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9篇
  免费   991篇
  国内免费   3234篇
安全科学   854篇
废物处理   269篇
环保管理   3990篇
综合类   8219篇
基础理论   147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68篇
评价与监测   1205篇
社会与环境   800篇
灾害及防治   19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685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990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107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98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999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652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3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79篇
  1979年   72篇
  1978年   50篇
  1977年   46篇
  1973年   44篇
  1972年   38篇
  1971年   5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71.
用造纸污泥制备改性木质素磺酸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醛作改性剂,用造纸污泥制备改性木质素磺酸钠,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减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进行羟甲基化反应时,在10g粗品木质素中加入甲醛7mL、反应温度为45℃、反应液pH为10—11的最佳条件下,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减水率为25.2%。经测试,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普通减水剂的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72.
门玉洁  胡洪营 《环境科学》2007,28(9):2058-2062
研究了芦苇化感物质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ethyl-2-methylacetoacetate,EMA)对铜绿微囊藻PCC7806的生长抑制特性以及对微囊藻毒素MC-LR产生和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EMA在培养1周内对铜绿微囊藻PCC7806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7d值为2.0 mg·L-1,但EMA的抑制效果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整个培养期间,EMA对MC-LR的胞外释放无显著影响.培养7 d后,单位藻细胞内MC-LR的含量随EMA浓度的增加而升高,EMA投加浓度为1.5 mg·L-1时,单位藻细胞MC-LR的含量为25 ng·(106个)-1,比对照组增加了39%.但单位体积培养液中MC-LR总量(胞内和胞外的总和)随EMA浓度增加先略微升高后显著降低,EMA投加浓度为3 mg·L-1时,培养液中MC-LR胞内胞外总量为28 μg·L-1,约为对照组的一半;16 d后,EMA对单个细胞内MC-LR的含量以及MC-LR总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73.
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洋  牛璋彬  张晓健  陈超  何文杰  韩宏大 《环境科学》2007,28(10):2275-2279
为了研究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对北方A市水源更换过程中管网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33 h的监测发现,由于水源水质不同造成管网水质化学不稳定,管网水水质部分指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pH从7.54降到7.18,碱度从188 mg·L-1降到117  mg·L-1,氯化物从310  mg·L-1降到132  mg·L-1(以Cl-计),电导率从0.176 S·m-1降到0.087  S·m-1,钙离子和镁离子略有下降分别为15  mg·L-1和11  mg·L-1,这些都是由于滦河水质与黄河水质不同造成的;余氯在换水过程中发生了较复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源更换造成耗氯量增加以及夜间用水量少造成管网水输配时间长引起的;pH、碱度、余氯的变化使得管网水中铁的含量增加,最高达到0.4  mg·L-1,超出饮用水标准规定的0.3  mg·L-1.通过分析水源更换过程中水质的变化,提出了控制管网水质稳定的方法主要有提高pH、增加碱度、投加缓蚀剂和严格保证出厂水及管网水水质指标特别是余氯等.  相似文献   
974.
