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57篇
安全科学   269篇
废物处理   83篇
环保管理   170篇
综合类   889篇
基础理论   248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5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刀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不同碎石含量弃土弃渣下垫面的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性能随碎石含量的增加而差异显著,其中,碎石含量为40%的弃土弃渣下垫面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及平均入渗率分别是土质弃渣下垫面的1.30、1.13和1.54倍.不同下垫面初始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与弃渣初始含水率、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下垫面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初始入渗率与初始含水率相关系数在-0.689~-0.912之间,稳定入渗率与容重相关系数为-0.745~-0.999,且稳定入渗率随非毛管孔隙度增加而显著提高.Horton模型对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率与时间拟合的可决系数在0.899以上,且Horton模型计算入渗率与实测入渗率的相对误差在0.07%~6.60%之间,是紫色丘陵区分析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过程的适宜性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紫色丘陵区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预测和评价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条款,探讨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适用对象、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同时,结合多年的环境管理经验,分析了典型行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点,并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实践表明,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93.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大多数大型钢结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抛丸除锈、喷涂处理,使用油漆进行喷涂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含TVOC(主要为甲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的有机废气。大型钢构类生产项目喷涂废气的收集和处理尤为困难。文章结合某大型钢结构生产企业实际采取的喷涂废气治理方法进行喷涂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旨在为同类项目喷涂废气污染治理及进一步改良涂装废气治理工艺和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基于水泥工业的生产工艺特点,说明新型干法生产时代,水泥生产的主要产污环节及特征污染物,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表明该行业属高能耗、高污染的产能过剩行业.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和工作实践经验,结合生产工艺、特征污染物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等要求,从废水监测、废气监测、噪声监测等方面阐明水泥行业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侧重点和注意事项,并指出污染防治设施、总量控制等几方面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钙、氯对磷酸盐稳定污染土壤中铅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促进磷酸盐稳定污染土壤中铅的方法,在全铅含量为517 mg·kg-1的铅冶炼污染土壤中加入5 mmol·kg-1磷酸盐,同时加入10mmol·kg-1硝酸钙或5 mmol·kg-1氯化钾,在15%或30%的含水率下培养40 d,之后种植黑麦草.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磷酸盐相比,采用磷酸盐与钙、氯结合或增加培养期间的土壤含水率后,土壤DTPA-Pb含量下降3.92%~26.1%;对于同一添加剂处理,培养期间土壤含水率从15%增加到30%,土壤有效铅(DTPA-Pb)含量下降8.83%~24.4%.增加土壤含水率后,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土壤铅的EXAFS分析表明,与未施用磷酸盐的对照相比,土壤中加入磷酸盐后矿物态铅的比例由57%上升至81%,加施钙、氯或增加土壤含水率后,多数处理矿物态铅的比例有所下降,而有机结合态铅比例上升.与对照相比,污染土壤中施用磷酸盐后,植物产量大幅增加,但施用钙、氯或增加培养期间含水率后,部分处理植物产量有所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在铅冶炼污染土壤中加入磷酸盐时,加入钙、氯或者增加土壤含水率均有利于铅的稳定,但以上措施可能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6.
在丹江口库区青塘河五龙池小流域,以黄棕壤横垄种植玉米为例,设置覆膜与无覆膜两种处理,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覆膜与降雨类型对0~30 cm土壤水分和NO-3-N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处理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加,与无覆膜相比覆膜可降低0~10、10~20、20~30cm土层中的含水量.不同降雨类型对覆膜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有区别,小雨时3层土壤间差异显著,含水量随土层加深急剧增加;中雨时10~20cm比0~10 cm、20~30 cm比10~20 cm分别高50.80%、6.62%,0~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10~20 cm和20~30 cm;暴雨时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增幅变小;覆膜土壤土层越深土壤含水量受降雨的影响越小.覆膜可降低0~10、10~20 cm土层中的NO-3-N淋失量,分别降低40.74%、24.48%,但会增加20~30 cm的淋失;两处理土壤NO-3-N淋失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加.不同降雨类型对覆膜土壤NO-3-N淋失的影响也有区别,小雨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淋失量增多;中雨时,0~10、20~30 cm NO-3-N淋失量分别为10~20 cm的1.75、8.41倍;暴雨时,0~10、20~30 cm分别比10~20 cm低18.97%和60.69%.土壤中NO-3-N淋失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且随土层加深含水量对NO-3-N淋失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97.
采用大涡模型对L形和U形三维钝体建筑物的绕流特性和风压分布特性进行数值研究.考虑平均和脉动速度入口边界,在雷诺数为1.5×105~7×105条件下,对2种钝体的9种分析工况进行瞬态动力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钝体绕流对周围流场影响的强弱程度依次为尾流区、屋顶区、来流区,影响大小随着流场与钝体之间...  相似文献   
98.
自由振动分析是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基础.本文利用笔者先前得到的长型地下结构的自由振动方程,研究了地基弹性参数对地下结构自由振动的影响.由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地基弹性参数值的增加,结构中波速值总的趋势是增加,但是温克尔地基参数对结构中波速的影响远大于第二地基参数的影响;地下结构振动频率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克尔地基参数(k...  相似文献   
99.
根据一真实火灾调查报告设定了真实大空间建筑物开口情况和材料燃烧性能参数,建立了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物理模型。计算了火灾释热速率以及着火大空间烟气的温度场和一氧化碳浓度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火灾短时间发生轰燃,随后发生回燃。轰燃是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的1个重要原因;回燃没有引起各点烟气的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显著的提高,但对各点烟气的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的保持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0.
GIS环境下大区域工程场地地震液化势的二维概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具有概率意义的饱和砂土抗液化强度经验公式来对大区域场地进行地震液化势二维概率评价;在GIS软件ArcGIS的支持下,将取样钻孔处的液化势评价结果等价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中的高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插值法估计大区域场地的地震液化范围。研究表明:将Kriging法应用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的统计推断,有助于揭示勘探孔以外的地层信息,对于大区域场地地震液化范围的判别是一个较好的手段;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法,通过已勘察点的信息(液化势)来估计未勘测点的土层液化势,能够较好地区划出场地地震液化势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