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0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75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754篇
综合类   1735篇
基础理论   56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110篇
社会与环境   743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9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 (1 999)》等相关资料 ,对江苏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在此基础上 ,对实现江苏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2.
为探究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产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采用时间-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与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空特征上来看,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稳步提升趋势,东部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从全国维度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城市建设用地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改进作用,有利于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3)从不同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分群回归结果来看,高集聚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间接效应中,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的利用效率产生先带动后抑制的"倒U"形作用。低集聚城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的提高,其利用效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特征。可见,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此,中国城市发展应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聚,针对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23.
张杨  杨洋  江平  邓红蒂  祁帆  李强  常献伟  程鹏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3005-3018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新认知,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立一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范式为目的,系统剖析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与应用在基础探索、快速发展和多元繁荣三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与特征;再次审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内涵、阐明了概念新认知、基本特征、人与生命共同体关系;最后提出面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问题—目标—时空策略—目的”的实施路径,及构建以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为主的制度体系,进而提升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24.
长湖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9—2014年长湖5个水质监测点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法分析了长湖水质的时间变化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流域水污染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长湖水污染物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明显,COD、TN、NH3-N均为7、9月较低,1、3月较高,丰水期水质好于枯水期。入湖地区TP质量浓度7月达最高值,且7月份入湖地区的桥河口、关沮口的NH3-N、TN含量稍高于5月。空间上,西北部入湖地区水质劣于湖心及东南部出湖地区。工业、生活等点源污水,以耕地为主的农业非点源以及天然降水量和径流量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入湖排污量、降水量和径流量与长湖水质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25.
对地面风场的研究表明,厦门存在局地和海陆风环流,自1955年以来年平均风速、混合层厚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大气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能力也呈下降趋势。降水酸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表明,海陆风环流有利于酸性污染物的积累,且锋面降水过程中的光化学污染加重了降水的酸化程度。  相似文献   
226.
对常州某农药生产场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状况以及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以苯系物和卤代烃为主。苯系物质量浓度为0~56.6 mg/kg,卤代烃质量浓度为0~1.14 mg/kg。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而生态风险评价显示生产车间内的土壤VOCs生态风险较大,存在着对生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27.
李沫 《干旱环境监测》2012,26(3):162-166,F0004
运用GIS、RS技术及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2006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对乌鲁木齐市5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2个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其变化原因和内在规律,为研究区生态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对景观的规划与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8.
南京市农用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市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顺序提取的方法对Cu、Zn、Pb、Cd做化学形态分析,了解不同元素各形态下空间赋存的含量与占比。结果表明,在农用地土壤中,上述4种金属元素所赋存的化学形态活泼性顺序为CdPbCuZn,其中Cd主要为醋酸提取态,Pb主要为可还原态,各占总量的40%以上,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性;Cu与Zn主要为残渣态,占总量的60%左右,生物可利用性较低。由因子分析法可知,土壤p H值越大,Zn与Cd就越趋于向稳定的化学形态转化,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对Cu与Pb的络合能力就越强,可以降低其环境危害性。  相似文献   
229.
针对蓝藻资源化问题,概述国内外利用蓝藻制备有机肥、提取高纯度藻蓝蛋白、制备活性炭和藻粉这4种利用方式的特点、现状及应用进展。提出,应从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藻蓝蛋白提取技术和藻水分离技术这3个方面,解决其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230.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出发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江苏省近年来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分析可以优化区域土地的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的发展阶段,综合功能在不断优化;经济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良好的发展阶段,虽然有所波动,但其依旧呈增长态势;社会功能经历了较差—一般—良好—优秀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持续稳步提高趋势;生态功能经历了一般—良好—一般的发展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另外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子目标的障碍度在逐年下降,对目前江苏省土地利用有效性起制约作用的主要是生态功能,应减少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同时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