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安全科学   28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75篇
综合类   789篇
基础理论   199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78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7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彭永臻  郭建华  王淑莹  陈滢 《环境科学》2008,29(12):3342-3347
预防和控制污泥膨胀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目前尚未出现利用丝状菌特性、针对利用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节能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际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表明,供氧不足引起了污泥膨胀,但并没有导致污泥流失,相反出水水质有所改善,出水COD、SS和TP的去除率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提出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在阐述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方法的发现和提出的基础上,对低溶解氧引发丝状菌适度生长、丝状菌和微膨胀在提高出水水质的重要作用,及利用低溶解氧微膨胀来节能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2.
多源遥感数据沙尘暴强度监测的信息可比方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综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暴监测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提出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和提取沙尘暴信息的新方法,利用近红外1.6μm波段特性,构建了可比沙尘强度指数。研究表明:利用卫星探测器11μm,12μm波段差值进行沙尘暴信息识别和提取,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不能刻画沙尘暴强度;构建的可比沙尘强度指数,能够解决多源遥感数据由于卫星平台、监测时间、监测区域等不同因素导致的监测结果不可比的问题;同时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站监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刻画沙尘暴强弱分布,可以作为沙尘暴定量研究的参数,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持续定量地监测沙尘暴的起源、移动、传输路径、扩散等待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3.
孔锋 《灾害学》2019,(4):121-130
基于《中国冰冻数据集(V1.0)》,采用1961-2016年中国545个气象站点的结霜、雾凇、雨凇和结冰四种灾害性冰冻天气日数数据,从气候态特征、年代距平变化、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四个方面,诊断了中国冰冻天气日数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四种灾害性冰冻天气日数在1961-2016年具有各自典型的区域性和次区域性空间分异特征。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是中国灾害性冰冻天气较多发生的地区。结霜和结冰事件在分布范围和发生频率上明显高于雾凇和雨凇事件。②中国四种灾害性冰冻天气日数距平具有明显的年代变化特征。中国北方的结霜和结冰日数在1960和1970年代以负距平为主,而在1980、1990、2000和2010年代逐渐演变为正距平为主;中国北方的雾凇日数和中东部的雨凇日数在1960、1970和1980年代以正距平为主,而在1990、2000和2010年代以负距平为主。③1961-2016年中国四种灾害性冰冻天气日数变化趋势空间分异不尽一致。结霜、雾凇和结冰日数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增减趋势较大。其中结霜日数在北方以增加趋势为主;雾凇日数则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以减少趋势为主;雨凇日数在中国中东部以减少趋势为主;结冰日数在西藏、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地以增加趋势为主。④1961-2016年中国结霜和结冰日数波动特征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雾凇日数在华南南部和云南西部波动最大,在长江以南至华南北部、青藏高原、四川东部、湖北西部等地波动最小。雨凇日数在西南地区波动小,而在北方、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波动大。  相似文献   
944.
文传甲 《灾害学》1995,10(3):37-43
本地区为季风型、山地型和中纬多灾型的混合型多灾区,有七类32种大气灾害、五类28种大气灾链。在本区,受灾的面积和人口、死人、经济损失和灾种之最,皆推大气灾害,尤以旱灾类最重,其次是暴雨类。从主导的灾害类型、类、种的角度,将本地区划分成2大区、9区、12亚区和5小区。近500年来,大旱、大涝平均每22.2年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945.
长阳县丹水撇洪渠右岸边坡沿途多处有变形严重的现象,研究其稳定性对确保渠道安全有重要意义。综合应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分析和评价了该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分析表明,局部边坡段在各种工况下整体稳定性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并提出了有关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6.
借助mapinfo软件,利用离散点插值扩展法对大窑湾海域的水质污染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环境评价,通过计算污染区域的面积得出了各类水质的海域空间分布,克服了以往逐点评价海域的片面性,对管理和控制海域污染范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7.
大气成分数据是开展空气质量预报、认识大气污染形成机理、评估空气污染各种效应的基础,而融合了模式结果和观测资料的大气成分再分析数据则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WRFDA-Chem空气质量模型和三维变分同化技术,逐时同化地面站点污染物浓度观测资料 (包括PM2.5、PM10、O3、SO2、NO2及CO),建立了大气成分数据再分析的方法.以2019年7月和12月为例,构建空间分辨率为10 km、时间分辨率为1 h的全国大气成分再分析数据,并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过再分析后的大气成分数据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得到显著改善,其中,7月PM2.5 和O3的平均偏差分别降低了55%和39%,相关系数分别提升了77%和7%,达到0.80和0.98;12月PM2.5 和O3的平均偏差分别降低了55%和68%,相关系数分别提升了58%和13%,达到0.98和0.98.综合而言,基于WRFDA-Chem逐小时同化全国站点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能够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成分再分析数据,可以为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演变特征和制定科学的管控措施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948.
949.
为实现风网实时解算、系统优化调节等关键技术,需要去除监测数据噪声,得到结构清晰、纯度较高的通风数据。利用FCM,Rloess和S-G等平滑降噪算法对300组实测风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FCM算法处理过程变量引起噪声较为优越,但需提前给定分类数目;窗宽参数选7时,Rloess算法去除由状态变量引起的风速异常数据最优;在窗宽选5、次数为2时,S-G算法降噪和保持数据特性最佳;结合使用FCM-Rloess或FCM-SG算法可有效处理过程变量和状态变量引起的风速异常数据。研究结果可为矿井通风的异常诊断、灾变识别等研究提供合理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50.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针对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以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为输入指标,以服务性、可达性、安全性为输出指标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有界DEA模型,分层次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实证案例表明,临时和中长期避难场所比短期避难场所更容易获得较高的DEA效率;位于区域内部、交通便利的应急避难场所DEA效率较高;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综合利用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其DEA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