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643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1075篇
基础理论   37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3篇
评价与监测   143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T-SS复合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和除铅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颗粒吸附剂在含铅溶液中的振荡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AT)和钢渣(CS)、水泥(SN)、石英砂(SS)制得的多种复合颗粒吸附剂的除铅性能及制备条件.确定出最佳颗粒吸附剂为AT-SS,混合比为5:1,700℃下焙烧120min.对铅的静态吸附容量高达500mg/g以上,动态吸附容量为60mg/g.在1.5ml/min的流速下,穿透时间为20h,洗脱回收率为48.3%.当Pb进样量为200mg/L时,AT-SS吸附剂在236倍床体积之内,流出液浓度低于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2.
凡口铅锌矿床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热泉喷溢沉积矿床,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常量元素和矿化元素的分布、矿物包裹体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反映出该矿床与外生作用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和下地壳来源铅的特征,矿物包裹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溶液可能与深层建造水有关,后期与大气降水有关。矿区主要矿层经历海底热泉喷溢沉积-成岩的演化。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锦州湾内表层沉积物中铅、锌、镉在各地球化学相间的含量,及其在湾内河水-海水混合界面附近各相间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上述重金属以非残渣相为主要存在形式,其中铁锰氧化物为重要的清除载体;以铁锰氧化物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含量由水环境的E_H和pH控制;在污染源附近的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在非残渣相和残渣相间的比值与近岸锌厂排出的这些重金属在废水和废渣中的含量比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4.
根据土壤中几种无机配位体浓度,推算了Pb不同沉淀形式所对应的浓度,并将其与~(210)Pb示踪实验测量值对比,证明土壤中Pb主要是以磷酸盐形式存在。~(210)Bi和Pb共沉淀后被土壤吸附。pH对土壤~(210)Pb(Pb)、~(210)Bi、吸附影响曲线形状相似。土壤Pb和~(210)Bi分别在pH值为5和2.6时解吸。测定了土壤—水系统中~(210)Pb和~(210)Bi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5—0.6)×10~3和(0.3—3.0)×10~4。  相似文献   
25.
本文探讨了一个通过土壤有效水分含量来确定土地等级和土地生产力的方法。这个方法采用倍增参量形式来确定土壤有效水分。其变量包括潜水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和盐分。此项研究证明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土地初级生产力与实测值比较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在类似环境下用这种方法估测土地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6.
本实验采用DL-(~3H)-亮氨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从亚细胞水平观察镉、汞、铅在动物体内对肝脏各亚细胞组分蛋白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给雄性大鼠腹腔一次注入2.4mg/kg醋酸镉后72h和一次注给2.0mg/kg氯化汞或100mg/kg醋酸铅后24h,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DL-(~3H)-亮氨酸掺入微粒体蛋白,而对其它组分包括细胞核、线粒体、去微粒体后上清液蛋白中DL-(~3H)-亮氨酸的掺入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7.
新疆尼勒克南部地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巴斯陶萨依、莫斯早特套花岗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点,锆石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巴斯陶萨依岩浆结晶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41.3±3.6 Ma,以及继承性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92.3±5.6 Ma。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这两个岩体侵位时代为早三叠世(印支早期)。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探讨元素不活动组分的原理出发 ,利用Gresens(196 7)质量平衡方程及Brimhall等 (1987)提出的元素不活动组分ΔX -fv 图解 ,对复杂热液成矿体系的元素不活动组分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复杂体系内部各个子体系间元素不活动组分及体积变化上的差异。并结合实际 ,对库布苏金矿中矿带元素不活动组分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一些矿床地质现象的形成及成矿物质来源从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进行了解释和判断。  相似文献   
29.
光化学反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本文概述了有机合成和环境化学中光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基于水-岩δD-δ18O同位素交换体系理论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对金堆城超大型斑岩钼矿四个不同成矿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成矿前期和早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围岩在较低水/岩比值(0.1W/R>0.001)和中、高温(t=250~500℃)条件下反应后的残余流体,而主成矿期和成矿晚期的成矿流作为大气降水在相对较高水/岩比值(0.5>W/R0.1)和中、低温(t=150~310℃)条件下与围岩反应后的残留流体。大气降水在金堆城钼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主成矿期水/岩比值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