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方法,建立2018年云南省16个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过程,并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1)2018年云南省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536万t CO_2当量,各州(市)间排放量差异明显,滇中经济发达地区和滇东北人口密度较高地区排放量明显高于滇西北地区。(2)2005—2018年,云南省生活垃圾处理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增长了191.3%,温室气体排放组成发生明显变化,CH4比重不断下降,CO_2比重不断增加。(3)城镇人口数量、生活垃圾处理量、经济发展水平与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相关,其中人口数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2.
崇明东滩芦苇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崇明东滩芦苇群落在生长周期内的3种温室气体——CH4、N2O和CO2的排放、吸收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芦苇群落湿地CH4排放通量受温度影响较大,夏季排放通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年均排放通量为74.46μg/(m2·h);N2O年均排放通量为2.22μg/(m2·h),冬季排放通量最大;CO2的吸收率季节变化明显,年均排放通量为-101.93mg/(m2·h). 温度、芦苇植株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是影响CH4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因素;而沉积物氮素不足和限制,则是促使芦苇群落表现出对N2O吸收的原因;芦苇的光合作用及土壤呼吸作用随温度和季节的变化是控制芦苇湿地CO2的排放和吸收的主要因素. 芦苇植株发达的通气组织是CH4和N2O由大气向沉积物扩散的通道,同时分子扩散过程也是沉积物产生的CH4、N2O和CO2扩散到大气中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63.
China now faces double challenges of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and severe water pollution. To resolve Chinese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and reduce its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ituatio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was investigated. Excess sludge and greenhouse gases (GHGs) emitted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were also surveyed. 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ese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should be systematically resolved with inclusion of wastewater and the solid waste and GHGs generated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Strategies proposed for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hina herein were also adequate for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imilar economic conditions to China.  相似文献   
64.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低碳农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描述气候变化、固碳减排对粮食安全、土壤碳汇、森林固碳、资源循环利用等影响和促进作用,深入分析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在农业领域内开发高效循环生产体系,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固碳减排目的。由此,提出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之一,它是一个复合技术体系,涉及了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突破,改造、提升低碳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状况,实现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最后提出发展现代的低碳农业产业经济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65.
基于当前可获得的与该课题相关的资料 ,本文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产生挥发性含硫气体的微观和宏观机理过程。讨论了控制生物硫气体产生的环境因素。阐述了含硫气体释放进入大气后的环境归趋  相似文献   
66.
Erisman  J. W.  Hensen  A.  Fowler  D.  Flechard  C. R.  Grüner  A.  Spindler  G.  Duyzer  J. H.  Weststrate  H.  Römer  F.  Vonk  A. W.  Jaarsveld  H. v.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Focus》2001,1(5-6):17-27
Between 1993 and 1999 two EU funded projects wereexecuted aimed at (i) the development of drydeposition monitoring methods for core sites andlarge scale application, (ii) the installation andrunning of three core sites in Europe and (iii) the improvement and validation of models used forregional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positionmonitoring stations and the main results of thethree core sites, which were operated between1995 and 1998.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thedevelopment of a low cost monitoring system arepresented. Continuous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fboth wet and dry deposition of sulphur andnitrogen components and base cations. The 4 yearsof data show a decrease in sulphur loads and notrend for the other components. It is shown thatthe surface affinities for sulphur depositionalso changed during the years, underpinning theneed for dry deposition monitoring. A conditionaltime average gradient system was successfullydeveloped and tested and provides a good meansfor low cost monitoring of dry deposition fluxes.The costs can be reduced by a factor of 3–4 without losing the accuracy of the annual average gas fluxes.  相似文献   
67.
小麦田中有机硫气体的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密闭箱法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小麦田中羰基硫(COS)、二硫化碳(CS2)和二甲基硫(DMS)的释放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小麦生长过程对COS、CS2和DMS释放影响显著,小麦对COS有明显吸收作用,DMS和CS2是麦田中释放的主要含硫气体.COS和CS2释放速率昼夜变化明显.仅施用有机肥的麦田,硫释放总量高于其它田块.不同施肥条件的田块,硫释放总量范围在-1.40~0.79mg·ml-2之间.  相似文献   
68.
1991—2004年东亚温室气体浓度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OAA Earth System Research Laboratory提供的1991─2004年Tae-ahn(韩国),Ulaan Uul(蒙古)以及瓦里关(中国)的大气温室气体CO2和CH4的数据,对东亚地区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年来东亚地区大气中φ(CO2)和φ(CH4)月和年平均值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3个监测站的φ(CO2)年线性递增率比较接近,平均值为1.91×10-6a-1,季节变化较一致;从沿海到内陆这2种温室气体的浓度均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9.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田土壤通过微生物呼吸、植物根系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成为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重要来源.文章在阐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着重从土壤生物、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湿度、有机质、pH、Eh、土壤质地等)、水肥管理及耕作措施等角度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减排措施进行了总结,并就今后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大气痕量活性气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TE公司C系列气体监测仪,于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连续观测SO2,CO,NO-NO2-NOx和O3的浓度.分析了晴天、雨天、霾天和沙尘天气条件下,不同气体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痕量活性气体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浓度及日变化特征,晴天和雨天日变化最小,而霾天日变化最大;(2)风向和风速是影响上甸子气体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夏季降水对SO2和NOx的去除作用较为明显;(3)上甸子O3白天最大值与夜间最小值的比值低于4,远低于城区,不利于光化学污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