对该地区5级以上地震水氡短临前兆异常的特征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9.
耕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分析我国人多地少、人增地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国情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对耕地大量需求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必须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秦皇岛市乡镇工业污染长期居高不下,农业生态保护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治 理乡镇工业污染和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