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01.
水中3种酚类化合物在NKA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溶质水溶液中的苯酚、间甲酚及对氯酚在大孔树脂NKA上的吸附,发现它们的吸附性能依次增加,又研究了3种物质共存的水溶液中它们在NKA上的竞争吸附,结果表明,IAS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一竞争吸附规律。  相似文献   
202.
采用特种吸附树脂处理促进剂CA生产废水 ,系统地研究了废水的pH值、吸附温度及吸附流量等因素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及以稀硫酸为脱附剂 ,其配比、流量、温度等对树脂脱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特种吸附树脂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 脱附效果 ,废水经吸附处理后 ,CODCr浓度由 2 0 0 0 0mg/L左右降至 30 0mg/L以下 ,CODCr去除率达98%以上。该工艺简单 ,运行稳定 ,操作简便 ,可望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3.
泥炭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炭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数据分析表明 ,Freundlich和 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这一过程。通过 L angmuir方程计算出颗粒对 SDBS的最大吸附量为 3 3 .3 3 mg·g- 1。在试验条件下 ,吸附量随着 SDBS的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 ,当溶液的初始 p H在 4~ 8的范围时 ,颗粒对 SDBS吸附量变化很小。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吸附速率产生明显影响 ,浓度越低吸附速率越快 ,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颗粒对 SDBS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04.
采用逆流洗涤方式有效减轻酸污染。含铜酞菁废水采用铁炭微电解预处理技术 ,树脂废水采用物化预处理技术 ,再通过厌氧水解———SBR好氧生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 ,成功地治理了该有机化工废水 ,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5.
研究了作为高分子材料的大孔阴树脂及其对应白球对水中低浓度苯酚的吸附行为,详细考察了吸附过程的吸附容量、速度等吸附参数以及pH、Ca^2+、腐殖质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6.
固定化微生物强化处理对甲苯胺模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固定化载体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对甲苯胺模拟废水,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投加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在进水TOC浓度为434.8mg/L,对甲苯胺浓度为326.9mg/L的条件下,强化组可在100min左右将TOC和对甲苯胺基本去除完全,去除率在99%以上。对照组则需要300min才能达到相近的去除效果。强化组对氨氮同样具有较好的硝化效果,出水氨氮浓度在10mg/L以下。  相似文献   
207.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被应用于废旧线路板的回收研究,利用高温高压回收装置对线路板进行了回收处理,采用质谱法分析了超临界CO2流体中的固体溶质。试验结果表明,线路板中的溴化环氧树脂在处理过程中发生了O-CH2键、C(苯基)-C键以及C(苯基)-Br键的断裂,从而将其分解为了以羟基和苯基为主要官能团的小分子量物质;由此阐明了超临界CO2流体回收线路板的机理,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超临界CO2流体回收废旧线路板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8.
大孔树脂对柠檬黄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种大孔树脂NDA-7、NDA-99和ND-900作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柠檬黄进行吸附,探讨了温度、盐含量和pH值对不同类型树脂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树脂对柠檬黄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公式,在相同温度下,三种树脂对柠檬黄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ND-900〉NDA-99〉NDA-7;降温和减小溶液初始pH值均有利于三种树脂对柠檬黄的吸附;盐分对三种树脂的吸附效果均有严重的负效应,但是随着盐含量的增加,三种树脂对柠檬黄的吸附曲线又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9.
In this study, N-doped porous carbons were produced with commercial phenolic resin as the raw material, urea as the nitrogen source and KOH as the activation agent.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carbonization-nitriding-activation three-step method, a facile two-step process was explored to produce N-incorporated porous carbons. The as-obtained adsorbents hold superior CO2 uptake, i.e. 5.01 and 7.47 mmol/g at 25?°C and 0?°C under 1 bar, respectively.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N species on the surface and narrow micropores of the adsorbents decide their CO2 uptake under 25?°C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se phenolic resin-derived adsorbents also possess many extremely promising CO2 adsorption features like good recyclability, quick adsorption kinetics, modest heat of adsorption, great selectivity of CO2 over N2 and outstanding dynamic adsorption capacity. Cheap precursor, easy preparation strategy and excellent CO2 adsorption properties make these phenolic resin-derived N-doped carbonaceous adsorbents highly promising in CO2 capture.  相似文献   
210.
阿哈水库DOM的分离及其对消毒副产物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高原喀斯特湖库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质)的组成及其化学特征对DBPs(disinfection by-products,消毒副产物)生成路径的影响,以西南喀斯特地区贵阳市阿哈水库的DOM为研究对象,结合XAD大孔树脂分离技术,通过化学表征〔包括UV-Vis(紫外-可见光光谱)、FTIR(红外光谱)和3D-EEM(三维荧光光谱)〕手段来研究各组分对C-DBPs(含碳消毒副产物)和N-DBPs(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贡献.不同组分芳香性的大小依次为HON(憎水中性物)> HIB(亲水碱)> HOA(憎水酸)> HIN(亲水中性物)≈HIA(亲水酸)> HOB(憎水碱).憎水与亲水DOM的DBPs生成潜能相近.其中,HON最高,其次为HIB和HOA.HIB和HOA的主要卤代反应位分别来源于藻类有机物的蛋白质和富里酸,而HON的DBPs生成潜能的贡献主要为分子中的芳香和共轭不饱和结构.HIA和HIN的构成主要为脂肪烃,贡献较低的DBPs的生成潜能.对于C-DBPs,THMs和HAAs的生成潜能总体相近,不同组分的差异明显.对于N-DBPs,卤乙腈的生成潜能占80%以上,憎水DOM的贡献较高.DBPs的生成路径从UV-Vis、FTIR和3D-EEM的官能团和特征峰解析结果中均得到了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