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安全科学   36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718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1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气囊缓冲的某火箭炮着陆冲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减小火箭弹着陆冲击加速度。方法基于LS-DYNA瞬态动力学分析软件和冲击动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建立火箭炮-气囊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学方法对火箭炮-气囊系统的着陆冲击缓冲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火箭炮在正常着陆工况下,火箭弹的着陆冲击响应,得出空投装备速度、加速度变化曲线,以及气囊的体积、压力曲线。结果在正常着陆工况下,火箭弹横向加速度的最大值为122 m/s2,小于安全的横向加速度;火箭弹纵向加速度的最大值为48.3 m/s2,小于安全的纵向加速度;火箭弹的最大轴向力为2640 N,小于安全闭锁力。结论在火箭炮着陆冲击过程中,气囊缓冲装置吸收了大部分冲击能量,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火箭弹的冲击加速度、闭锁力均在安全范围内。采用显式动力学方法对火箭炮的着陆冲击过程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通过对某型号伺服排油管动力学特性研究,为管路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三种设计方案的伺服排油管进行振动试验,测量其关键位置的应变响应,并结合有限元计算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该伺服排油管的谐振频率在180 Hz附近,当振动环境在180 Hz附近有峰值时,会发生耦合共振,管路应变很大。结论 管路设计时谐振频率应避开环境的危险频率,无法避开时需要对管路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43.
洋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硒(Se)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基于洋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海拔高度、土壤、植被类型等采集流域上下游171个代表性表层土壤(0~10 cm),系统地分析了土壤总硒(Se)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洋河流域土壤总Se含量(以干重(dw)计,下同)在0.02~3.24mg·kg-1之间,几何平均值为0.30 mg·kg-1,高于北京平原(0.20 mg·kg-1)、河北平原(0.19 mg·kg-1)和全国平均值(0.29mg·kg-1).洋河流域少Se(0.13~0.18 mg·kg-1)土壤主要分布在怀安县、宣化县以及怀来县,多数地区土壤处于足Se水平(0.18~0.45 mg·kg-1),除此之外,在万全县、兴和县、天镇县及阳高县分布有富Se(0.45~2.0 mg·kg-1)土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Se含量有所差异,Se平均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林地城镇工矿用地草地农业用地,其中农业用地平均含量为0.28 mg·kg-1.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对洋河流域Se含量影响较小.黏粒含量与洋河流域表层土壤中Se相关性最好.Se含量随海拔增高显著增加,随p H增加显著减小.TOC、Fe和Al含量也是影响土壤Se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4.
外源稀土La在沉积物中的形态及其生物可利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沉积物中的外源稀土La分为可溶解态、酸可提取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研究了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Beijerinck)对这三种形态La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形态的La在沉积物中的含量与其在藻中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其中可溶解态La的生物可利用性最大,这说明,沉积物中La的释放对其生物可利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通过分析杉木针叶营养元素年变化规律,确定营养分析的样品采集期,初步对球花产量与针叶中N、P、K含量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制定出营养元素含量的临界值和最适范围。  相似文献   
146.
In recent years, churches across the world have become involved in dialogu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number of Western churches have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destructive living patterns, stressing the need for human beings to exercise the care for all creation based on a life of sharing and sacrifice. Some Orthodox churches, however, quite recently included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ir agendas. While the Bases of Social Concept, a major doctrine of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adopted in 2000, for the first time emphasises the Churchs position in overcoming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presents a solid basis on which to build the futur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of the Church, the Ethiopian Orthodox Church has not yet drawn up a programme document that might serve as a framework for the Churchs current extensive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forestry practices. Hence, despite certain closeness of both institutions, there is the potential for strengthening their roles in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Biblical concept that the Earth belongs to the Lord and humans are responsible stewards assigned the duty to work for creation and care for it. This paper seeks to demonstrate by means of comparable analysis between the two Churches, Orthodox in nature but different in rite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that traditional, highly conservative faiths may serve as powerful instruments of spreading out the idea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basis of spiritual revival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two concurrent and interrelated crises – spiritual and ecological.Readers should send their comments on this paper to: BhaskarNath@aol.com within 3 months of publication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47.
重金属元素在樟树人工林中的累积与迁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研究,采用Hp35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中Cu、Zn、Mn、Pd、Ni、Cd的含量,探讨了重金属元素Cu、Zn、Mn、Pb、Ni、Cd在湖南株洲市樟树人工林中的累积与迁移.结果表明,樟树人工林地土壤层(0~100 cm)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以Pb为最高,为67.929 mg/kg,Cd最低,仅为0.699 mg/kg,排序为Pb>Zn>Mn>Ni>Cu>Cd,总储量为2 737 174 kg/hm2.在樟树不同器官中,Cu、Zn、Mn、Pd、Ni、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6.849~13.178 mg/kg,3.776~37.443 mg/kg,32.214~659.130 mg/kg,1.626~15.544 mg/kg,0.218~3.719 mg/kg,1.033~9.506 mg/kg.樟树对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排序为Cd>Mn>Zn>Cu>Pb>Ni.在樟树林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总积累量为11.124 kg/hm2,且排序为Mn(8.097 kg/hm2)>Zn(1.429 kg/hm2)>Cu(0.763 kg/hm2)>Pb(0.491 kg/hm2)> Cd(0.272 kg/hm2)>Ni(0.072 kg/hm2),重金属元素积累量空间分布为叶(3.447 kg/hm2)>枝(2.863 kg/hm2)>皮(1.685 kg/hm2)>干(1.635 kg/hm2)>根(1.307 kg/hm2).樟树林与环境之间,Mn的交换能力最强,其次是Cd、Zn、Cu,再次为Ni、Pb.  相似文献   
148.
浅谈对重大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了重大事故、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论述了有效控制重大危险源的必要性,并介绍了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在借鉴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安全生产管理的情况,对我国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9.
王秀珍 《林业劳动安全》2012,25(2):11-13,35
提高安全意识、保障安全发展已成为我国企业推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和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化的隐患监控系统溶于社会化的工业安全卫生监控体系之中。从方法上来说,由危险源辨识进阶到隐患辨识,必须通过普查、评价、认证的方式完成分级评估.确定隐患监控的实施基础、作为隐患监控的技术载体则越来越依托信息网络的发展。因此,企业开展对重大危险源及事故隐患的辨识、评价、监控、预警、应急预案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必然加快企业持续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0.
针对以往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多采用单一权重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不足,提出基于主客观组合权重的权重计算模式,并运用权重风险度计算公式选出相对合适的组合权重,再与物元分析理念相结合,构建用于评价地下水水质的组合权物元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阜新新邱露天煤矿排土场淋溶水的地下水污染区的12个监测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1#~5#监测点水质均达到Ⅱ级以上,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要求;6#~12#监测点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不能饮用。评价结论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