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2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580篇
安全科学   214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1253篇
综合类   2162篇
基础理论   76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171篇
社会与环境   879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10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中国生态用地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生态用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论文在总结国内研究学者有关生态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入手,界定了生态用地的概念,根据生态干扰度构建了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并将生态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进行衔接,对全国生态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分析其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1)广义的生态用地是指能发挥供给、调节、支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调节全球气候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地类型;2)依据“生态干扰度”构建了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将生态用地分为3个一级地类、5个二级地类和31个三级地类;3)2012年全国生态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80 483.80亿元,呈现“西高、中次、东低”空间格局。2009—2012年全国生态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现“中增、东西减”的格局特点;2009—2012年全国生态用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损失,呈下降趋势,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42.
人口增长胁迫下的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人口和耕地、草地、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数量增减和相互转化。该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1970~1995年和未来50年全球人口增长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25年来,在人口增长了546%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以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为标志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土地生产率提高了639%,从而抵消了人口增长胁迫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森林面积相应减少的压力。②未来50年当中,人口将增加74%,达到100×10,人均耕地、草场和森林面积将分别减少到低于013hm、034hm和037hm,在此情况下,由于将耕地面积扩大74%不大可能,现有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格局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使耕地生产率提高74%以上。③由于在原有维持土地覆盖变化相对稳定的机制中,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在未来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假定现有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现有耕地生产率水平不变,到2050年,耕地仍能养活比届时地球上预测生存人口还  相似文献   
943.
沟渠是农田氮、磷营养物质排入地表水体的通道. 对嘉兴大田、集约化菜地、集约化果园、集约化养殖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农村沟渠0~5 cm表层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67个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氮)为1 560~7 480 mg/kg,其中w(交换态氮)为31.15~704.38 mg/kg,占w(全氮)的1.29%~10.01%;交换态氮中以铵态氮为主,占w(交换态氮)的62.15%~100%. 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磷)为580~6 420 mg/kg,w(碳酸氢钠溶解磷)为19.53~359.72 mg/kg,占w(全磷)的2.05%~18.96%;w(水溶性磷)为0.29~18.88 mg/kg,占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1.11%~14.63%. 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有显著影响(P<0.01),集约化养殖场沟渠底泥中的w(全氮), w(交换态氮),w(铵态氮), w(硝态氮), w(交换态氮)/w(全氮), w(全磷), w(水溶性磷), w(碳酸氢钠溶解磷)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 底泥w(全氮), w(交换态氮), w(铵态氮)和w(硝态氮)两两间以及w(全磷), w(水溶性磷), w(碳酸氢钠溶解磷)两两间均在α0.01时显著相关,w(全磷)与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相关性(r0.81,P<0.01)好于与w(水溶性磷)的相关性(r0.51,P<0.01).   相似文献   
944.
氧化沟中微孔曝气器的技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设备是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中最主要的设备,本文分析了微孔曝气的技术性能,及其在氧化沟中的特性分析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45.
Fluctuations of bird abundances in the Midwest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such factors as landscape change, habitat fragmentation, depredation, and supplemental feeding. However, no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estimate the collective role of landowner activities that may influence birds across a landscape. To investigate how landowners might influence birds when the majority (> 90%) of land is privately owned, we surveyed all 1694 private domestic landowners living on three breeding bird survey routes (120 km) that represent a continuum of rural-to-urban landscapes in Southeastern Michigan from October through December 2000. Our surve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1) the proportion of landowners involved in bird feeding, providing bird houses, planting or maintaining vegetation for birds, gardening, landscaping, applying fertilizer, and applying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2) whether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urban, suburban, and rural landowner activities; and (3) whether landowners that carried out a given activity were sociodemograph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who did not. Of the 968 respondents (58.5% response rate), 912 (94%) carried out at least one of the activities on their land and the average landowner carried out 3.7 activities. A total of 65.6% fed birds, 45.7% provided bird houses, 54.6% planted or maintained vegetation for birds, 72.7% gardened, 72.3% landscaped, 49.3% applied fertilizer, and 25.2% applied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the landscapes, with rural landowners having more bird houses and applying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in greater frequency. Similarly, urban landowners had a greater density of bird feeders and houses, but planted or maintained vegetation in the lowest frequency.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varied by demographic factors, such as age, gender, and occupation. Scaling each activity to all landowners, including nonrespondents, across all landscapes indicates that between 14% and 82% of landowners may be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activity, with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having the least potential involvement (13.9%–55.4%) and gardening having the greatest potential involvement (40.1%–81.6%). Taken collectivel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ndowners are both intentionally and unintentionally engaged in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that are likely to influence bir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946.
根据近10年的监测数据,对伊宁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进行动态趋势分析,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47.
典型区耕地变化与GDP值变化的脱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为了深入分析耕地占用与GDP值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区域之间耕地数量变化与GDP值变化的差异性与相似性,有利于平衡耕地占用与GDP值增长之间的矛盾,同时有利于“状态-压力-响应”体系的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应用脱钩理论,引入了脱钩指数来分析不同区域各时点耕地数量变化与GDP值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方法,确立了不同研究区耕地数量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耕地面积与GDP值的回归曲线。研究结论:耕地数量的变化与GDP值之间的关系因地域差异而表现不同,但是也存在一些相似点,即各个区域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的年份基本一样;此外脱钩理论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土地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8.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浅层地下水氮淋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壤养分累积引起的氮素(N)淋失是导致农区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形式.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县典型亚热带红壤丘陵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了林地、稻田、菜地和茶园4种代表性土地利用类型浅层(130~150 cm)地下水中N浓度的逐月动态变化特征.连续3年(2010—201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浅层地下水总氮(TN)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林地最低(0.85 mg·L-1),茶园最高(7.64 mg·L-1);从N的形态构成来看,林地、菜地和茶园浅层地下水中N形态以硝态氮(NO-3-N)为主,分别占TN的46.7%、70.2%和72.8%,而稻田浅层地下水N形态则以铵态氮(NH+4-N)为主,占TN 43.5%,表明土壤淹水条件是影响地下水N淋失形态的关键因子.地下水各形态N浓度的动态变化在不同土地利用下也迥然不同:林地地下水各形态N的含量低、变幅小,而稻田、菜地和茶园地下水N浓度变幅较大;采用单因子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下地下水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TN和NO-3-N无显著污染,NH+4-N污染较为严重,而综合指数法(F值法)进一步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污染主要出现在稻田和茶园,因此,控制稻田和茶园N肥的施用量是预防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地下水N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9.
生态适宜的城市发展空间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运用生态功能区划方法和土地建设适宜性分析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了生态适宜的城市发展空间区域(生态主导功能区)的划分方法,依据生态保护原则和土地开发适宜度,将城市生态主导功能区划分为禁止、限制、优化和重点开发区4种类型.介绍了该方法在大连市的应用.结果表明,大连市禁止、限制、优先和重点开发区面积分别占全市域土地面积的56%、19%、12%和13%.  相似文献   
950.
海南省旅游地评价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旅游地资源评价和开发研究,是进行旅游开发宏观决策,确定对应的旅游活动类型和接待规模,指导旅游市场开发与景区、景点设计时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对旅游地资源的评价制图和旅游开发用地预测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