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680篇
基础理论   161篇
污染及防治   198篇
评价与监测   196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王荟  彭英  穆肃  章勇 《中国环境监测》2015,31(5):129-133
研究了提取溶剂效率、净化方式等因素对十氯酮测定的影响,对比了加速溶剂提取、微波萃取及超声波等提取方式,考察了不同电子轰击能量、碰撞能量下特征离子对的响应。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H2SO4净化分离,气相色谱法-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十氯酮的分析方法。取5.0 g土壤干样,内标法定量,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加标回收率为91.7%~121%,相对标准偏差为3.4%(n=6),检出限为0.1 ng/kg。  相似文献   
792.
合肥市黑炭气溶胶浓度分布和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合肥市黑炭气溶胶自动在线监测结果、相关污染物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分析了合肥市城区黑炭气溶胶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6月—2014年5月黑炭浓度的年平均值为(4.88±2.99)μg/m3,总体呈现春夏季浓度较低、秋冬季浓度较高的分布。黑炭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早07:00和晚20:00,早间峰值受大气扩散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晚间峰值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在与其他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中,黑炭浓度与粒径较小的颗粒物PM1质量浓度相关性最好,波长为950 nm的测量通道测得的黑碳气溶胶与元素碳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793.
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14种稀土元素,并选择Rh作内标,可消除测定中的质谱干扰和非质谱干扰,使方法在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2μg/L~0.005μ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0%~117%,RSD为2.1%~3.8%。  相似文献   
794.
The draft of the German guideline to calculate automobile exhaust dispersion is explained. It contains a two-stage-system: For first quick estimates the guideline contains the simple models MLuS and STREET. In case these models are not applicable or their results shows concentration levels close to the air quality standards, the more complex models PROKAS_V and MISKAM are recommended. PROKAS_V is a Gaussian plume model, MISKAM is a 3-dimensional microscale non hydrostatic flow model for built-up areas with an Eulerian dispersion model. The guideline comprises cases in rural areas without or with few adjacent buildings as well as urban areas with buildings near the roads. The contribution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models, typical results and some of the problems showing up presently.  相似文献   
795.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西宁大气PM2.5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影响西宁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4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依托西宁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1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_(2.5)样品,对其化学组分(元素、离子和碳)进行分析。研究同步采集了4类固定源、14类移动源和4类开放源的PM_(2.5)样品,并构建源排放成分谱。应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开展源解析研究。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西宁市PM_(2.5)主要来源包括城市扬尘(分担率为26.4%)、燃煤尘(14.5%)、机动车尾气(12.8%)、二次硫酸盐(9.0%)、生物质燃烧(6.6%)、二次硝酸盐(5.7%)、钢铁尘(4.7%)、锌冶炼尘(3.4%)、建筑尘(4.4%)、土壤尘(4.4%)、餐饮排放(2.9%)和其他未识别的来源(5.2%)。大力开展城市扬尘为主的开放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本地燃煤、机动车等污染源的PM_(2.5)排放,是改善西宁市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96.
地表水中SVOCs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同步萃取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体积固相萃取富集地表水中SVOCs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再以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对目标物定性定量。通过优化固相萃取条件,使SVOCs在0.500 mg/L~10.0 mg/L之间,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1.00μg/L~100μ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2μg/L~0.009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0.5%~105%和78.5%~124%。用该方法测定某流域地表水,结果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多环芳烃类、酚类、硝基苯环类化合物等SVOCs,以及克百威、仲丁威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出。  相似文献   
797.
采用溴化衍生-液液萃取法处理地表水,用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样品中α,β-二溴丙烯酰胺,再换算成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该方法在20.0μg/L~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方法检出限为0.08μg/L。实际水样2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5%和92.2%,7次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9.1%和6.1%。用该方法测定黄河兰州段的黄河水和实验室自来水,结果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798.
分析了大体积砼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对连铸机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温度与干缩裂缝进行预防与控制,使连铸机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温度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99.
富营养化东湖水中COD与TOC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快速综合的监测有机污染物,及时全面地掌握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量,探索性地研究了富营养化湖泊中COD与TOC的相关性。根据东湖水样的有机质谱分析结果,重铬酸钾法测定富营养化水体的适用性在文中得到论证。以大量实验数据为依据,推导出了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TOC和COD的相关方程。该方程的相关系数r=0.9585,|r|>r0.01,38说明线形相关关系高度显著。实验所得线性回归方程的正确性在理论上得到支持,其较好的精确性通过COD实测值与COD计算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3.72%得到了证实。对于富营养化东湖水,TOC比COD更能直接合理地表征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800.
用甲苯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代表物质,建立了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对电子束辐照甲苯的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地降解甲笨,其降解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甲苯降解过程中也会生成部分有毒有害物质。该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L,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1000mg/L,相关系数为0.9998,活性炭吸附、解吸甲苯的加标回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