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1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671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821篇
综合类   2866篇
基础理论   1208篇
环境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248篇
评价与监测   322篇
社会与环境   1227篇
灾害及防治   22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10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4 毫秒
81.
辽河流域河流栖息地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建立了由底质、栖息地复杂性、速度-深度结合特性、堤岸稳定性、河道变化、河水水量状况、植被多样性、水质状况、人类活动强度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所构成的河流栖息地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等级划分以及栖息地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结合2005年辽河流域河流生态调查结果,对流域内所调查的28个河段的栖息地质量状况进行了具体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河道栖息地综合指数与河流理化因子、底栖生物以及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辽河流域28个河段的栖息地质量状况差异显著,其中10个河段达到了较好等级以上,6个仅为中等水平,12个河段为较差等级以下;②栖息地质量与理化因子、底栖生物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栖息地质量是影响水质与生物状况的重要因素;③小流域的人类未利用土地比例与栖息地质量显著相关,表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对栖息地环境质量影响较大,是恢复与保护河流栖息地质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2.
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处理法在处理量和处理成本等方面比起其他方法有很强的优势,然而填埋处理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运转和管理,将成为新的污染源,易引发地表水和地面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甲烷气体爆炸等环境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文中针对上述事例介绍了排气设备、诱引气床等物理和化学方面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大同市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土地盐渍化和耕地数量与质量情况动态变化、土地沙漠化现状与动态变化的现状调查来分析大同市土地退化的主要成因以及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4.
洪泽湖西部湖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泽湖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65种、水生高等植物81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鸟类194种。在对洪泽湖西部湖滨的范围、自然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环境质量进行简要介绍后,分析了影响洪泽湖西部湖滨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重点提出了洪泽湖西部湖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加强保护区建设、湖滨生态工程建设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最后对洪泽湖西部湖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来源进行了筹划。  相似文献   
85.
加入WTO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该文对我国加入WTO后土地、矿产、海洋等国土资源形势以及改进和加强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将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加快国土资源市场建设,严格实施资源规划,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深化改革,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9  
挠力河流域面积为241.67×104hm2。其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流域具有极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从1980年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流域湿地景观和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然湿地资源从1982年的53.32×104hm2变成2000年的17.17×104hm2,减少了67.8%;而水田面积却增加了38.5倍,同时,旱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该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近20年来该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进行时空定量分析;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动态变化,探讨流域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土地利用与湿地之间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湿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87.
李颖 《环境工程》2002,20(3):21-22
垃圾转运站污水回用处理采用了膜 -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 ,它具有高效、稳定、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和投资少等优点 ,且处理后出水可用于自身站内所需 ,即冲车、喷洒道路、冲厕、绿化、冲刷车间地面等多种用途 ,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全球环境变化的系统研究方法浅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总结和分析了数据获取现代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和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进展,从地球信息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9.
奈曼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两期TM卫片对奈曼旗五个苏木的沙漠化土地动态进行了分析。10年间沙漠伦土地总面积减少了457.82km^2,但同期耕地面积净增加了394.08km^2;同时,流动沙地面积增加了139.62km^2,图斑数降低到了50%,流动沙地明显扩展,斑块间发生合并,集中连片的趋势严峻。不同苏木沙漠化土地变化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其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