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4篇 |
免费 | 124篇 |
国内免费 | 54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篇 |
废物处理 | 31篇 |
环保管理 | 151篇 |
综合类 | 1221篇 |
基础理论 | 321篇 |
污染及防治 | 141篇 |
评价与监测 | 126篇 |
社会与环境 | 103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241.
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洪湖北部和南部两个短柱钻孔(HN和HS)研究湖泊沉积,采用137Cs定年,沉积速率为0.155 cm/a。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总氮、磷以及元素和磁化率等指标分析表明:1840年前洪湖地区人类活动较弱,在湖泊沉积物中基本没有早期的人类活动信号的记录;1840年以后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增强,湖泊的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尤其是1950年以来沉积物中营养元素急剧增加;近50年来的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主要与流域内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以及大面积的围垦造成湖泊面积减小、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有关。洪湖两孔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能与洪湖湖流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42.
高原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氮形态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滇池马村湾和海东湾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三界面中的磷、氮形态作研究,其中钙结合态磷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有机/细菌聚合态磷和残渣磷;总氮含量很高,平均值为2.63 mg/g,而亚硝酸盐氮含量很低,其它三种无机氮形态(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之间并不存在恒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这主要是无机氮循环还受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氮的影响。调查还表明沉积物中Fe P含量与间隙水中溶解性磷酸盐磷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沉积物中Fe P含量与间隙水Eh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243.
Ramessur R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04,30(8):1039-1044
Cr, Zn and Pb were quantifi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from urban and rural estuarine sediments collected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of Mauritius during the period July 2002-January 2003. 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Cr (225.4 mg kg(-1)), Zn (107.0 mg kg(-1)) and Pb (27.0 mg kg(-1)) in sediments along the six estuaries can be considered below those from contaminated estuarine sediments. Zn and P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urban sediments downstream St. Louis River compared to a rural estuary at Tamarin at 5% significance level. Z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amarin compared to Petite Riviere Noire estuary. Cr was however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ediments from the six estuaries and could be considered of basaltic origin and were correlated to neither lead nor zinc. The concentration of Zn and Pb were greatest in the more urbanised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St. Louis estuary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 and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estuarine sediments indicating that the cycling of Pb and Zn were linked indicating a common source for Pb and Zn. The potential sources of Pb and Zn in the urban estuarine sediments were considered to arise from road runoff causing significant quantities to be trapped. At present, compared to contaminant levels found in the UK and elsewhere, Mauritius still looks relatively uncontaminated but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about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urban estuaries. There is therefore a need for long-term studies in estuarine management to involve integrated strategies in which water-sediment interactions in estuari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sediment quality developed. Such studies undertaken in the future would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f estuarine systems in Mauritius which could then be used in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schemes and effective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44.
太湖五里湖底泥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五里湖是太湖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为对其治理提供依据,在该湖区设置了4个采样点,对底泥的表层样、柱状样、间隙水样和上覆水体作了重金属和营养盐分布测试,并作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地积累指数评价,五里湖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轻度,总体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根据超出背景值的倍数分析,五里湖重金属含量顺序为Cu>Cd>Pb>Hg>As>Cr。重金属含量表层(0~5 cm)相对较低,第二层(5~10 cm)和第三层(10~20 cm)是主要的污染沉积层,这与底泥沉积特征是相对应的。表层底泥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757 6~0.862 2之间,显示了污染物质的同源性。表层底泥和间隙水中营养盐含量明显高于湖水,相对于湖水呈可释放状态,是湖体内源污染之一。 相似文献
245.
北方地区受污染河湖水体潜流湿地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实践,在湿地填料选择、水力负荷变化、植物特性、结构优化、越冬运行等方面,对我国北方地区潜流人工湿地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粗砂等脱氮除磷综合效果较好,且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应是人工湿地主选填料,钢渣、褐铁矿除磷效果良好、沸石的氨氮吸附能力强,可作为辅助材料;湿地植物对水质净化贡献约为5%~15%,其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移除贡献不足5%,湿地植物对系统水力负荷维持、冬季保温、生态景观等还具有较大贡献;以植物保温为主,结合冰下取水、水位管理等可实现北方地区潜流湿地冬季正常运行;优化提出了竖向复合流湿地结构,具有节约用地、硝化-反硝化作用效果显著、抗淤堵等特点.研究成果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对人工湿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6.
