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96篇
综合类   332篇
基础理论   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5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Past on-site experience was linked to the crowding perceptions and use displacement of 383 on-site visitors to the peri-urban Danube Floodplains National Park, Austria. Three visitor group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ir area experience: local residents from Vienna and rural communities, hav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experience; regional visitors from the city and eastern Austria; and tourists from Austria and abroad with the lowest degree of experience. Crowding percep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cross the user groups. More than 50% of local residents perceived the national park as crowded, whereas only 27% of regional visitors and 19% of tourists reported such an evaluation. Even among local residents and regional visitors, respondents with more on-site experience expressed a greater impression of a crowded park. Differences in crowding evaluations between local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and between regional rural and urban visitors were not found. For 27% of local residents and 15% of regional visitors, use levels were so unacceptable that they displaced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whereas use displacement was relatively irrelevant for tourists. The use displacement strategies involved differ among the three user groups.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taking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small national park on the urban-rural fringe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302.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esent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Adiabo Community in Odukpani Local Government Area of Cross River Stat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posal of the Cross River State Government to site a tourism resort in the community. The paper utilizes participatory appraisal techniques to document information on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and socio-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study area. It also analyses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the proposed tourist resort on the community dwellers and finally recommends strategie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proposed project and livelihood activities of the natives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303.
太白山古冰川遗迹资源与旅游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白山是我国东部古冰川地貌保存较好的山地.该冰川遗迹面积较大、规模壮观、形态保存完整,主要分布在垂直带谱显著的山地顶部,景观十分奇特.在分析冰川遗迹形成的地质基础上,探讨了冰川地貌的主要分布类型,评价了冰川地质遗迹的资源特点,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开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04.
王长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4):349-350,366
大巴山地处川、陕、渝的接合部,大气质量较好;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这里矿产资源较丰富;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局部保存有原始森林,具有重要的科研、经济价值;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是开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的极好地区.  相似文献   
305.
打造网络时代的重庆旅游营销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互联网以一种不可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人们在信息共享和交流方面摆脱了时空的局限.旅游业作为21世纪的高成长性行业,它的发展时刻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针对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和不可贮存性等特点,论述了网络时代旅游业运用网络营销的必然性以及旅游网络营销的优势,并探讨了重庆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06.
四川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庞大,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由于体育旅游产品深受大众喜爱,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是促进四川旅游业走向强大的重要战略.针对四川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以及发展体育旅游的条件,提出了创新开发四川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的途径:①与其它类型的旅游产品有机结合,开发组合性体育旅游产品;②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③深度开发著名景区的体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07.
浙江省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拥有3061个岛屿,约占中国海岛总数的2/5,海岛旅游产品正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提升.分析了浙江省海岛旅游资源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开发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8.
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薇薇  沈非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5):393-394,398
阐述了边缘型旅游地的概念和类型,从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感知、社会经济等方面透视了边缘型旅游地的特性,并系统探讨了边缘型旅游地的动态演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应走产品特色化、形象驱动化、区域联动化、政府主导化的综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09.
山东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及其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上山东"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山东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山东省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省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发展山东省海滨旅游区的战略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310.
温州市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国家标准(GB/T18972-2003)进行旅游资源普查所获的资料为依据,从资源丰度、品质、空间分布对温州市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得出温州市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资源类型丰富;资源品质优良;自然山水型旅游资源占相对优势,但人文旅游资源份量也较重;级别较高,单体分布相对集中,级别较低,单体分布则相对均匀;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