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34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871篇
基础理论   35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To understand the scope and scale of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tools are required that can be applied in a standardized manner to all species globally, spanning realms from land to the open ocean. We used dat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Red List to provide a synthesis of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and extinction risk of cetaceans. One in 4 cetacean species (26% of 92 species) was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i.e., critically endangered, endangered, or vulnerable) and 11% were near threatened. Ten percent of cetacean species were data deficient, and we predicted that 2–3 of these species may also be threatened. The proportion of threatened cetaceans has increased: 15% in 1991, 19% in 2008, and 26% in 2021. The assesse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20% of species has worsened from 2008 to 2021, and only 3 moved into categories of lesser threat. Cetacean species with small geographic range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listed as threatened than those with large ranges, and those that occur in freshwater (100% of species) and coastal (60% of species) habitats were under the greatest threat. Analysis of odontocete species distributions revealed a global hotspot of threatened small cetaceans in Southeast Asia, in an area encompassing the Coral Triangle and extending through nearshore waters of the Bay of Bengal, northern Australia, and Papua New Guinea and into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Improved management of fisheries to limit overfishing and reduce bycatch is urgently needed to avoid extinctions or further declines, especially in coastal areas of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相似文献   
922.
河口水及藻类对三丁基锡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海河河口水在不同条件下对三丁基锡(TBT)的降解作用。不同条件下TBT的降解半衰期为5.7天~84.5天。提高温度、光照和加入营养盐和腐殖酸均加快TBT的降解,说明TBT的降解与生物作用有关。为此,进一步研究了两种藻——淡水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和生于河口地区的扁藻(Platymonassp.)及藻液中细菌群落对TBT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光降解是微乎其微的。细菌群落对TBT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栅藻、扁藻中的细菌群落对TBT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4.3天和20.2天。藻类对TBT的降解速度比细菌快很多,是TBT降解的主要因素,栅藻、扁藻对TBT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2天和1.7天。  相似文献   
92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珠江口鱼类(蓝圆)、虾类(长毛对虾)、头足类(火枪乌贼)和贝类(近江牡蛎)样品的脂肪烃组分。组分特征参数表明,珠江口海洋生物体中的脂肪烃类主要来自石油源,少量来自海洋生源烃。生物体内的石油烃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和代谢,反应出低浓度持续性石油污染的特点。在4种海洋生物中,近江牡蛎表现出较弱的降解和代谢石油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24.
青海尕海盐湖初级生产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 年夏季对青海尕海盐湖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 初级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1) 水域毛初级产氧量平均值为3 .273g m -2d-1 ,其中底栖藻类占70.99% ,底栖藻类单位面积毛初级生产力是浮游植物的2.45倍.(2) 水域初级生产力构成格局为:由沿岸到湖心区,随着水深的逐步增大,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逐步减少,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逐渐占主导地位. 前者所占的比例在0.55 m 水深时为97.72 % ,在大于13.0 m 水深后即降至0.0 % .(3)与国际有关文献相比,尕海盐湖初级生产力较低  相似文献   
925.
啤酒废水的生物净化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啤酒废水为主的城市污水,通过多级模拟生物净化系统,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明显转换和去除. B O D5 、 C O Dcr、 N、 P等污染指标去除率在79 .45 % ~99 .70 % 之间.随水质的改变,藻类的种类、数量、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多样性指数不断上升,清洁种类逐渐增多.在净化后的污水中,鱼虾优质饵料生物—大型蚤数量n达234 L- 1 ,即平均有2 .67 mg L- 1 的 C、0 .62 mg L- 1 的 N、0 .09 mg L- 1 的 P转移到蚤体中.相关分析表明,大型蚤食量与加入藻的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剩余藻的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26.
目的 研究Ni18Co9Mo5在湿热海洋环境(永兴)和亚湿热酸雨环境(重庆)下的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规律。方法 通过金属粉末注塑成形方法制备Ni18Co9Mo5样品,采用力学试验机、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对Ni18Co9Mo5在永兴和重庆典型大气环境下暴露试验18个月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Ni18Co9Mo5样品的耐蚀性较差,在海洋环境和亚湿热酸雨下暴露2个月即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在平均相对湿度达到临界湿度(80%)基础上,腐蚀介质SO2(亚湿热酸雨环境)和Cl(海洋环境)对Ni18Co9Mo5金属材料的早期腐蚀具有加剧作用。Ni18Co9Mo5在永兴试验18个月后,腐蚀产物较为疏松,且样品内外腐蚀区域均存在明显裂纹,其抗拉强度和冲击能量分别下降43%和60%左右;在重庆试验18个月后,其抗拉强度下降15%,冲击能量整体变化不明显。湿热海洋环境中侵蚀性强的Cl–导致Ni18Co9Mo5发生点蚀,甚至裂纹萌生及扩展,加剧了样品基体的腐蚀,有效承载面积减小及裂纹导致力学性能明显下降。结论 Ni18Co9M...  相似文献   
927.
目的 解决钢铁表面金属涂层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易腐蚀损伤或失效的问题,选择对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耐腐蚀性能优良的金属涂层,提高钢铁工件的使用寿命。方法 在某热带海域进行户外暴露试验,对钢铁试片电镀锌镍合金和热渗锌2种金属涂层的腐蚀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光学显微镜、划格试验等,对锌镍合金镀层和热渗锌涂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截面形貌、涂层厚度及附着力等分别进行观察与测试。结果 电镀锌镍合金镀层主要发生选择性腐蚀和点蚀,在720d内具有较好的腐蚀防护性能。热渗锌层以均匀腐蚀为主,涂层微裂纹促进了腐蚀,在90 d内基体无腐蚀,360~720 d涂层的腐蚀速率较快。结论 在采用的2种金属涂层工艺中,电镀锌镍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远优于热渗锌涂层。相对于该热渗锌涂层,电镀锌镍合金镀层更加适合作为钢铁工件金属涂层在该海域大气环境中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928.
目的 研究氧化聚合型技术(OTC)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对高强螺栓的防护效果。方法 在三亚大气腐蚀试验站开展OTC包覆和未保护的高强螺栓6 a的大气曝晒试验,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开展腐蚀形貌和成分分析,通过质量损失试验考察OTC包覆和未保护的高强螺栓的腐蚀行为。结果 未经保护的螺栓表面生成大量棕红色的腐蚀产物,XRD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α-Fe OOH、β-Fe OOH、γ-Fe OOH、Fe3O4和Fe2O3等,其中β-Fe OOH晶体结构中含有Cl–,会加速基体腐蚀。经LSCM分析,螺栓垫片整体呈全面腐蚀状态,但同时发生局部腐蚀,最深的点蚀坑达120μm以上。经OTC技术保护的高强螺栓,仅在底部出现少量棕色物质,大部分仍呈现原有的黑色基体表面,OTC包覆螺栓6 a的腐蚀速率约为未保护螺栓的腐蚀速率1/15,OTC包覆垫片表面未出现明显腐蚀。结论 氧化聚合型包覆技术显著降低了高强螺栓的腐蚀速率,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对高强螺栓起到良好的长...  相似文献   
929.
螺旋藻是一种经济微藻 ,除可用作食品、饲料、饵料外 ,在医疗保健、精细化工和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藻胆蛋白是存在于螺旋藻等藻类藻胆体中的一类捕光色素复合蛋白 ,具有很高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0.
"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海洋经济的有效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及其推广价值等方面阐述了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的意义,从海洋环境、海洋初级生产力、海洋渔业资源、沿海滩涂湿地等方面较全面分析了"海上苏东"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文章提出了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的战略措施,一是制定和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行动方案,二是调整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三是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