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蒋增杰  崔毅  陈碧鹃 《环境科学》2007,28(5):1001-1005
2004-08~2005-05分4个航次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的10个站的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溶解无机氮营养盐(NH+4-N、NO-3-N、NO-2-N)进行了现场调查, 并使用Fick第一定理对该海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的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无机氮均以NO-3-N为主,分别占溶解无机氮总量的73.34%和61.45%;上覆水中溶解无机氮(DIN)和NO-3-N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在2004-10达到峰值,NH+4-N的季节变化稍有不同;间隙水中溶解无机氮(DIN)和NO-3-N、NH+4-N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从5月份到8月份含量逐渐增加,到10月份达到最大,然后到次年2月份又减少;上覆水和间隙水中NO-2-N的含量随养殖进程表现为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NH+4-N、NO-3-N和NO-2-N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扩散通量分别为5.46、-5.04、8.71 μmol/(m2·d),NO-2-N的扩散释放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的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75.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估算和分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丁江  吕军  金树权  沈晔娜 《环境科学》2007,28(7):1416-1424
通过河流相应集水区内氮磷的各污染源分析(包括农地、畜禽养殖和生活排污等),利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各非点源的氮磷投(排)放量和入河量;采用河段氮磷输入-输出平衡关系分析方法,估算河流对氮磷的每月自净量.以此为基础,参照水功能区划所要求的水质目标,提出了水质未超标河段相应集水区的氮磷剩余水环境容量按月估算模型,和水质超标河段相应集水区内氮磷投放削减量的按月估算模型,及其在各污染源之间的分配方案.结果表明,长乐江的总氮和总磷自净量分别达到775.9 t·a-1和30.9 t·a-1,自净率分别为28.8%和51.2%.河流对氮磷的自净量不仅受水文生态条件的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性变化,而且随着污染负荷量本身的增加而提高.按照水功能区划中Ⅲ类水的水质要求,长乐江总氮含量全年超标;各非点源的总氮投(排)放量均须不同程度的削减,削减总量应达到1 581.0 t;氮源削减量分配结果表明,化肥是应削减的最大氮源,要求在河流相应集水区内的化肥氮投放削减量为1 047.4 t·a-1;而与各种氮源的投排放现状相比,要求削减比例最高的是畜禽养殖的氮排放量,达32.4%.长乐江流域尚有一定的总磷剩余水环境容量(2 335.7 t·a-1).根据目标水质要求,平水期是各污染源总氮投放需要削减的量最大的时期,丰水期则是总磷剩余水环境容量最小的时期.  相似文献   
976.
张海  张旭  钟毅  李广贺  张荣社 《环境科学》2007,28(7):1449-1454
针对大庆地区石油类化合物污染湖泊水质特点和气候条件,采用包含砾石床、砾石芦苇床、炉渣芦苇床和炉渣床单元的现场试验系统,考察启动期、投加微生物、投加缓释碳源、水温低于5℃和常规运行期等工况下各单元对石油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及其去除机理.在整个试验期内4个单元石油类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7%、28.4%、45.9%和42.9%;投加微生物和缓释碳源都可提高石油类化合物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炉渣为填料的单元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优于以砾石为填料的单元.2005年常规运行期间,湿地床和对照床石油类化合物去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对石油类化合物的去除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系统运行期内通过截留去除的石油类化合物占总去除量70%左右,各单元该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77.
聚丙烯酰胺膨润土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盐酸对膨润土(BNT)进行酸活化改性,改性BNT再与氯化乙醇胺(EACl)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引入功能基团,得到胺化产物(ABNT-EACl).利用ABNT-EACl作为还原剂与Ce4 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了丙烯酰胺(AM)单体的插层聚合得到了改性膨润土/聚丙烯酰胺无机/有机杂化物(ABNT/PAM).采用1H-NMR和FTIR对杂化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杂化物中存在离子键合作用.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杂化物ABNT/PAM与普通絮凝剂处理工业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发现ABNT/PAM杂化物的效果优于普通絮凝剂.  相似文献   
978.
铝氧化物-水界面化学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水体中,铝氧化物矿物表面上的吸附等各种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属阳离子、无机阴离子和一些天然有机物的迁移转化和归趋.在水处理等工业领域中,铝氧化物由于其水合表面的吸附能力而被用做离子交换剂和催化剂载体.因此,对铝氧化物表面化学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铝氧化物-水界面上的反应十分复杂,对各种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结合能力取决于氧化物固相表面性质、溶液条件和吸附质的性质.从对铝氧化物表面荷电特性和吸附活性的认识出发,就各种铝氧化物的结构特征和表面反应活性及其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79.
泥炭保护紫花苜蓿根系对柴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观察了泥炭保护根系移栽和直播2种栽培方式处理的紫花苜蓿在柴油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土壤中柴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探讨了利用泥炭保护根系措施清除土壤柴油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泥炭保护根系处理有利于紫花营蓿根系形态发育,能促进根系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并显著提高根区土壤柴油降解率.  相似文献   
980.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0的聚醚砜超滤膜进行膜过滤试验,研究有机物的特性,如亲疏水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滤亲水性组分时膜通量明显高于过滤疏水性组分.对2种不同水源的试验表明,尽管有机物含量相同,但由于亲疏水性的比例不同,造成的膜通量下降不同.疏水性越大的原水,其膜通量下降也越大.因此,疏水性组分是造成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试验还表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并非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有机物的分散性可能是影响通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