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5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356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Expensive computer codes, particularly those used for simulating environmental or ge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climate models, require calibration (sometimes called tuning). When calibrating expensive simulators using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methods, it is usually necessary to use a statistical model called an emulator in place of the computer code when running the calibration algorithm. Though emulators based on Gaussian processes are typically many orders of magnitude faster to evaluate than the simulator they mimic, many applications have sought to speed up the computations by using regression‐only emulators within the calculations instead, arguing that the extra sophistication brought using the Gaussian process is not worth the extra computational power. This was the case for the analysis that produced the UK climate projections in 2009.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both emulation approaches upon a multi‐wave calibration framework that is becoming popular in the climate modeling community called “history matching.” We find that Gaussian processes offer significant benefits to the reduction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y over regression‐only approaches. We find that in a multi‐wave experiment, a combination of regression‐only emulators initially, followed by Gaussian process emulators for refocussing experiments can be nearly as effective as using Gaussian processes throughout for a frac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cost. We also discover a number of design and emulator‐dependent features of the multi‐wave history matching approach that can cause apparent, yet premature, convergence of our estimates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y. We compare these approaches to calibration in idealized examples and apply it to a well‐known geological reservoir model.  相似文献   
182.
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环境与经济相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文章在总结近10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综合的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概念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西安市的统计数据,测算了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西安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绩效很不稳定,需要得到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3.
宝鸡市人水和谐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宝鸡市为例建立区域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在阐述人水和谐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宝鸡市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对立统一可变模糊集理论及合作博弈思想,建立基于合作博弈权重的可变模糊集模型,评价人水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以水系统和人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基础,采用协调性指数模型揭示两系统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由人水系统的信息熵得到人水复合系统的协调度,以此建立信息熵协调度模型,评价人水复合系统协调度;以人水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度为基础,综合评价人水复合系统的和谐度。应用此模型对宝鸡市2001—2010 年的人水和谐程度进行评价,和谐度在0.631~0.833 之间。与模糊物元评价模型结果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文中模型有效可行,结果可靠。通过对宝鸡市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以期为人水和谐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实用可操作的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4.
对1990年3月30日-6月25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拟尖刺菱形藻与浮游动物数量等15个海水理化因子变化的灰关联度,关联排序结果表明:浮游动物、Fe、浊度、Me、DO、V、Se、酸碱度、盐度和温度对拟尖刺菱形藻的种群增殖态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建立灰色系统模型{GM(1,h )}对拟尖刺菱形藻种群增殖的动态辨识分析。  相似文献   
185.
采用紫外荧光法测定氮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充分考虑重复测量的重现性、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局限性、标定仪器所用的标准气体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计算氮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浓度测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4.  相似文献   
186.
沈阳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及产生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婉侠  耿涌  薛冰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9):105-110,13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作为中国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正面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的现状.文章通过对沈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的分析,发现2002年后沈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清运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成分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87.
垂直面绿化植物遮阳系数与叶面积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分析了农业研究中提出的叶面积指数LAI与用于建筑节能领域的垂直面绿化植物叶片遮阳系数SCPVW两个概念的异同和各自的应用范围。指出城市绿化采用水平或垂直绿化方式时,由于下垫面差异,植物叶片的遮阳系数应当分别采用LAI和SCPVW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88.
近年来,由于生产的全球化、工业水平的迅速提高、技术系统的复杂化和规模化,以及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我国技术灾害的发生频次增多,强度加剧,经济损失趋于上升.技术灾害继自然灾害之后,已逐渐发展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的主要灾种.基于技术灾害数据库,从致灾因子多度、风险频数、相对损失强度和综合风险指数等4个方面对中国技术灾害的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加深对中国技术灾害的系统认识,并为中国技术灾害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9.
河流水质的动态马尔柯夫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马尔柯夫过程的原理,在水质级别评价结果的基础之上,构造水质变化的概率转移矩阵,并对转移概率赋权计算绝对进步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相对进步度的概念,用相对进步度来评价河流水质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程度.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四大河流2005年的水质相对进步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0.
土体固结度是评价真空预压法加固土体效果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而确定土体固结度的关键是土体最大沉降量的计算.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依据真空预压法施工前期土体沉降量的实测数据,利用双曲线拟合法进行拟合并预测土体最大沉降量及卸荷时的土体固结度,然后与常用的三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曲线拟合法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且能保证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