以典型围圩养殖区江苏省里下河腹部地区的41个湖泊湖荡为研究对象,分析筛选了围圩养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主要指标,基于PSR方法评价了湖泊湖荡群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选取的养殖面积占比、斑块密度及退圩还湖政策规划等指标能够有效反映区域的围圩养殖特色,全面表征围圩养殖对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里下河腹部地区41个湖泊湖荡中综合指数等级健康的占比4.9%,亚健康的占比87.8%,不健康的占比7.3%.研究结果可为围圩养殖区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退圩还湖及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重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47.
采用大型室内湖泊模拟装置对孟氏浮游蓝丝藻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垂直分布与迁移特征进行了模拟,并通过10 L玻璃瓶实验对孟氏浮游蓝丝藻浮力对光的响应进行了分析.湖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后,表层孟氏浮游蓝丝藻开始向下层迁移,光照8h后,藻丝在深2~3m左右水层形成稳定聚集层;藻丝容易集聚层在光照度为10μmol·(m2·s)-1左右水层,处于该水层上部的藻丝漂浮百分率<50%趋向于沉降,处于该水层下部的藻丝漂浮百分率>50%趋向于漂浮;无光照后,藻丝开始往水体表层聚集,无光照12h后,约20%的藻丝聚集在水体表层,无光照48h后,约50%的藻丝聚集在水体表层;说明浮游蓝丝藻白天主要分布在水体2~3m处,在早晨或连续的阴天后,可能在水体表层形成水华.10 L玻璃瓶实验结果表明,强光照[100μmol·(m2·s)-1]/无光照周期下藻丝漂浮百分率在30%-70%间变化,弱光照[25μmol·(m2·s)-1]/无光照周期下藻丝漂浮百分率在30%-50%间变化,说明强光照[100μmol·(m2·s)-1]/无光照周期下藻丝具有明显的沉降与漂浮特征.1昼夜内,藻细胞蛋白质和伪空胞的变化不明显,糖含量在14%-35%间变化,藻丝的浮力对光照的响应可能通过藻细胞的糖含量变化实现. 相似文献
24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lake surface area (S), water pH, and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on the formation of zo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lakes has been made on the basis of available data on the number of species (N sp ) of pelagic zooplankton in 256 lakes of the temperate zone of Europe, Asia, and North America. Graphic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have shown that extremely high or extremely low values of pH and TDS inhibit lake zooplankton. If the value of one of these factors is extremely high, any increase in the other factor is favorable for the inhibited zooplankton, and this second factor determines the value of N sp . 相似文献
249.
月湖底栖动物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水草可恢复区的指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质适宜是富营养湖泊恢复沉水植物(水草)的重要前提。大型底栖动物可综合指示底质的污染程度,于2002~2003年在武汉月湖开展了底栖动物水平分布对水草可恢复区指示作用的研究。首先通过月湖底栖动物与环境的相关分析,选择颤蚓科寡毛类作为底质营养状况的指示类群,然后利用同类湖泊群颤蚓与水草数据分析阈值,初步确定颤蚓密度≤100 ind/m2的底质适合水草生长,最后绘制月湖颤蚓分布的水平等值线,显示水草恢复的合适区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应用底栖动物空间格局指示水草恢复区的技术原理框架。 相似文献
250.
湖泊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湖泊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湖泊水质模型是一种利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湖泊污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生态各方面之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手段。作为湖泊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决策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为湖泊的综合整治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别介绍了湖泊水质模型国内外研究动态、类型、常用软件(WASP、EFDC、CE QUAL W2、CE QUAL R1、CE QUAL ICM、MIKE、SMS等)和应用实例,并综观湖泊水质模型的研究历史和应用前景,系统分析了湖泊水质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