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污泥和餐厨垃圾联合干法中温厌氧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R1~R5(进料脱水污泥与餐厨垃圾的湿重混合比分别为1:0、4:1、3:2、2:3和0:1),在半连续运行的状态下,考察了停留时间(solid retention time,SRT)为20 d时脱水污泥和餐厨垃圾混合干法厌氧消化的产气性能、有机质降解性能和系统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进料中餐厨垃圾所占比例的增大,系统的产气率和甲烷产率呈上升趋势,产气中甲烷含量呈下降趋势,污泥中添加餐厨垃圾有助于在利用原有消化罐容积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有机负荷和体积产气率.餐厨垃圾比例越大,混合物料的水解速率常数越大,有机质降解率越高,R1~R4中有机质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25、0.61、1.09和1.56 d-1,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37.4%、50.6%、60.7%和68.2%,水解速率差异是导致VS降解率不同的主要原因.随着餐厨垃圾比例的增大,系统内pH、总碱度(total alkalinity,TA)、总氨氮(total ammonia nitrogen,TAN)和游离氨氮(free ammonianitrogen,FAN)呈下降趋势,当污泥中添加的餐厨垃圾提高60%时,系统内pH、总碱度、总氨氮和游离氨氮分别下降6%、16%、22%和75%.游离氨和Na+分别是影响污泥和餐厨垃圾单独干法消化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污泥和餐厨垃圾混合消化可降低潜在抑制性物质的浓度,显著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2.
填料生物滴滤池处理餐厨废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生化处理餐厨废水的优缺点,采用生物滴滤池工艺处理相对较低污染的餐厨废水,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实验通过研究滴滤池内不同填料,考察了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中试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启动并稳定运行后,该生物滴滤池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85%、80%、60%和50%,结果表明了不同填料的生物滴滤池均能有效降解餐厨废水,且以松枝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井下通风机噪声源的分析,设计出通风机的二级消声器,并采用综合治理方案,降噪效果明显,为井下通风机噪声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4.
一种新型高效净化抽油烟机原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江  林建忠 《环境工程》1999,17(6):72-74
针对目前国内油烟机均为直接排放,不考虑烟气净化且粘油现象严重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效净化油烟机设计原理。与现有的油烟机相比较,其特点有:(1)室内工作空间油烟吸排彻底,油烟捕捉率高。(2)采用油烟洗涤净化方法根本解决机件管路粘油。(3)符合消防安全,具有防火功能。(4)排放洁净气体。  相似文献   
135.
介绍了新型水泥立窑水除尘技术和设备,该系统由除尘塔、灰水分离器、高温轴流风机等组成,它解决了立窑水除尘存在的烟气倒烟、污水二次污染、难达标排放等问题。同时介绍了系统中各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6.
提高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甲烷产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垃圾性质(底物、颗粒尺寸)、工艺条件(温度、pH值、搅拌、加入金属、载体)、工艺流程(增加预处理、消化气回流)等方面,概述了在厨余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中,提高甲烷产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7.
亚临界水技术处理厨余垃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亚临界实验条件下,以淀粉、纤维素类物质为模型化合物,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厨余垃圾(大米、白菜)在亚临界水中部分氧化获取小分子有机酸的过程中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加氧量对有机酸(甲酸、乙酸)生成的影响。以碳转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反应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淀粉和纤维素分别在处理时间1~1.5 min,加氧量70%~100%,温度280℃;处理时间1~2 min,加氧量70%~100%,温度280~300℃条件下,生成有机酸浓度最大,达到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8.
固含率和稀释率对餐厨垃圾水解酸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餐厨垃圾分批厌氧消解过程中不同起始固含率(10%,12%和14%)和稀释率(0.25 d-1和0.33 d-1)对水解酸化过程pH值、垃圾消解、水解酸化液生产效率、脂肪酸组成和浓度等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以总固体去除率、单位质量垃圾累积COD溶出量(ACODm)和单位体积反应器累积COD溶出量(ACODv)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起始固含率12%的体系具有较高的垃圾处理效率和反应器运行效率。与稀释率0.25 d-1的体系相比,稀释率0.33 d-1的体系在pH稳定性、总固体去除率和水解酸化液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有体系中水解酸化产生的脂肪酸和醇均以乙酸、乙醇和丁酸为主,丙酸占总脂肪酸和醇的百分数在14.6%到17.1%之间,这种脂肪酸组成不会发生丙酸抑制,有利于后续产甲烷发酵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9.
上海市食品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有亮 《四川环境》2010,29(2):128-133
对上海市生活垃圾中食品废弃物和餐厨垃圾近年来的产生状况进行了综述,讨论了上海市对生活垃圾中食品废弃物和餐厨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处置现状,并分别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上海市食品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0.
湿热处理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关注,此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淀粉、餐厨垃圾的湿热水解均质化处理等方面.对此,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湿热处理工艺影响因素研究、湿热处理工艺条件优化分析、湿热处理工艺对底物结构与性质的影响.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沉淀目前湿热处理工艺成果应用与成果转化相关信息,并对湿热处理工艺的潜在应用领域做出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